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直播電商大敗局:今年的618靜悄悄,紅極一時的直播電商終于落幕

作者:電商創投高鴻業

2024 年的上半年,國内的電商沒有絲毫起色,進入六月以後,盡管天氣炎熱,電商老闆們卻感到陣陣寒意。

今年的618購物節格外冷清,所有人都認為去年已經很難了,沒想到今年更加艱難。經濟低迷、出口乏力、産能過剩,各行各業都在内卷,電商也沒有幸免。

直播電商大敗局:今年的618靜悄悄,紅極一時的直播電商終于落幕

我有注意到官媒釋出的國家經濟最新資料,通貨膨脹率幾乎為零,出口資料負增長。這兩大資料意味着我們外貿萎縮,内需不振。

很多人都認為是電商摧毀了我們的經濟,就像之前人們一直認為是房地産摧毀了大陸的經濟一樣。

其實都不是,主要還是市場經濟底層邏輯造成的。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經濟危機,這種情況已經在西方社會發生了無數遍,一直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我們國家經曆了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能夠保持連續四十年不爆雷,已經是一個奇迹了。要知道西方社會的經濟每隔十幾年就要爆一次的。

三年疫情,大量的實體企業倒閉,唯有直播電商風生水起,尤其是一大波網紅主播抓住了風口,狠狠撈了一大筆。像辛巴、小楊哥這些拍段子的網紅,如果不在這個特殊的時代,可能年賺一百萬都困難,可是由于直播電商的興起,讓他們都成了神一樣的存在,一年可以淨賺數以億計,這簡直讓人不可思議。

我還記得董宇輝的一個訪談,在他成名前一個月,他已經把能借的網貸都借光了,馬上就要離職了,在随後的一個月突然爆火了,直接把東方甄選推到頂流。直到今日,董宇輝自己都說不明白如何由一名普通的新東方老師成了頂級帶貨主播。

直播電商大敗局:今年的618靜悄悄,紅極一時的直播電商終于落幕

如果說小主播是靠努力,那麼大主播就完全靠運氣,而靠運氣這件事情最讓人不服氣。是以整個社會對網紅主播都是羨慕嫉妒恨,進而人們痛恨直播電商。

其實疫情三年,直播電商的發展是畸形和不正常的。很多很好的商品都在直播平台以遠低于正常的價格在銷售,因為這些供應鍊老闆由于疫情封控,資金鍊面臨斷裂,不得已賠錢也要收回現金流,被迫賠錢也要和這些大主播合作。

正是因為這些遠低于正常價的商品,使得這些大主播在粉絲中赢得了口碑,讓他們仿佛成了劫富濟貧,為家人謀福利的英雄。殊不知他們不過是趁火打劫罷了。

工廠和供應鍊不可能一直賠本做生意,但是嘗到甜頭的消費者和主播卻不願意放棄到手的利益。是以主播繼續給工廠和供應鍊施壓,工廠和供應鍊為了賺錢,隻能拼命壓低成本,以次充好,進入死亡螺旋,直播平台變得臭氣熏天。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占便宜占慣了,把貪婪變成了理所當然。

講一個我的粉絲社群杭灣會一個會員的案例。

那個老闆是做食品加工的。給直播供應鍊公司供貨零食雞爪。最開始是一個小袋子有一整隻雞爪,後來改成了一小片雞爪,最後幹脆是一塊雞骨頭。

連那個老闆都哭笑不得,說這種垃圾自己是一口不會吃的,消費者就是嗦嗦添加劑調味品的味道吧。

我問他,那你為什麼要做這種垃圾食品。他說下遊電商公司給的錢隻夠做這種垃圾的。而那個直播公司按照主播要求的那個售價也隻夠采購這種垃圾。

一分錢一分貨,以前是工廠老闆因為疫情被迫出血,主播和消費者都撿了便宜。現在工廠不幹了,不肯認賠了。消費者也被養刁了,多一分錢不肯花,主播還是那麼貪心,少賺一分也不幹。于是直播間充斥着大量低價垃圾。

直播電商大敗局:今年的618靜悄悄,紅極一時的直播電商終于落幕

這樣下去直接導緻直播平台被搞臭了,主播口碑被搞崩了,消費者感覺被坑了,銷量下滑了,訂單減少了,工廠也被搞黃了。整個商業鍊條因為疫情期間不正常的一次消費透支後,集體涼涼了。

是以說經濟低迷談不上怨誰,直播電商應該背鍋,但是它也受到了懲罰。供應鍊老闆集體涼涼就不用說了,今年主播的日子也不好過。小主播收入減半,大主播膽顫心驚,搞不好就要翻車被查。

這個 618 很多大主播恨不得都停播了,能低調就低調。這時候還拼命搞錢的大主播風險極高。因為他們動了太多人的奶酪了,可以說天怒人怨,随時可能被拉出來正法。

有人說電商不死,中國經濟沒有出路,我是不認同的。以前大家說房地産不死,中國經濟沒有出路,現在房地産死了,出路在哪裡?

是以說經濟低迷是個整體的問題,多方面的。比如中美貿易戰、人口老齡化、出生率下降等等都是原因。絕不是關掉電商,就能拯救經濟的。

如果按照凱恩斯的那套理論,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發錢。不是按比例發,而是按人頭發。一個人發十萬,有錢人沒增加多少,窮人解決大問題了,物價高點也就忍了。

咳咳,自己胡說八道了,國家大事咱不瞎摻合,還是回頭說點實際的,這些電商供應鍊老闆到底該怎麼辦呢。

盡量不要單一線上平台銷售,現在直播平台價格戰越來越厲害,除非有極高供應鍊優勢的産業帶,否則中小商家已經很難獲利。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平台的流量太貴了,一次購買銷售,很難覆寫流量成本。

提高複購,攤薄流量成本,是每個商家必須做的事情。

這件事并不容易,我目前能想到的方法也隻有營運私域一條路,而且私域營運也不适合所有類目。

直播電商大敗局:今年的618靜悄悄,紅極一時的直播電商終于落幕

私域營運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解決買賣雙方的信任度問題,通過雙方的互動,增加客戶粘性,實作複購以及升單。如果想要規模化營運,那麼從引流,到轉化,以及最後的傳遞,都需要精細化運作,時間成本很高。是以注定适合私域的産品一定是非标的、高複購,毛利率也要比較高才行。

我的私域商學院開群了,今天進了一百多個學員,我很開心,我告訴大家,我不是老師,我也是一個學員,大家一起學習進步。争取把私域學明白,因為這不僅是風口,也可以解決我們的困境。

—————————————————

高鴻業:直播電商投資人,盡調過數百家電商和供應鍊企業,參與過幾十個項目投資。企業家俱樂部杭灣會朋友圈創始人,加入杭灣會朋友圈,多交朋友,少踩坑。

人劃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