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商務部對歐盟進口豬肉進行反傾銷調查,豬肉價格還會漲嗎

商務部對歐盟進口豬肉進行反傾銷調查,豬肉價格還會漲嗎

第一财經

2024-06-18 20:52釋出于上海第一财經官方賬号

商務部6月17日釋出公告稱,決定自即日起對原産于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産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據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表示,此次調查是應國内産業申請發起的。調查機關收到申請後,根據中國有關法律法規并遵循世貿組織規則對申請書進行了審查,認為申請符合反傾銷調查立案條件,決定發起調查。本次調查确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産業損害調查期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盡管距離調查結果出台仍需一段時間,但是國内外的生豬養殖産業關聯方已經聞風而動。18日早盤,國内豬肉股集體拉升。截至當日收盤,賽為智能(300044)、正虹科技(000702)、鵬都農牧(002505)等股票漲幅均在5%及以上。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國内生豬供應較為充足,這對目前整體處于上行階段的豬肉價格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不過對歐盟市場而言,此次調查或導緻其豬肉銷售壓力加大,而且尋找替代市場并不容易。

歐盟豬肉被指低價傾銷

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送出的《豬肉及豬副産品産業反傾銷調查申請書》,近年來歐盟市場歐盟豬肉生産存在大量過剩産能。2023年,歐盟生豬出欄量占全球總的比重為18.22%,全球排名第二。2020到2023年期間,歐盟豬肉平均年産量達2265萬噸,但同期歐盟内部的年均豬肉消費量僅有1839萬噸,存在年均高達426萬噸的過剩産能。

中國畜牧業協會認為,歐盟對華出口數量之是以能夠保持高位,與其豬肉及豬副産品廠商對華采取低價、降價傾銷等手段,以及其自身豬肉供需狀況、消費習慣、補貼政策等密切相關。

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告訴第一财經記者,荷蘭、丹麥,法國、西班牙、德國等歐盟國家都曾是中國豬肉進口主要來源國,此次調查或将波及這些國家。中國是歐盟豬肉的最大出口市場,由于飲食習慣差異,歐盟國家想在短期内尋找到能接收如此大量豬肉、“豬雜”産品的替代國家難度很大。如果後續中國對其征收反傾銷稅或采取其他反制手段,将對歐盟的豬産業造成不小的沖擊。

近年來國内養豬業産能規模持續擴大,甚至因供過于求豬肉價格長期處在低迷區間,為何仍有數量不小的進口需求?

馮永輝表示,目前歐盟對華出口量占比較大的是冷凍豬肉及副産品。其中有的産品是因為價格相對較低受到國内下遊食品加工企業的歡迎。這可能與歐洲玉米等飼料成本低、衡量生産效率的PSY(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較高等因素有關,也可能與協會所列舉的幾種因素有關。還有的豬肉産品雖然單價比國内高,但是品質依然能得到下遊加工企業的認可。這與部分國内養殖戶在行情變化時經常打亂原來的出欄節奏,導緻部分分割品規格品控不穩定有一定關系。

公告釋出後,一些消費者也在社交平台上表達了困惑,問題包括是否會影響到西班牙進口火腿等熱銷産品後續在華銷售價格和規模。對此,馮永輝分析,此次反傾銷調查的核心在于有關産品是否存在大量低價傾銷行為,以及中國相關豬肉及豬副産品産業是否遭受到了實質損害。諸如西班牙進口火腿在内的高端食材,價格遠高于國内市場,涉及到低價傾銷的機率很低,而且加工制品占中國整體豬肉及副産品進口量的比例也很低,是以有關方不必過于擔心。

一月内豬價上漲兩成

在國内某養殖論壇上,一些養殖戶就近期該不該賣豬展開讨論。

贊成即刻出售者認為,短期内供給面變化不大,且豬肉消費處于淡季,是以豬肉繼續上漲空間不大。贊成育肥挺價者認為,此次調查或導緻豬肉進口收縮,加之國内産能去化明顯,未來豬肉價格易漲難跌。

布瑞克農業大資料進階分析師徐洪志對第一财經表示,本次調查的影響主要展現在市場心理方面,即加重了目前看漲的市場氛圍。“我認為實際影響不會太大。因為進口豬肉占市場的份額比重很小,不超過5%。目前隻是反傾銷調查,按公告要求,至少要一年後才能有結果,在這之前豬肉正常進口不受影響。”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6月18日,全國農産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4.80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1%。對比一個月前(5月17日)豬肉平均價格20.76元/公斤,漲幅約為19.5%。

這意味着,近期豬肉價格普遍上漲的行情有所回落。據行業人士觀測,這主要是因為養殖端的出欄積極性增加,前期入場二育開始出欄,散戶認賣情緒有所增加,市場供應逐漸充沛。不過,也有部分養殖戶抱有較強的挺價意願。特别是在能繁母豬存欄量連續下降的大背景下,部分養殖戶對未來豬價保持樂觀,傾向于壓欄觀望,等待更高的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以往三到四年一個漲跌輪回的周期下,本輪豬周期似乎有些“失靈”,前期價格低位時間遠超以往,這讓未來的價格走勢難以照正常推測。

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王亞男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近兩年随着豬病常态化,各區域對豬病的防控能力加強,豬病對行情的影響力度逐漸減弱,豬價變動幅度正縮小。同時各集團去産能的速度及補産能的能力均有所提升,是以養殖周期正逐漸縮短,大周期開始弱化。綜合供需關系,今年三季度豬肉供應呈減少态勢,7到8月份需求或抑制豬價漲幅,9月份上漲幅度或更明顯。

針對處在觀望階段的養殖散戶,行業人士建議,在各集團養殖規模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散戶需避免盲目擴張和一味惜售,注意經營風險。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