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總了解散戰時内閣,會對巴以沖突有何影響?背後其實早有預兆

作者:胡乃軍說

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解散戰時内閣的話題。今天大家都在讨論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正式解散戰時内閣的這個話題。我看到很多人解讀說這個内塔尼亞胡要下台了,以色列要重新大選了,有可能正義的人當選了,有可能巴以沖突怎麼樣結束了,沒那麼快啊!

咱們先聊一聊以色列戰時内閣。也就是它的解散我認為沒有對目前的巴以沖突形成根本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本身這個戰時内閣,它就不是正式的法律制度下的政府内閣,它是一個以色列跨政黨的聯合的合作産物,什麼意思呢?就是他不是正式内閣,他也沒辦法去替代以色列原有的正式内閣。也就是說這個跨黨派的戰時内閣,從去年10月份成立到現在,八九個月了。但是那原來那個以色列正式的内閣的職能還在運轉,各部門該幹什麼還幹什麼。

以總了解散戰時内閣,會對巴以沖突有何影響?背後其實早有預兆

是以其實早在巴以沖突剛開始,去年10月初,那麼當時組建一個小範圍的戰争内閣,把那種極端的勢力,尤其是極右翼勢力排除在外。因為大家都知道現任總理内塔尼亞胡他本身就是一個政治聯盟,他可以說偏中右,但是還有極右的政黨,都在這個政治聯盟裡,是以當時主要的反對黨左翼的這個叫團結黨,上司人甘茨就提出來不要把那些極右的人加入到你的戰争決策來。

是以這樣的話甘茨入局和内塔尼亞胡主導了這個戰時内閣,大家可以這麼看啊,他是一個中間派系,一個結合的産物,把一些極左尤其是極右,因為極右已經在政府裡了嘛,他這個極右翼和中右翼聯盟的一個政黨,是以它是一個跨政黨臨時合作的一個産物。那麼在内塔尼亞胡,甘茨的主導下,加上現任國防部長加蘭特,共同在去年的10月11日組成了戰時内閣。當時可以說政客們大家都做出姿态,表現出各個政黨團結一緻應對哈馬斯。

以總了解散戰時内閣,會對巴以沖突有何影響?背後其實早有預兆

但是你知道這裡面沖突很深刻。因為咱們前面說了,内塔尼亞胡是一個中右翼,他目前這個執政聯盟也是中右翼加極右翼。而甘茨是是内塔尼亞胡國内的頭号政治對手,他是一個左翼政黨團結黨。是以他普遍被認為比内塔尼亞胡要務實,要溫和。是以兩個人天然具有根本性沖突和沖突。這兩個人在一起大家想想,跨黨派又是這個意識形态的主要的沖突,是以這個跨黨派内閣一開始就充滿沖突。就是這個戰時内閣起點就充滿了沖突。那麼随着加沙戰争的持續更新,甘茨和内塔尼亞胡是沖突逐漸爆發。早在今年5月份,甘茨就已經把這個沖突公開化了,批評内塔尼亞胡,說他把個人利益置于國家利益之上。

是以你可以看到,大家可以想象這個戰時内閣一開會,估計先吵一小時架,大家先發洩一頓,然後先攻擊對方,然後再談具體談論事情。那麼在加沙問題上,也沒有有效的政策,是以當時甘茨要求在6月8日前制定加沙戰後治理方案,否則他将帶領其政黨退出緊急聯合政府。那麼到了6月9日,很明顯内塔尼亞胡不聽他的,我憑什麼聽你的?你是誰呀?是以甘茨宣布退出戰時内閣,而且帶走了内閣觀察員之一的埃森科特。

以總了解散戰時内閣,會對巴以沖突有何影響?背後其實早有預兆

是以大家知道,就是内塔尼亞胡在6月17日宣布解散戰時内閣,這是有先兆的。因為一周之前甘茨就宣布退出了,他一退出,這個戰時内閣就毫無意義了。因為本來就是個跨黨派的産物,甘茨上司的這個左翼政黨一走,那剩下全是你自己政黨的,你組建這個戰時内閣有什麼意義呢?本身有一個正式的内閣呀。

是以在甘茨退出後,内塔尼亞胡的極右翼盟友,國家安全部長叫本格維爾,和财政部長斯莫特裡赫,那這兩個人極右翼,他們想幹什麼呢?他們要求加入戰時内閣。而這兩個人是比較極端的,他們一直希望以色列頂住國際社會壓力,繼續轟炸并占領加沙。但你看我們說内塔尼亞胡畢竟是政治家,甘茨可以說是溫和左翼的壓力,本格維爾和斯莫特裡赫是極右翼瘋狂的壓力,左右都給他壓力,這時候内塔尼亞胡的這個政治家的這個本色還是有所保留的,沒有那麼瘋狂。是以内塔尼亞胡不讓他們兩個人加入。

大家可以這麼想,如果讓這兩位極右翼政客加入,那以色列這個戰争将會更加瘋狂,那這加沙地帶就不用想了,人間煉獄啊,現在已經人間煉獄,就更加煉獄。但是内塔尼亞胡頂住了極右翼這兩位的壓力,而宣布解散戰時内閣。是以大家想想相當于什麼呢?甘茨是來自左翼的壓力,這兩位安全部長本格維爾和财政部長斯莫特裡赫,代表了其右翼的壓力。是以你想内塔尼亞胡也不容易,左右都面臨壓力。

以總了解散戰時内閣,會對巴以沖突有何影響?背後其實早有預兆

但是他的意思就是我既防左又防右,他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我能代表大多數以色列人民利益的中間派。是以你可以看到,這次一個解散戰時内閣其實把以色列左中右各種政黨的這個沖突,他們之間這個沖突,既鬥争又合作的各種問題,都展現出來。是以我們說這個戰時内閣解散,那未來肯定的。更多的事務要回到正常的内閣裡去。但是這就像中國古代清朝的軍機處,最終起決定作用還是那麼少數幾個人。是以形式上的戰時内閣雖然沒有了,解散了,但是最後決定權利的還是那少數幾個人。是以内閣可能人很多要開會,但最終決定的還是小範圍那麼幾個人。那麼幾個人還是原來那個人啊。

是以我們說戰時内閣的解散,不可能對内塔尼亞胡當下的這個執政政策造成很大的沖擊和影響。那也就更不可能對巴以沖突什麼結束,告一段落,帶來什麼實質性影響啊。是以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戰時内閣的結束,就相當于是宮鬥劇啊,就是後宮内部,黨派之間這個政治上的博弈,他對前面的這個政策出台,戰争的這個程序,幾乎沒有實質性影響。

是以我們也不要對這個戰時内閣的解散帶有過多的解讀。這就是所謂宮鬥。政治人物之間爾虞我詐,博弈,政治就是這樣。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著名的話題講外交,國防,他們說外交國防這是門老的傳統科學,而且将持續到下個世紀。但是政治politics連周末都持續不到。各位就是這樣啊,這個戰時内閣本身就是跨黨派産物,他能存活到現在已經是一個奇迹了。是以被宣布解散也是早晚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