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中國行】讀懂屯堡六百年(三)丨石韻屯堡:兵家要訣融石屯 依山就地建家園(下)

作者:微安順
【文化中國行】讀懂屯堡六百年(三)丨石韻屯堡:兵家要訣融石屯 依山就地建家園(下)
【文化中國行】讀懂屯堡六百年(三)丨石韻屯堡:兵家要訣融石屯 依山就地建家園(下)

“石頭屯堡”的“前塵往事”

  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發動征南戰争,這場征戰對結束戰亂、實作大明王朝國家一統有着重要作用。塵埃落定、政歸一統後,屯墾戍邊成了大明王朝妥當安置數十萬大軍的國策。這支主要由安徽、江蘇籍兵士組成的威武之師,成建制地留駐西南邊陲,屯戍守邊。

  征南結束後,除沐英率10餘萬軍士留駐雲南,其餘20萬征南軍士留駐貴州。貴陽以西建立的衛所,即所謂“上六衛”,有普定衛(今西秀區)、平壩衛(今平壩區)、安莊衛(今鎮甯自治縣)三個衛在今安順境内。據鹹豐《安順府志》、民國《鎮甯縣志》載,明平壩衛44屯堡,普定衛87屯堡,安莊衛98屯堡,三衛合計229屯堡。宣德年貴州按察使應履平奏報貴州屯堡700有餘,安順占了全省屯堡的35.5%。

【文化中國行】讀懂屯堡六百年(三)丨石韻屯堡:兵家要訣融石屯 依山就地建家園(下)

天龍屯堡 陳婷 攝

  旗軍數量上,據萬曆《貴州通志》載:“普定衛(今西秀區)領5所,旗軍6905名(洪武十五年);安莊衛(今鎮甯自治縣)領5内所及一外守禦所,旗軍5599名(洪武二十二年);平壩衛(今平壩區)領5所,旗軍5600名(洪武二十三年);威清衛(今清鎮市。清代近300年均屬安順府)領5所,旗軍5100名(洪武二十三年)。”另據萬曆《貴州通志》載,各衛所旗軍合計數為116293名,安順屯駐的旗軍占貴州總數約20%。可見,明初至少五分之一的旗軍安插在安順。按明代衛所制,軍人為世襲,必須娶妻生子帶家屬。按此累計,屯戍軍戶人口竟達10萬之多,加上明洪武年間随後的“調北填南”,使外來漢族人口迅速超過當地原住民。

【文化中國行】讀懂屯堡六百年(三)丨石韻屯堡:兵家要訣融石屯 依山就地建家園(下)

鮑家屯

  屯堡軍屯與明代衛所制度息息相關,凡有衛所之處必有屯田,由國家組織施行,并有嚴密的屯田制度給予保證。各衛所屬五個千戶所,每一千戶所各轄十個百戶所。貴州各衛的軍屯,大都以百戶所為機關,或稱為屯,或稱為堡,或稱為哨堡。其稱謂,有的以百戶長官或總旗長官姓氏命名,如鮑家屯、鄭家屯、張官堡、蔡官屯、宋旗、丁旗、梅旗等;有的直接以百戶長官名字命名,如張勝堡、陳亮堡、張木匠堡、肖志仁堡等;有的則以駐地軍事或地理特征命名,如馬軍屯、槎頭堡、河上堡等。這些以軍事架建構立并命名的營地,漸漸成為村落的地名符号延襲下來。

  據《大明會典》、嘉靖《貴州通志》載,明洪武年間,貴州都司所屬十八衛,原額屯田近一百萬畝。“上六衛”屯田最多,共339439畝。其中,普定衛(今西秀區)76724畝、安莊衛(今鎮甯自治縣)72193畝、平壩衛(今平壩區)36112畝。大面積的土地墾植,且引進江南農耕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當地經濟結構,奠定了黔中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短短數十年,安順屯堡林立,既是軍營又是農莊,地域範圍延綿百裡,構成了今天安順屯堡的基礎格局。

  即便在屯堡遍布的雲、貴兩省,安順也屬屯墾核心區。明朝中葉後出現的屯政廢弛現象,對安順雖也有影響,但并未造成制度性崩潰。清朝取代明朝後,朝廷曾一度保留屯田制度,順治年間整頓屯田,據清乾隆《續文獻通考》載:順治三年(1646),“更定屯田官制,每衛設守備一員,兼管屯田,量設千總、百總,分理衛事。”這種狀況維持到康熙年間裁衛并縣,屯田陸續歸于縣、州、廳管轄。清朝整頓屯田時,屯田基礎廢弛,但安順所在的滇黔大通道沿線地區,仍是治理整肅的重點,相對穩定,這是屯堡聚落得以儲存原貌并延續至今的重要原因。

“黔中江南”的寶貴遺産

  2023年8月,屯堡文化研讨會在安順召開。會上,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學鷹對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2021年最新版《實施“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的操作指南》,從世界遺産視角切入,提出安順屯堡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理由有六:

【文化中國行】讀懂屯堡六百年(三)丨石韻屯堡:兵家要訣融石屯 依山就地建家園(下)

平壩天台山

  一是“作為人類天才創造力的傑作”。屯堡先民因軍事所需,因地制宜運用石材,建構了一整套具有結構功能主義色彩的軍屯防禦居住體系。以石為材的屯牆、碉樓、街巷、民宅等建築,再現了一幅幅“屯軍堡子,皆奉洪武敕調北征南……散處屯堡各鄉,家人随之黔”的史詩圖卷。這一濃厚軍事建築文化的詩性空間,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悲怆調式,吟誦着屯堡先民的英雄主義氣概。

  二是“展示一段時間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内人類價值觀在建築或技術、古迹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發展方面的重要交流”。屯堡文化屬“移民文化”産物,屯堡建築則是這一獨特文化的物質載體。安順屯堡自明初逐漸由漢族移民遷入發展成形,與同屬江南文化區的江浙、安徽與江西等,構成了屯堡先民的主體源流。屯堡建築彙聚了江南建築文化部分要素與特征。如,江南合院、風水環境、門窗雕飾等技藝特色,展現出江南建築文化對屯堡建築技藝與審美的影響。屯堡人以江南文化為核心,結合軍事防禦所需,融入黔中環境,形成漢族與少數民族文化“多元同構”的文化形态。

  三是“能為延續至今或業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獨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見證”。屯堡作為屯堡文化存在的場域,見證了六百多年來屯堡人經曆的曆史變遷,近乎完整地傳承了語言文化、身份認同、服飾特征、軍事謀略、宗教信仰、民族藝術、建築技藝等曆史資訊,具有世界唯一性。

【文化中國行】讀懂屯堡六百年(三)丨石韻屯堡:兵家要訣融石屯 依山就地建家園(下)

屯堡古巷 潘莊 攝

  四是“一種建築、建築或技術整體、或景觀的傑出範例,展現人類曆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屯堡村寨選址展現了大陸傳統鄉土聚落蘊涵的風水觀念與宗法禮制思想,是中國鄉土建築營造智慧的傑出範例。“依山不居山、傍水不居岸”的選址邏輯,既考慮村落與環境的呼應,又依據喀斯特地貌兼顧屯田與防禦所需。屯堡村落民居空間布局,借鑒了“營邑立城,制裡割宅”處理手法,村落、街巷、民居間既層層設防又貫通穿插,構成“以屯為寨,以堡為宅”的軍屯防禦居住系統,诠釋了大陸古代人居的“惟和”觀。

  五是“傳統人類居住地、土地使用或海洋開發的傑出範例,代表一種(或幾種)文化或人類與環境的互相作用”。屯堡的選址、布局、營造等,展現了“師法自然”的哲學觀。黔中地區海拔區間多在1100米至1400米,屬喀斯特丘陵和喀斯特盆地組成的複合地貌類型,土層較厚、氣候濕潤、岩石密布等自然條件,為屯堡産生提供了客觀條件。屯堡先民把江南農耕技術與當地環境結合,催生出生産技術轉移的文化濡化現象。就地取材、疏落有緻的屯堡石寨,展現了中國古人的“天人合和”思想。

  六是“與具有突出的普遍意義的事件、活态傳統、觀點、信仰、藝術或文學作品有直接或有形的聯系”。安順屯堡作為屯堡文化的空間支撐體系,與大陸儒家文化在精神層面有着深層次關聯性。屯堡人在服飾、語言、宗教、曲藝、飲食等文化形式中,傳承發展出獨具特色的屯堡文化。這一文化現象本質是以儒家忠義倫理為核心,建構起儒家倫理的禮俗世界,并在此後逐漸與當地文化多元共生。

  安順屯堡作為屯堡文化的物質載體,可謂“凝固的明代曆史”,屬不可多得的曆史文化遺産範疇。基于物質載體、研究成果和文化認同三方面條件的成熟,有必要以世界文化遺産的國際視野對安順屯堡重新審視。

安順日報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顧宇 校對 張家晨 二審 毛麗 三審 陳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