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大學生返鄉做快遞員 在海拔3500米高原牧區送出站點第40萬個包裹

作者:甘肅經濟網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馬如娟

季節輪回變幻,蔚藍的天空下,綠色的草原一片連着一片,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閑地散步,牧民的帳篷星星點點。一輛紅色的快遞車緩緩駛入,一名嬌小的女快遞員停車、開櫃、取件、掃碼,快步向牧民的帳篷走去。她叫卓瑪草,是碌曲縣唯一一名京東快遞員。在海拔3500米的甘南碌曲,全縣3萬多人的快遞攬派工作由她一人張羅,今年京東6·18,她迎來了站點的第40萬個包裹。

女大學生返鄉做快遞員 在海拔3500米高原牧區送出站點第40萬個包裹
女大學生返鄉做快遞員 在海拔3500米高原牧區送出站點第40萬個包裹

90後藏族女大學生返鄉當快遞員 一個人服務一個縣

你熟悉的快遞員是不是男性居多,而且大多比較壯實。因為快遞也是個體力活,需要搬運。但在距離蘭州300多公裡的甘南碌曲,90後女大學生卓瑪草返鄉當起了快遞員。

碌曲縣舟高路24—103号,是京東快遞在碌曲縣的營業部,十幾平米的屋子裡依次擺放着自提件貨架、滞留件貨架、安檢機以及電腦和桌椅。站點裡隻有一位快遞員,藏族姑娘卓瑪草。她個子不高,身材瘦弱,站在貨架前,踮起腳尖伸直胳膊,勉強能夠到第四層。

卓瑪草畢業于甘肅民族師範學院漢藏翻譯專業,畢業後回到家鄉。2019年,她接手了京東快遞站點。她每天早上7點半趕到營業部,打掃衛生、清點攬收件、檢查滞留件、記錄待攔截件……5年,1800多天,在這個空間裡,卓瑪草習慣了忙碌。

早上8點前,從“蘭州亞一”始發的中轉車抵達碌曲,司機大聲地呼叫一聲,“卓瑪草,貨到了。”“來啦!”随着清脆的聲音,卓瑪草走出營業部,和兩位司機師傅一起卸貨。藥品、紙張、食用油、水果……小件好說,但也不乏大件,家電、馬桶,甚至家具、器械。臨時卸在路邊的快遞擋住了直接走進營業部的通道,卓瑪草繞過貨堆,先把裝滿小件的編織袋抱進營業部,然後把前一天攬收的寄件交給司機師傅裝車,目送中轉車駛離。她再進入營業部,一件件掃碼入庫,歸類放置。

上午9點左右,卓瑪草開始第一次派送。先送縣城内的批量件。碌曲縣城不大,勒多路從東到西貫穿縣城。縣政府、人民醫院、新華書店、農村信用社、銀行、警察局……縣城的主要機關都在這條路上。快遞車行駛中,她的兩部手機響個不停,“您有新訂單請盡快攬收。”随時響起的取件提醒經常打亂她的送件規劃,幾十米一停、幾分鐘一掉頭,從合作社到中國移動僅隔約300米,卓瑪草掉了5次頭。

除了縣城各機關,攬派件量較大的小區也多在勒多路附近。一個小時裡,卓瑪草趕去了桃源三區3次,一次送件,兩次收件。盡管送貨上門的快遞占到總件量的80%多,仍有部分客戶下單時備注自提。一名陝西的客戶一次取走了6個快遞,他在碌曲承包了工程,買零食、日用品、小的配件,都把收件位址填寫在營業部,隔上三五天順路取一趟。

女大學生返鄉做快遞員 在海拔3500米高原牧區送出站點第40萬個包裹
女大學生返鄉做快遞員 在海拔3500米高原牧區送出站點第40萬個包裹

“快遞下鄉”十周年 牧區實作次日達

國家郵政局于2014年啟動了“快遞下鄉”工程。近年來,大陸快遞服務網絡不斷健全,快遞服務深入農民(牧民)生活。

碌曲縣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藏高原東邊緣,甘、青、川三省交界處,下轄5個鎮、2個鄉,總面積5298.6平方公裡。截至2023年末,碌曲縣常住人口為3.54萬人。碌曲縣超過90%的土地是草場。初夏時節,牧民們根據羊群和草場情況陸續轉至夏牧場,即便是清楚寫下的位址也時常和需要送達的位置差了十幾公裡。是以,在看到牧區的快遞時,卓瑪草總要多打幾次電話,詢問他們是送貨上門還是暫存在營業站。草原遼闊,手機信号時有時無,電話打不通是常态,卓瑪草派送前需要再三确認位址。

花格牧場是距離營業部最近的牧場,一個來回也要花費近一個小時。記者采訪的當天,卓瑪草把快遞送給牧民久先才讓。收到快遞,久先才讓有些意外,“沒想到下單第二天就收到了。”

近年來,快遞的提速超過了客戶的預期,尤其是去年“雙11”前,京東物流“亞洲一号”蘭州智能産業園(簡稱“蘭州亞一”)正式開倉營運,越來越多的甘肅消費者享受到了極緻快捷的物流服務。

在京東購買的日用品大多數是從“蘭州亞一”發出,快遞基本能實作次日達,從陝西、新疆、甯夏等地的分撥中心中轉的快件則可以實作隔日達。是以,老客戶們使用快遞的頻率越來越高,“有位在農行上班的客戶,幾乎每天都有快遞”。

除了送到碌曲的快遞,一件件從碌曲發出的快遞也盛滿了家人對遊子的惦念,牛羊肉、蟲草、酥油、酸奶、糌粑等當地特産,經過卓瑪草的手發往全國各地。

碌曲縣有8個少數民族(藏族、回族、東鄉族、土族、保安族、滿族、蒙古族、撒拉族),其中藏族占絕大多數。既會說國語也會說藏語的卓瑪草備受客戶喜歡,遇到有購物需求但看不懂漢字的牧民,她便化身代購;對于有些會看漢字但不會網購的牧民,她則成為老師,耐心地教他們使用電商平台購物。

“我上大學的時候都還不會網購。不像現在的年輕人,随時随地網購。”卓瑪草說,碌曲電商發展的轉折點是2018年,碌曲縣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稱号,快遞服務随之不斷完善。6年多來,京東快遞碌曲營業部從剛建站時的每天3、4單到現在穩定200多單,配送時效也從隔日達到次日達,徹底改變了這座高原小城曾經收一個快遞需要3—5天的情況。

卓瑪草接手營業部之初,每天的派件量也就二三十件,她兩三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攬派工作。現在每天入港量近200件,日用品居多。遇上“6·18”“雙11”等電商大促,營業部的件量會翻番,不僅有日用品、衣服、小家電,還有冰箱、洗衣機等大件。

卓瑪草的丈夫在事業機關工作,因為“一人站”的擔子比較重,丈夫常常來站點幫忙。有時遇到大件、重貨她一個人解決不了,就提前和客戶預約時間,等丈夫下班後,兩人再一同将貨物送到客戶手裡。

女大學生返鄉做快遞員 在海拔3500米高原牧區送出站點第40萬個包裹

踏實工作 每天都是完美的一天

晚上七點半,卓瑪草的夫妻帶着孩子來接她。小男孩撲進媽媽懷裡,拽着衣服不放手。“今天又是完美的一天。走,回家。”夫妻倆牽着兒子的手,走出營業部。

什麼樣的一天是完美的一天?卓瑪草說:“把當天的快遞全部送完,把攬收的快遞整理好等待第二天發出,晚上八點多能回家陪孩子吃晚飯,這就是很完美的一天。”

在做快遞員之前,卓瑪草說自己性格内向,不愛與人交流。送快遞之初,打通電話之前的那句“您好,我是京東快遞”都要反複練習很久,而現在,她已經從“社恐”變成了“社牛”,每天接打上百個電話,在國語和藏語間切換自如,一路上遇到的全是熟人,她都會熱情地打招呼。勤勞、細膩、負責是卓瑪草留給大家的印象。轉運車司機誇贊卓瑪草心思細膩,毗鄰營業部的小賣鋪老闆娘誇贊卓瑪草勤勞能幹,客戶說她踏實負責……

踏實工作,心裡踏實。不管晴天雨天還是雪天,當天的快遞當天送完,這是卓瑪草5年來對自己不變的要求。有年冬天,一場大雪不期而至,碌曲的氣溫低到零下十多度,轉運車遲了2個小時才到。卓瑪草堅持冒雪把快遞送到客戶家裡時,天已擦黑,客戶不敢相信地說:“這麼大的雪,路又滑,以為今天肯定送不了。”轉身離開時,客戶一遍遍地感謝,又反複叮囑,“路上小心,慢點開。”這聲聲感謝、句句叮囑,讓她明白滿足客戶的寄遞需求就是工作最大的意義。今年三月,卓瑪草被授予“最美京東人”的稱号,專程飛往北京領獎。領完獎她便趕回碌曲,繼續派送快遞,正如這5年中的每一天。她說,快遞員這份工作:“有酸甜苦辣,也多勞多得”。

從2019年入職到現在,卓瑪草見證了“快遞下鄉”帶給牧民生活的變化,貨量翻番的背後,是“工業品快速下鄉、農産品及時進城”的雙向流通新格局。快遞這份工作對她來說也從“輕松”變成了“對家庭不可或缺”。穩定、在當地有競争力的收入、五險一金的保障,不但讓卓瑪草頂起了家庭的半邊天,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尊重。眼下,電商“6·18”大促已經拉開序幕,到貨量又将迎來成倍增長,卓瑪草繼續行走在牧場和樓房之間,“一人一站”将網購和快遞帶進牧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