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季如何養生飲食,身體才會更健康?

作者:三秦醫者

内容資料來源:

1. 李明,張強. “夏季健康飲食指南。” 《中華營養學刊》,2018年第4期。

2. 王雅麗,陳曉明. “夏季食欲不振的調節方法。” 《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19年第9期。

3. 陳靜. “環境溫度對人體食欲影響的研究進展。” 《環境與健康雜志》,2020年第3期。

炎炎夏日,許多人都會感覺到自身食欲減退,不愛吃飯成為了常态。但是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離不開食物當中的能量補給,如果我們長時間攝入不足則可能會導緻一些健康問題。

9歲的廣西姑娘婷婷便是如此,每到氣溫升高,她便吃不下去飯。這可把婷婷媽媽給急得不行,想着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怎麼能不吃飯?起初是連哄帶騙讓孩子吃一點,然而卻忽視了從根本上的改變。

夏季食欲減退是一個普遍現象,它與夏季的高溫緊密相關。随着溫度的升高,人體需要調整其内部環境以适應外界環境的變化,這一過程中,新陳代謝、水分平衡和食欲調節等方面都會發生一系列複雜的變化。

夏季如何養生飲食,身體才會更健康?

為了适應高溫帶來的壓力,體内的調節機制會以減少食欲的形式減輕負擔,保持體内的熱量平衡。這一現象是人體智慧的展現,也是适應自然環境變化的一種政策。這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生理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首先,人體的代謝速率與環境溫度有着密切的關系。在高溫環境下,為了保持體内環境的穩定,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進行散熱,這一過程會加速體内代謝,使人們感到更容易疲勞,對于食物的需求相對減少。

人體正常的體溫大約在36.5℃至37℃之間,而在炎熱的夏季,環境溫度往往遠遠超過這一數值,人體為了保持内部穩定,需要通過出汗等方式散熱。汗液的蒸發可以帶走體表的熱量,有助于降低體溫。

夏季如何養生飲食,身體才會更健康?

然而,這一過程也意味着水分和電解質的大量流失,導緻身體的代謝率降低。代謝率的下降意味着人體對能量的需求減少,這直接導緻了食欲的下降。

同時,高溫也會影響人體内部的激素水準,例如,熱量可以降低食欲控制激素胰島素的敏感性,導緻飽腹感下降,進而影響食欲。

其次,夏季天氣炎熱,使得人們的身體感到不舒适,這種不适感也會減少人們對食物的興趣。在高溫的環境下,人的口感和嗅覺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對食物的喜好和選擇也會相應地發生改變,比如更傾向于選擇清淡、涼爽的食物,而對油膩、高熱量的食物的喜好度下降。

夏季如何養生飲食,身體才會更健康?

另外,夏天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會改變。比如,為了避暑,人們可能會選擇待在空調環境中,減少戶外活動,這導緻消耗的熱量減少,食欲相應地降低。同時,夏季人們往往會增加水分的攝入量,大量飲水會暫時增加胃部的充實感,減少食物的攝入。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溫度對人的心理狀态也有影響。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可能會感到心煩意亂,厭食情緒可能會随之增加。此外,夏季人們更願意選擇戶外活動,社交聚會的頻率增加,飲食習慣可能是以受到影響,不規律的飲食時間和種類可能也會導緻食欲降低。

綜合來看在炎熱的夏季,高溫常常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産生一系列不良影響,包括但不限于導緻體内水分流失加速、電解質失衡、食欲下降等問題。

是以,夏季飲食調整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能幫助我們抗擊高溫,還能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讓我們在炎熱中也能保持健康與活力。

首先,增加水分和電解質的攝入是夏季飲食調節的首要原則。夏季由于汗液蒸發增多,人體水分流失較快,容易出現脫水的狀況。成人每天的水分攝入量建議在2000-3000毫升。

夏季如何養生飲食,身體才會更健康?

除了直接飲用水外,還可以通過攝取含水量高的食物如西瓜、黃瓜、草莓等來補充水分。同時,汗液中不僅含有水分,還包含鈉、鉀等電解質,大量出汗後應及時補充。可以通過飲用适量的運動飲料、椰子水或含電解質的清涼飲料來補充電解質,以避免電解質失衡。

其次,适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也非常重要。蛋白質是身體細胞更新和修複的重要物質。在夏季,高溫可能加速身體代謝,增加蛋白質的消耗。是以,建議在夏季飲食中适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特别是優質蛋白質,如瘦肉、魚、蛋、奶以及各類豆制品等。

第三,要注重飲食清淡,減少油膩和重口味食物的攝入。高溫環境下,消化系統的功能可能會相對減弱,過多的油膩和重口味食物會增加胃腸負擔,導緻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問題。推薦以蔬菜、水果、全谷物為主的清淡飲食。蔬菜和水果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改善腸道功能,促進身體健康。

夏季如何養生飲食,身體才會更健康?

第四,夏季飲食應當多樣化,確定營養均衡。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單一食物難以滿足人體需求。夏季應盡可能多樣化食物選擇,包括五谷雜糧、蔬菜水果、适量的蛋白質來源和健康的脂肪來源在内的全方位飲食結構,以確定身體得到所有必需的營養素。

最後,合理安排飲食時間也是保持夏季健康的一個重要方面。夏季高溫會影響人的食欲和睡眠,是以建議避免在一天中溫度最高時段進食,選擇在早晨和傍晚相對涼爽的時候進餐,有助于提高食欲,也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總結來說,應對夏季高溫的關鍵在于調整飲食結構和習慣,通過增加水分和電解質攝入、适量增加蛋白質、保持飲食清淡以及維持飲食多樣性和合理安排飲食時間等方法,可以有效幫助身體适應夏季高溫,維持身體的水分平衡和營養均衡,進而保持健康。

夏季如何養生飲食,身體才會更健康?

此外,夏季要特别注意食品安全,避免因食物中毒等問題影響健康。通過以上的飲食調節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夏季常見的健康問題,享受一個清涼愉快的夏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