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湯湯慢

2024-06-18 18:57釋出于江蘇娛樂領域創作者

文/湯湯慢

最近看《玫瑰的故事》,看到婚後的方協文的有沒有被氣到?

為了保護孩子,把玫瑰心愛的工作辭了;

找來了北韓族的媽媽照顧玫瑰,加深了婆媳沖突;

直接除名了玫瑰的股東身份,忘記了當初是誰給他啟動資金開公司創業的?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總之,劇中的方協文對玫瑰有太多的算計,不買戒指,沒有婚禮,利用玫瑰的懂事将她一點點榨幹,最後還想用孩子綁住她,但是方協文估計怎麼都想不到,玫瑰也會反擊;

比如玫瑰開始做美甲,方協文問她為什麼?其實他也就是要玫瑰給一個回答,類似于“我就是随便做做”或者“覺得好看才做的”,方協文大概都會當真不會再對這件事有進一步的表達。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黃亦玫絕對知道方協文想聽什麼的,但她就是隻說兩個字:“喜歡”。

喜歡什麼啊到底,你是喜歡美甲還是喜歡以前的生活?

沒有一個人能改變另一個人,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停止自己去順從一個人!

黃亦玫最重要的成長都是從方協文這裡的。

01 黃亦玫将最重要的東西給了他

周士輝為了玫瑰抛妻棄子時,黃亦玫那年才16歲,過16歲生日那天,黃振華海送給她一個小戒指,美其名曰:“戒指是叫你戒之,戒嚣張浮躁。”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非常應景的是,原著中,黃玫瑰嫁給方協文時,才18歲,出嫁前,她跟黃振華說:

“方協文真的很照顧我,大哥,我也隻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女人,我并不想持起機關槍與社會搏鬥,我覺得與方協文相處很愉快。”

以前鋒芒畢露的黃玫瑰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和電視劇中一樣,是因為她的初戀莊國棟,但是與電視劇中不同的是,原著中的莊國棟,沒有和玫瑰發生關系;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莊國棟最終和女友結婚,黃玫瑰深受打擊,因為她自以為如此美貌,莊國棟卻是連碰都沒碰過她!

是以原著中,黃玫瑰雖然忘不了的初戀,卻是把自己的初夜給了普通的方協文,他真是賺大了!

不光如此,婚後的黃亦玫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她竟變得這樣懂事忍耐,才過十八歲,她已是一個小婦人,早開的花必定早謝。”看到婚後的玫瑰,黃振華心裡非常凄涼!

她已經不談愛情,“我知道我能夠完完全全的控制方協文。”

02 原生家庭的影響

原生家庭到底對人的影響大不大?

《玫瑰的故事》黃亦玫母親評價很犀利,有的人影響很大,但有的人,會因為原生家庭徹底改變,并是以脫胎換骨!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劇中,蘇蘇和方協文是個對照,兩個人的人生軌迹也是對照組,最終脫胎換骨的是蘇蘇,過得最好的也是蘇蘇;

原著有這樣的對比:

待在美國嫁人10年黃玫瑰初次回娘家時,黃建華差點沒認出她:

“她抱着孩子,背上還背着大包,穿很普通的一套衣服,戴着假金耳環,脂肪已經把她臉上所有具靈氣的輪廓填滿。”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最驚訝的是蘇蘇,她不可置信地跟黃振華說:

“她試穿我的貂皮大衣,說也要做一件,你知道我的衣服都寬身,可是她還穿不上去,我看她足足胖了三十磅還不止。”

她都想象不出,以前花費巨額資金買衣服的玫瑰怎麼會想到買7元一條的牛仔褲,她想買三十條回美國慢慢穿,又問什麼皮鞋五十塊一雙;

蘇更生說:叫我怎麼回答?

玫瑰難道不知道嗎?

03 婚後的女人步步退讓,為什麼?

《玫瑰的故事》裡加入了一個角色就是朱珠飾演的姜雪瓊,起初我很不了解,她為何在好不容易懷孕後還堅持打胎?對于她這樣的人,或者是白曉荷來說,留後難道不重要嗎?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但是看了玫瑰,方知一個女人的婚姻有多少是在為了孩子讓步;

如果玫瑰不生孩子,她也不會看清方協文,如果她不生孩子,她也不會寸步難行,生活拮據!

但是哪怕她堅持10年,一朝放棄,孩子的心還是跟着方協文,因為方協文恨玫瑰,是以玫瑰的孩子也不喜歡黃亦玫;

玫瑰的女兒太初說:她是花,我是樹!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明明樣貌出衆,非要過和玫瑰不一樣的生活,同樣嫁給平凡的棠華,心甘情願地伺候他一輩子。

太初才是玫瑰這輩子的劫難,為了她付出這麼多,一朝離婚,都成了罪過。

《玫瑰的故事》到底想告訴觀衆什麼?

看過亦舒原著的人可能會知道,她小說裡更多的在描繪玫瑰的美貌,外形的美貌,但是我們覺得美人太多了,你想成為傳奇隻靠美貌是不夠的,還需要内在是很有生命力的,而且這個人要有态度、有觀點、有自己的想法,要不妥協、不将就,她得特别特别的與衆不同她才值得被寫。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佩索阿曾說過:沒有人會愛任何别的人,他隻愛别人身上屬于自己的東西,或者他的假設。

就是你愛的人要不然是跟你特别相像的,然後你用愛她的方式來實作愛自己這個命題,然後要不然呢你愛上的就是跟你完全相反的人;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你用愛上自己的對立面來完善你自己,是以就是她經曆這麼多情感故事,但是指向的都是她自己,指向的都是她自己的成長”。

可能對于黃亦玫來說,莊國棟就是那個很像的自己,方協文則是互補的那個!

愛他們,玫瑰找到了自己。

檢視原圖 49K

  •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 《玫瑰的故事》:30歲去父去子,黃亦玫最大的劫難不是方協文!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