天天看點

拓撲電子材料計算預測 |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作者:中科院實體所

編者按:

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實體研究所方忠研究員等完成的“拓撲電子材料計算預測”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我們特邀請獲獎團隊對該成果進行解讀。

拓撲電子材料計算預測 |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拓撲電子态是一大類新的量子物态

它的發現與研究對實體學的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

是目前凝聚态實體研究的重要科學目标

在拓撲電子态研究中

一系列典型的拓撲電子材料

都是先有計算預測

再有實驗驗證的

這不僅拓展了拓撲物态分類

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而且展示了“計算驅動實驗”

這一研究範式的重要作用

拓撲電子材料計算預測 |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從左向右分别是普通金屬、狄拉克半金屬、外爾半金屬的能帶和手性外爾點在費米面中的分布情況。

2010年,團隊通過計算

提出了實作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材料體系和具體方案

國際上多個實驗組根據該方案

精确地在計算預測的材料體系中

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證明了理論預言

拓撲電子材料計算預測 |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Cr或 Fe摻雜 Bi₂Se₃族拓撲絕緣體薄膜可實作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絕緣體

2012-2015年,團隊計算預測成功發現了

首個狄拉克半金屬和首個外爾半金屬

進而首次在晶體材料中實作了

“手性”電子态——外爾費米子

“固體中發現外爾費米子”成果

被國際期刊《實體評論》

列為125年來發表的最重要的49項工作之一

是唯一來自于中國的工作

拓撲電子材料計算預測 |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外爾半金屬 TaAs 的晶體結構、外爾點的分布,該項國内工作入選美國實體學會紀念《實體評論》創刊 125 周年紀念文集

該系列成果引領并推動了

近年來拓撲電子态研究領域的跨越式發展

提出并實作了

判别材料拓撲性質的普适計算方法

拓撲電子材料計算預測 |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利用微分幾何中環路積分的方法,得到全新的拓撲數圖解計算方案。a. 纏繞數等于0,表明系統拓撲平庸;b. 纏繞數等于1,表明系統拓撲非平庸。

該方法避免了電子波函數規範選取的困難

且不受材料對稱性的限制

成為計算判定材料拓撲類别的主要方法

被國際學術界廣泛使用

使得大陸在該研究領域站在了國際最前沿

責任編輯:宋同舟

拓撲電子材料計算預測 |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