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作者:旭華說史

«——【·前言·】——»

兩宋花鳥畫家在寫生真意、尊崇法度的基礎上,特别重視學識修養的積澱,更加注重提升藝人自身的人品和情操。為什麼兩宋花鳥時至今日仍能熠放璀璨之光?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理想之美”·】——»

作品的“理想之美”達到了畫家和觀者對自然、社會、人生的共鳴,也是他們格物窮理、精益求精、崇尚品格的集中展現。以南宋宮廷畫家李嵩系列《花籃圖》為例。

宋代花事繁盛,從王族貴胄到文人雅士,皆有賞花、繪花的雅好。每逢佳節典宴,裝設花卉更是至關重要。中國的6大花器--瓶、盤、缸、碗、簡籃,在宋代便已悉數齊備。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從一花一葉中傳遞人與自然的和諧之意。南宋宮廷畫家李嵩的多幅描繪插花的作品傳世于今。從畫史資料推測,李嵩所作的《花籃圖》應為春、夏、秋冬4幅。

春、夏、冬3 幅《花籃圖》群芳争豔、婀多姿、構圖飽滿、疏密紛繁。以隆盛籃為型,不同時節的5種花卉象征着中國傳統文化的五行,全作以小見大。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表達了繁榮錦繡、圓滿幸福的寓意特質和“理想之美”。與現實對應,“理想之美”有别于客觀生活中的實體,兩宋花鳥畫家們在真實與理想之間不斷擷取主觀與客觀的平衡,尋求轉換。

宋人花鳥畫不在如真,不在具象,恰在于内在之神,在于客觀物象和精神品格的高度統一與完備。基于兩宋花鳥畫家們在藝術天地中捕捉生命活力的容智,以及高超靈動的表現魅力。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初心: 兩宋花鳥畫“理想之美”的守候·】——»

一個時代的初心孕育了兩宋花鳥畫。宋朝在文化教育、商品經濟、科學創新等方面已達到高度繁榮。兩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商貿的極度繁榮促進了經濟的快速騰飛。

當時社會環境相對安定,農業、絲織業、造紙業、印刷業、制瓷業、貿易商業、科學、理學、文學的興盛,為兩宋文化藝術的統治階級和衣冠貴胄對花鳥畫的熱衷,生成了兩宋時期特有的人文氛圍。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在整個上層社會掀起了一股空前浩大的藝術潮流,使得藝術作品的收藏、品評蔚然成風。不少貴族,甚至宋徽宗本人都積極參與繪畫藝術實踐,把繪畫的重要性提高至同詩詞歌賦一樣的程度,用以寄興抒懷。

兩宋時期的花烏畫主要承襲了五代西蜀黃筌的畫風。人宋後,由于黃筌之子黃居案身體力行地極力提倡,将西蜀的宮廷院體花鳥畫風帶入北宋的畫院,熔取了前人技法,獨标高格。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兩宋花鳥畫的富貴畫風鋪墊了深厚的基石。是以,黃家父子的花鳥畫無形中被染上了雍容典雅的皇家氣息,時人譽為“黃家富貴”。畫面中水仙與梅花交相呼應、含苞待放,紅山茶豔麗多姿。

綠葉掩映間預示着早春的到來。與其說畫家在描繪寒冬臘月,不如說是歌頌春之希望,進而展現其超凡脫俗的意蘊。可見,宋代花鳥畫的境界美是不同理想的反映,是承載畫家藝術理念與現實的綜合展現。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慧心:兩宋花鳥畫“理想之美”的内涵·】——»

一流的繪畫作品不單是表現題材和方式活潑動人,其蘊藏在作品背後的内在生命力更加熠熠生輝,這少不了畫家觀物取象的智慧之道--慧心兩宋花烏畫家在畫面意境營造等方面都臻于完備。

作品生發的富貴吉祥、莊重甯達、美好含蓄的寓意揭示了兩宋花鳥“理想之美”的内涵。花鳥畫的“理想之美熔鑄了畫家師法自然、理法物象的綜合體悟。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兩宋花鳥畫家在寫生真意、尊崇法度的基礎上不斷取舍以及求真細辨,他們借助自然物象表現事物内在的變化規律。南宋鄧椿在《畫繼》記載:“徽宗建龍德宮成,命待诏圖畫宮中屏壁,皆極一時之選。

此作春時日中者,無毫發差,故厚賞之’。趙估獨賞之龍德壺中殿斜枝月季,是因“此作春時日中者,無毫發差"的工巧精微,以及崇尚法理的極緻表現。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在宋代這樣觀察人理、注重法度的藝術思潮引領下,兩宋花鳥畫家精于分析自然理法,追求物象造型嚴謹,遵循客觀時宜,設色細膩考究,符合環境對象,勤于描寫不同季節、氣候條件下物象的萬千形态變化。

通過藝術表現其對“知”的渴望達到了研究實體的範疇,進而呈現作品意蘊的豐韻和富足感。潛心:兩宋花鳥畫“理想之美”的傳承,兩宋花鳥畫的理想之美來源于現實自然。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宋人對花烏物象精神特質的不懈渴望與追求。難能可貴的是,花鳥畫家并不滿足于一味地工妙恬寫的藝術表現方式,他們潛心治學,在繼承前人繪畫成就的基礎上,不斷出新求變。

兩宋花鳥畫在大陸繪畫史上極為鼎盛的時期。在統治階層的支援下,北宋畫院制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完善,為後來的花鳥畫人才培養提供了強大根基。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當時的翰林圖畫院十分注重提升畫家的創造能力、藝術修養其考核标準也相當嚴苛。為了啟發學員的藝術思維,畫院配備了當時最為強大的教師隊伍。

根據畫院學生修養的不同程度因材施教,特别注重畫家自身涵養的提高,以及作品意境、情趣和思想的表達。到了後來的宣和畫院,“畫學"的出現不僅提高了畫家的地位!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極大地推動了畫院畫家的綜合文化素養。從根本上講,兩宋花鳥作品的理想美是關乎外在事物作用于内在精神世界的綜合感悟,是内在和外在體驗的雙向産物。

宋人通過表現對象托物言志,借助外在事物烘托渲染内在的精神期許以及崇高的人格理想。而畫家的閱曆涵養決定了作品的層次格調,這是花鳥畫“理想之美"的核心。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格調來源于藝術家對生活的觀察感悟、學識修養的積累,更重要的是畫家的人品和情操。以李嵩為例,他少時曾為木工,成為畫院畫家後,不斷勤學苦練、精于創作、從不懈息。

待到年邁時仍時刻關心下層社會人群。他以現實生活為原型,表現勞動人民的生活,他從社會自然中捕捉靈動,發現創造常人不經意的細微之美。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論氣韻非師》中說:“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所謂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兩宋花鳥畫猶如大陸藝術史上燦爛的明星。

趙佶、李嵩等為代表的畫家孜孜以求所刻畫的精彩風貌至今為人稱道。其格物窮理的治學态度、匠心獨具的藝術手法、寄意于物的精神品格,是後人取之不盡的寶貴财富。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結語·】——»

随着時代、人文、技術的變遷花鳥畫的藝術形式、表現内容和審美趣味有了新的變化,如何從傳統藝術中沒取營養以适于當今花鳥畫的發展,成為每一位現代花鳥畫家必須深思的課題。

重新審視兩宋花烏畫的輝煌藝術成就,可以看出,畫家們不滿足于固有技法的束縛、不拘泥于現實環境的羁絆、不同于平凡題材的限制。

“君門深複深,歲遣花鳥使”,淺談宋代折枝花鳥畫審美品格的形成

他們立足時代、嚴謹好學、體悟萬物,将人生和藝術的感悟融彙于作品當中,傳達出連結社會、人與自然的理想美,引發人們重拾理想信念,塑造勤奮、拼搏、向上的人文修養和品格。

資訊來源:

《中國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