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盟對華加關稅,德國打退堂鼓,中國有天然優勢,中歐或兩敗俱傷

作者:周帥博士

歐盟對華電動汽車關稅将于7月4日落地,為何德國先打起了退堂鼓?德國專家發出警告,中國天然優勢太大,歐洲車企将遭受沉重打擊。歐盟内部扯皮之際,中國已找出破局之道!

歐盟對華追加關稅,德國打起退堂鼓

據《觀察者網》6月7日報道,歐盟預計将會從7月4日開始,對中國生産制造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關稅。報道稱,6月3日,中國一家汽車協會派人參與了歐盟于布魯塞爾舉行的相關聽證會,被告知歐盟将會征稅的計劃,但并沒有透露具體的關稅稅率。涉及此次加征關稅範疇的中方企業已經決定尋求相關法律建議,并就歐盟方面的種種不合理做法提出質疑。

歐盟對華加關稅,德國打退堂鼓,中國有天然優勢,中歐或兩敗俱傷

此次歐盟計劃加征關稅,始于2023年末,彼時即将訪華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将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傾銷調查。此次事件的脈絡十厘清晰,既有美國在背後推動,也有法國在内部助力,目的是打擊德國汽車産業,法國方面認為,如果發起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制裁,将會招緻中方的反制,屆時首當其沖要遭難的便是在歐洲幾乎一家獨大的德國汽車産業,這将為法國汽車産業發展赢得契機,使其在歐盟内部與德國汽車的競争中獲得更多的機遇。

也正因為清晰的認識到,此次歐盟對華加征關稅背後,不是什麼布魯塞爾老爺們所說的“補貼因素”、“技術因素”乃至“人權因素”,而是打着冠冕堂皇旗号,實際目的是磨刀霍霍向自己的貿易因素,德國汽車産業對此的反應強烈,率先打起了“退堂鼓”表示反對。德國總理朔爾茨在一次發言中表示,隔離措施和非法關稅壁壘最終隻會讓一切變得更貴,讓所有人變得更窮。

歐盟對華加關稅,德國打退堂鼓,中國有天然優勢,中歐或兩敗俱傷

專家警告中國“天然優勢”,強收關稅有不良後果

德國著名汽車經濟專家、被譽為德國“汽車教父”的費迪南德·杜登霍夫撰文稱,加征關稅将會大幅提高德國電動汽車價格,不僅會讓德國消費者無法購得價格低廉的電動車,還會對歐洲汽車制造商的清潔能源轉型造成不良後果,導緻德國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下滑。他還在文中戳破了馮德萊恩和其背後的推手們的謊言,指出中國汽車工業的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所批評的國家補貼,而是在于中國目前龐大的工業部門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這是任一單一歐洲國家都無法比拟的天然優勢,中國是一個十四億人的統一市場,并且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在工業領域的規模效應是極為可怕的,所謂“發達國家粉碎機”,實際上就是這種規模效應的一種側面展現。

歐盟對華加關稅,德國打退堂鼓,中國有天然優勢,中歐或兩敗俱傷

打個比方來說,就好像有人天生長得高,有人天生跑得快一樣,天生長得高的人适合去打籃球,而天生跑得快的人适合去參加百米比賽。而歐盟方面發起的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懲罰,就好像是一個長得不夠高、跑得不夠快的人,試圖通過制定一個不公平的規則制度,來讓自己比長得更高的人更适合打“規則下的新籃球比賽”,更适合去參加“規則下的新百米賽跑”。這種做法,說白了是具有先發優勢的國家逐漸失去先發優勢後,對于客觀現實難以接受而開始撒潑打滾,把一時的領先當作了永遠的領先,不去思考如何保持發展優勢,而隻想着如何玩弄規則、搞不公平競争和貿易保護主義,來讓其他人保持落後。

歐盟對華加關稅,德國打退堂鼓,中國有天然優勢,中歐或兩敗俱傷

歐洲想兩敗俱傷,但中國已有破局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歐盟計劃發起的關稅制裁,中國車企一直在積極尋求應對方法,其中之一是在歐洲投資建廠。路透社在一篇報道中稱,匈牙利、西班牙和意大利三國都在積極遊說中國車企到本國投資,這三國都位于中南歐地區,相對于北歐來說勞動力成本較低。

雖然加上供應鍊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來說,在歐洲設廠生産制造汽車的實際成本仍要高于在中國生産,但扣除運輸費用和關稅後,相對的成本可能會與在華生産的成本持平乃至低于中國。

歐盟對華加關稅,德國打退堂鼓,中國有天然優勢,中歐或兩敗俱傷

匈牙利是歐盟内與中國關系最為良好的國家之一,此前曾多次在歐盟内涉華議題投票上為中國發聲;西班牙和意大利則是“歐豬五國”的成員,是歐盟内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兩個國家,有極為迫切的動力去擺脫現如今的經濟頹靡,尋求一切可能的外部投資。這幾國主動尋求中國在本國設廠,客觀反映了歐盟内部的不團結。對華加征關稅這件事本身就是法德内鬥的産物,而支援中國車企赴歐建廠,看似是借加征關稅一事吸引投資,但考慮到歐盟隻有統一的貨币政策而無統一的經濟貿易政策,這實際上隻會刺激部分歐洲國家的經濟,并且讓這些歐洲國家對歐盟的政策生出逆反心理,加劇歐盟内部的摩擦。

路透社在報道中稱,有歐洲傳統汽車制造商的高管對其透露稱,對華加征關稅可能會暫時縮小或消除中國汽車廠商的成本優勢,但這并不能阻止中國汽車産業賺錢發展。類似的話在其他領域也頻繁出現,比利時龍源公司的CEO理查德·勞布在接受采訪時稱,歐洲的大趨勢是企業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加大力度尋找替代方案,與此同時“各國企業去風險化舉措不太可能對中國整體出口造成太嚴重的打擊”。

歐盟對華加關稅,德國打退堂鼓,中國有天然優勢,中歐或兩敗俱傷

這種自相沖突的言論,是如今歐洲人在對華政策上精神分裂的展現,既想要保持相對中國的領先,又不想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和代價,還想要維系住過往的心理優勢地位。既要又要的結果,就是推出一系列會兩敗俱傷的政策,放棄自己的未來來換取一時的爽快感,爽完了才會發現這并不會讓中國受到根本性的沖擊,反而會刺激其他國家搞真正的“去風險化”,祛除西方國家給自己帶來的風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