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導體碳化矽(SiC)襯底制程相關的詳解;

作者:愛在七夕時

随着第一代矽半導體及第二代砷化镓半導體材料發展的成熟,其器件應用也趨于極限。現代科技越來越多的領域需要工作頻率高,功率密度高,耐高溫,化學穩定性好以及可以在強輻射環境中工作的材料,是以第三代半導體(即寬禁帶半導體,禁帶寬度大于2.2eV)受到了人們的極大關注,這些材料包括SiC,AlN,GaN,ZnO,金剛石等等,其中技術最為成熟的就是碳化矽(SiC)。

碳化矽(SiC)半導體行業三個重點環節(襯底、外延和器件)中,襯底是碳化矽産業鍊的核心,在産業鍊中價值量占比最高,接近50%。襯底行業的發展也是未來碳化矽産業降本、大規模産業化的主要驅動力。

半導體碳化矽(SiC)襯底制程相關的詳解;

SiC的晶體結構

SiC單晶是由Si和C兩種元素按照1:1化學計量比組成的Ⅳ-Ⅳ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硬度僅次于金剛石。C原子和Si原子都是4價電子,可以形成4個共價鍵,組成SiC基本結構單元——Si-C四面體,每個C原子周圍都有4個Si原子,每個Si原子周圍都有4個C原子。

半導體碳化矽(SiC)襯底制程相關的詳解;

SiC襯底作為一種晶體材料,也具有原子層周期性堆垛的特性。Si-C雙原子層沿着[0001]方向進行堆垛,由于層與層之間的鍵能差異小,原子層之間容易産生不同的連接配接方式,這就導緻SiC具有較多種類的晶型。常見晶型有2H-SiC、3C-SiC、4H-SiC、6H-SiC、15R-SiC等,其中,按照“ABCB”順序進行堆垛的結構稱為4H晶型。雖然不同晶型的SiC晶體具有相同的化學成分,但是它們的實體性質,特别是禁帶寬度、載流子遷移率等特性有較大的差别。其中,4H晶型各方面的性能更适合半導體領域的應用。

半導體碳化矽(SiC)襯底制程相關的詳解;

生長溫度、壓力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SiC襯底的晶型穩定性,是以想要獲得高品質、晶型均一的單晶材料,在制備過程中必須精确控制如生長溫度、生長壓力、生長速度等多種工藝參數。

半導體碳化矽(SiC)襯底制程相關的詳解;

4H-SiC 襯底的加工步驟

1、晶面定向

使用 X 射線衍射法為晶錠定向,當一束 X 射線入射到需要定向的晶面後,通過衍射光束的角度來确定晶面的晶向。

2、外圓滾磨

在石墨坩埚中生長的單晶的直徑大于标準尺寸,通過外圓滾磨将直徑減小到标準尺寸。

半導體碳化矽(SiC)襯底制程相關的詳解;

3、端面磨

4 英寸 4H-SiC 襯底一般有兩個定位邊,主定位邊與副定位邊,通過端面磨開出定位邊。

4、 線切

線切是 4H-SiC 襯底加工過程中一道較為重要的工序。線切過程中造成的裂紋損傷、殘留的亞表面損傷等都會對後續工藝造成不利影響,一方面會延長後續工藝所需的時間,另一方面會造成晶片本身的損耗。目前,最常用的碳化矽線切工藝是往複式金剛石固結磨料多線切割。主要通過固結有金剛石磨料的金屬線的往複運動對 4H-SiC 晶錠進行切割。線切出的晶片厚度在500 μm 左右,晶圓表面存在大量的線切劃痕和較深的亞表面損傷。

5、倒角

為防止在後續加工過程中,晶片邊緣發生崩邊裂紋等現象,同時為了減小後續工藝中研磨墊、抛光墊等的損耗,需要将線切後鋒利的晶片邊緣磨削成指定形狀。

6、 減薄

4H-SiC 晶錠的線切工藝在晶片表面留下大量劃痕及亞表面損傷,使用金剛石砂輪進給進行減薄,主要目的是盡可能去除這部分劃痕及損傷。

7、研磨

研磨過程分為粗磨和精磨,具體工藝與減薄類似,但是使用粒徑更小的碳化硼或金剛石磨料,更低的去除速率,主要去除減薄工藝中未能去除的損傷及新引入的損傷。

8、抛光

抛光是 4H-SiC 襯底加工的最後一道工序,同樣分為粗抛和精抛。晶片表面在抛光液的作用下産生較軟的氧化層,氧化層在氧化鋁或氧化矽磨粒的機械作用下被去除。在這一工序完成後,襯底表面基本不存在劃痕和亞表面損傷,有着極低的表面粗糙度,是實作 4H-SiC 襯底表面超光滑無損傷的關鍵工藝。

半導體碳化矽(SiC)襯底制程相關的詳解;

9、清洗

​去除加工過程殘留的顆粒、金屬、氧化膜和有機物等污染物。​

SiC襯底分類

從電化學性質差異來看,碳化矽襯底材料可以分為導電型襯底(電阻率區間15~30mΩ·cm)和半絕緣型襯底(電阻率高于105Ω·cm)。

● 半絕緣型碳化矽襯底主要應用于制造射頻器件、光電器件等。

● 導電型碳化矽襯底主要應用于制造肖特基二極管、MOSFET、IGBT等功率器件。

碳化矽單晶襯底的生産流程

半導體碳化矽(SiC)襯底制程相關的詳解;

​1、原料準備

實體氣相傳輸法(PVT)需要将Si和C按1:1合成SiC多晶顆粒粉料,其粒度、純度都會直接影響晶體品質,特别是半絕緣型襯底,對粉料的純度要求極高(雜質含量低于0.5ppm)。

2、籽晶

碳化矽籽晶是晶體生長的基底,為晶體生長提供基礎晶格結構,同樣也是決定晶體品質的核心原料。籽晶位于反應器内部或原料上方。

3、晶體生長

SiC晶體生長是SiC襯底生産的核心工藝,核心難點在于提升良率。目前SiC晶體的生長方法主要有實體氣相傳輸法(Physical Vapor Transport Method, PVT法)、高溫化學氣相沉積法(High Temperat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HTCVD法)、液相法(Liquid Phase Epitaxy)等。

半導體碳化矽(SiC)襯底制程相關的詳解;

實體氣相傳輸法(PVT)

實體氣相傳輸法(PVT)主要包含三個步驟:SiC源的升華、升華物質的運輸、表面反應和結晶。

● 晶體生長時,通過改變石墨坩埚上保溫材料散熱孔的大小和形狀,使生長室内形成15-35℃/cm區間範圍的溫度梯度,SiC原料處于高溫區,籽晶處于低溫區,爐内會保留50-5000Pa壓強的惰性氣體以便增加對流;

● 然後通過感應加熱或電阻加熱将坩鍋内的溫度升至 2000-2500℃, SiC原料升華産生的氣相 Si2C、SiC2和 Si 在溫度梯度的作用下從原料表面傳輸到低溫籽晶處,結晶成塊狀晶體。

該方法對生長裝置要求低,過程簡單,可控性強,技術發展相對成熟,國内開始逐漸實作8英寸襯底的大量量産。

半導體碳化矽(SiC)襯底制程相關的詳解;

但PVT法難以制備P型襯底,且有兩個本征的不夠純淨:

●原料是碳化矽固體,是以純度不好控制;

●粉體轉化為氣體的過程中,能夠生成多種氣體。

高溫化學氣相沉積法(HTCVD)

● 高溫氣相沉積法利用的是電磁耦合原理;

● 生長時通過感應線圈将生長室加熱到1800℃-2300℃;

● 向生長室内穩定地通入SiH4+C3H8或SiH4+C2H4氣體,由 He和 H2承載向上朝着籽晶方向輸送,為晶體生長提供Si源與C源,在籽晶處實作SiC晶體的生長;

● 籽晶處的溫度低于 SiC的蒸發點,使得氣相的碳化矽能夠在籽晶下表面凝華,獲得純淨的碳化矽晶錠。

半導體碳化矽(SiC)襯底制程相關的詳解;

HTCVD法能通過控制源輸入氣體比例可以到達較為精準的 Si/C比,進而獲得高品質、高純淨度的碳化矽晶體,但由于氣體作為原材料晶體生長的成本很高,該法主要用于生長半絕緣型晶體。

液相法(LPE)

液相法SiC晶體生産流程:

● 液相法利用石墨坩埚為晶體生長提供C源;

● 坩埚壁處的溫度較高,會進行C的大量溶解,形成C的飽和溶液;

● 飽和溶液随着助溶劑内的對流被傳輸到籽晶下方;

● 籽晶端的溫度較低,對應C的溶解度相應降低,形成了C的過飽和溶液;

● 溶液中過飽和的C結合助溶劑中的Si,在籽晶上生長SiC晶體;

● 過飽和部分的C析出後,溶液随着對流回到壁處的高溫端,并再次的溶解C,形成飽和溶液。

半導體碳化矽(SiC)襯底制程相關的詳解;

液相法生長溫度相對較低,結晶品質高、生長速度快,容易長厚、便于擴徑,可獲得p型低阻襯底。目前國内可以使用液相法生産4-6英寸的碳化矽晶體。憑借節能降本的優勢,未來液相法或将實作進一步産業化。

4、晶錠加工

将制得的碳化矽晶錠使用 X射線單晶定向儀進行定向,之後磨平、滾圓,去除籽晶面,去除圓頂面,加工成标準直徑尺寸的碳化矽晶體。

半導體碳化矽(SiC)襯底制程相關的詳解;

​5、晶體切割

将生長出的晶體切成片狀,由于碳化矽的硬度僅次于金剛石,屬于高硬脆性材料,是以切割過程耗時久,易裂片。切割方法主要有砂漿線切割、金剛線多線切割和雷射輻照剝離。

6、晶片研磨抛光

研磨抛光是将襯底表面加工至原子級光滑平面,襯底的表面狀态,例如表面粗糙度,厚度均勻性都會直接影響外延工藝的品質。碳化矽具有高硬度的特點,常用的适合碳化矽的磨料有碳化硼、金剛石等高硬度磨料。抛光材料一般有氧化鋁、氧化铈、氧化矽等。

7、晶片清洗檢測

該步驟用于去除加工過程中殘留的顆粒物以及金屬雜質,最終檢測可以擷取襯底表面、面型、晶體品質等全面的品質資訊,幫助下遊工藝進行追溯 。

晶片檢測内容包括:

● 晶體完整性:微管密度、結晶品質、六方空洞和裂紋、位錯密度、多型;

● 晶型:晶型确定;

● 雜質:體雜質含量;

● 電學測試:電阻率。

​-----END-----​

好了,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就到這裡了,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學習哦

免責聲明: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作者本人立場。如因作品内容、版權等存在問題或者其他任何異議,歡迎聯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