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裝一哥”暴雷,中産哭了,小米也栽了

作者:無冕财經

本文由無冕财經(wumiancaijing)原創釋出

作者:楊一軒

編輯:陳澗

設計:岚昇

“家裝一哥”暴雷,中産哭了,小米也栽了

征戰28年,“家裝第一股”危機四伏。

從4月份開始,東易日盛(002713.SZ)負面消息不斷,包括多地分公司跑路、拖欠工資、供應商維權等,一時間人心惶惶。

5月中旬的業績說明會上,東易日盛董事長、總經理陳輝親自解釋,關店隻是正常的調整優化,但仍引來深交所問詢,要求說明一系列負面消息是否屬實。

5月31日,東易日盛的回複函遲了幾天,但回應詳細,字裡行間都透露着“沒多大事”。大概意思是,去年以來關了28家店,都屬于虧損,是正常調整;承諾不逃廢債、不賴帳。

不過,回複函稱,除了要賣資産,還在尋找外部戰略者。這等于是承認公司存在資金困難。

東易日盛股票近三天跌掉近20%,被東易日盛股票套住的投資者,希望雷軍伸出援手。隻是,作為第三大股東的小米,不止投資虧損,連幾千萬的廣告費都還沒收回來。

經曆過房地産周期起伏的東易日盛,今年年初還以395.27億的品牌價值,排在家裝行業首位,但短短幾個月内就走到“暴雷”這一步,當然有外部大環境的原因,但顯然也不能全部歸咎于此。

四個月關13家店,總部微信公衆号停更

5月本是裝修旺季,東易日盛卻屢傳閉店。

“家裝一哥”暴雷,中産哭了,小米也栽了

▲東易日盛公布的閉店情況,圖檔截自其公告。

據媒體報道,5月15日,武漢的東易日盛旗艦店,人去樓空。與此同時,東易日盛在鄭州、上海、合肥、甯波、無錫、深圳等地的分公司,都陸續傳出門店關閉、拖欠主材商貨款等情況。

5月27日,長沙多名消費者向媒體投訴稱,他們花費了幾十萬、上百萬與東易日盛長沙旗艦店簽訂家裝協定,近期遭遇停工,有的業主家甚至還沒進場。

按長沙東易日盛旗艦店工程部負責人的說法,“長沙的公司本來運轉挺好,因為另外一個城市‘爆雷’後受到了各種擠兌,擠兌之後導緻我們現在也轉不動了。”其表示,客戶要退款的話,總部給的時間是9月30日之前。

不過,在社交媒體上,不少消費者質疑,9月30日前退款,隻不過是東易日盛的緩兵之計。因為東易日盛欠的錢數目不小。

據36氪5月份的報道,僅鄭州地區維權群人數近300人,涉案金額超千萬。

按東易日盛回複深交所稱,截至目前不完全統計,因閉店涉及未能按原有流程履約的客戶1792戶,金額約1.63億元;涉及供應商廠家716個,未支付的采購金額約8560萬元。

東易日盛的閉店,并不是突然發生的。

據媒體報道,自去年10月起,東易日盛北京總部員工隻收到過一次工資,此後就沒有再發過工資。

按東易日盛在回複函中所稱,其去年關閉了15家店,而今年前四個月就關閉了13家店。資金壓力顯然在不斷加大。

但東易日盛不承認存在資金鍊斷裂,“公司不存在生産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在三個月内不能恢複正常的情形”,還表示要積極解決閉店給消費者和供應商帶來的問題。

要解決問題,說白了,就是得有錢,但東易日盛現在應該是拿不出錢,不然也不會說要通過賣辦公樓、廠房、倉庫、抵押子公司資産等籌措資金。

消費者和供應商還心存希望,肯定不希望東易日盛倒下,但一些員工不想再等了。

“家裝一哥”暴雷,中産哭了,小米也栽了

▲東易日盛總部微信公衆号最後一篇推文截圖。

5月31日,就在東易日盛釋出回複函當日,總部微信公衆号“東易日盛家居裝飾集團”發出告别文《緻:終将奔赴新征程的我們》,該文以小編口吻,表示要告别奮鬥9年的地方,最後“感謝關注支援我們的粉絲”。該公衆号也就此停更。

小米被套,私募虧損也要出逃

東易日盛用一封回複函,傳遞不躺平、不跑路的姿态,其股價在5月31日直接漲停,但接下來三個交易日持續下滑,累計下滑約20%。

資本市場的信心,早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東易日盛2014年上市,隔年趕上牛市,股價一度超過34元,但很快就開始走下坡路,近5年來長期在10元以下徘徊。截至6月5日,其股價為2.59元,市值為約10.87億元,較巅峰期下跌超過九成。

股價長期萎靡不振,股東們可就慘了。

“家裝一哥”暴雷,中産哭了,小米也栽了

▲截至今年3月31日,東易日盛十大股東持股情況。圖檔截自東方财富網。

2020年10月,小米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受讓東易日盛2100萬股權,占後者總股本的5.01%,由此成為第三大股東。

原以為抱上了大腿,投資者也是翹首以待雙方的合作。但每次面對投資者的詢問,東易日盛方面的回複都是“積極探索家裝領域合作”。

據36氪,有東易日盛員工稱,雙方一直都沒有實質性合作,僅在小米入股之初,東易日盛承諾在小米電視等生态鍊裝置投放廣告,該員工稱:“廣告确實播出了,但東易日盛沒有按時支付小米公司廣告費,涉及欠款金額在四千萬以上。”

由此看來,小米這筆交易實質上成了純财務投資,但收益有點慘。

當年入股時,東易日盛股價至少在7元以上,而如今股價不到3元,小米持股市值至少縮水近9000萬。不過,對現在的小米和雷軍來說,虧掉一個小目标已經不算什麼了。

隻是,投資者仍心存期待,4月份還有人在投資者平台詢問,小米汽車上市火爆,不知道東易日盛是否與之有合作。如今,有投資者更是希望小米能伸出援手。

與小米的堅守不同,一開始就沖着賺錢而來的中閱資本,去年三季度開始增持東易日盛,今年2月持股超過5%。

沒想到,自從進來後,東易日盛的股價就沒怎麼漲過,中閱資本熬不住了。5月25日,據東易日盛公告稱,中閱資本于5月22-23日減持2.3859%股份,交易均價為3.58元/股,而當時的買入交易均價為約5.67元/股,縮水近四成。這是虧本也要跑啊。

股價萎靡背後,是東易日盛業績不振。

财報顯示,東易日盛的營收在2021年達到42.91億元後,就下滑到30億以下,淨利潤也是虧多賺少,近兩年更是虧損約9.5億,今年一季度又虧損1.16億元。

“家裝一哥”暴雷,中産哭了,小米也栽了

▲東易日盛近年來業績情況。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東易日盛總資産27.39億元,總負債為26.61億元,淨資産僅7868.79萬元,資産負債率達到97.13%,比房企還要高。償債能力實在令人擔憂。

分公司離心,焚香的老闆還有招嗎?

東易日盛的危機,已醞釀多時。

早在2020年末,因持續虧損,東易日盛股票面臨被ST,當時,該公司賣出北京19套房産,回籠約8400萬資金,才讓業績轉危為安。

作為第一家上市的家裝公司,東易日盛以高端家裝起家,是傳統家裝行業的龍頭企業。但随着網際網路家裝的興起,早在2019年,東易日盛業績就受到沖擊。之後,又經曆三年疫情,以及地産寒冬,東易日盛的衰落,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畢竟,近兩年,已經有超過120家家裝企業宣告破産。但面對規模超過1.7萬億的存量房裝修市場,東易日盛的危機,也不能隻歸咎于外部壓力。

東易日盛由陳輝與前妻楊勁共同創立,陳輝是建築業出身,負責技術與業務,楊勁則負責管理。但2021年9月,二人離婚,楊勁退出公司經營,隻保留股份。

據“消費者報道”,長期在裝修業務一線人士分析,楊勁退出後,陳輝接手管理,大刀闊斧地擴大店面、搞數字化家裝,在科技上投入得比較多,對經營管得不是很多,這可能導緻了東易日盛如今的危機。

管理上的問題,在此次閉店危機中有所顯露。

按陳輝此前透露,截至目前,東易日盛在全國共有22家分公司。此外,東易日盛還有64家直營店、34家加盟店。但東易日盛對這上百家店的凝聚力,似乎并不強。

以業務排在全國前列的鄭州分公司為例,據36氪報道,多名鄭州地區消費者表示,東易日盛停工前一個月,鄭州分公司總經理餘炬斌于3月30日舉行簽售會,誘導消費者下單,還承諾部分簽單消費者,如果将預售款打至餘的私人賬戶,可以享受更大程度優惠。

此外,據界面新聞獲得的一份聊天截圖顯示,在東易日盛的裝修客戶服務群中,有材料商在群内發了一張“到貨清單”,收貨方卻不是東易日盛,而顯示為“瑞高”。這是一家新成立的裝修公司,其與另一家裝修公司,可能與東易日盛鄭州分公司人員有關聯。

東易日盛其他分公司是否存在此類行為,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分公司正試圖與總公司劃清界線。在東易日盛分公司“跑路”消息傳出後,北京、西安、天津等地的分公司,都表态稱與自己無關,并強調自身的獨立性。

資金危機之下,一些分公司選擇閉店跑路,一些分公司可能另起爐竈,分崩離析之下,東易日盛這塊金字招牌,還能保住多久?

根據36氪此前報道,在5月8日之前,在東易日盛北京總部,陳輝每天早上上班時,都會給關公燒三炷香。

現在看來,陳輝焚的這些香似乎沒起到作用。站在懸崖邊的東易日盛,需要強有力的外部援助,就是不知道陳輝能不能找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