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作者:山腰的西西弗斯
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1949年7月的一天,炎熱的太陽照耀着菲律賓馬尼拉的大街。

在這個充滿不确定性的時期,蔣介石從台北飛抵這裡,迎接他的不僅是熱情的外交禮儀,還有未來可能的避難所的讨論。

會談地點是菲律賓總統府,一個典雅而安靜的房間内,蔣介石與菲律賓總統季裡諾展開了長達三小時的密切交流。

兩位上司人讨論的不隻是如何加強防共聯盟,更觸及了一個敏感而緊迫的議題——如果台灣島的防線失守,蔣介石及其政府将何去何從?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蔣介石的戰略選擇

1948年11月,天氣漸冷,北京的寒風也似乎預示着國民黨的未來陰霾。

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曆史關頭,蔣介石在秘密地點召集了國民黨的高層上司,會議室裡布置嚴謹,確定沒有任何外洩的可能。

參會的都是國民黨的核心成員,他們的表情嚴肅,目光焦慮,每個人都清楚,這次會議關乎着國民黨的未來。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蔣介石率先打破沉默,直接切入主題,讨論國民黨面臨的戰略選擇。

他首先提到據守大西南的可能,這一方案意味着在内陸深處繼續抵抗,但考慮到兵力、物資的不足,這一選項充滿了變數。

随後,他提出了退守海南島的政策,這個島嶼相對獨立,能形成天然的防線,但同樣面臨補給和交通的巨大挑戰。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最後,蔣介石談到了台灣島。

他詳細說明了台灣的地理位置和曆史背景,提到了鄭成功曆史上的軍事行動,怎樣嘗試過以台灣為基地反擊大陸,但最終未能成功。

他強調,台灣雖遠離大陸,這在戰略上有其天然的防禦優勢,但也可能意味着一旦選擇了台灣,國民黨可能就将永遠局限在這片較小的土地上。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張其昀的全面分析

在那個緊要關頭的會議中,張其昀站了起來,面對在場的所有高層上司,開始了他的彙報和分析。

他的語氣堅定,言辭中充滿了對事實的精确把握,他一一地從地理、經濟、政治以及國際關系四個角度,系統地分析了退守台灣的可能優勢。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張其昀首先指出,從地理角度看,台灣海峽為國民黨提供了一條天然的防線。

他較長的描述了台灣海峽的寬闊,強調這一地理特征與長江天險的差別。

台灣海峽寬達100多海裡,其寬廣的水域不僅為國民黨提供了難以逾越的自然屏障,也大大增加了敵軍若想強行渡海的難度。

在當時,解放軍尚未形成強大的海軍力量,這使得台灣海峽成為一個戰略上極為重要的防禦優勢。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接着,張其昀轉向經濟方面的分析。

他指出,台灣在日本五十年的統治下,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工業基礎。這包括多個重工業和輕工業基地,這些工業設施在戰後可以迅速轉換為軍事生産和民用生産雙重用途,為國民黨的持久戰提供物資支援。

此外,台灣的氣候條件對農業也極為有利,尤其是西部平原區,适合大面積種植稻米和其他作物,基本可以實作糧食自給自足,這在戰時尤為重要。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在政治層面,張其昀強調了台灣長期受日本統治的曆史背景。

由于這一曆史因素,台灣地區的共産黨勢力相對較弱,而長期與大陸隔絕使得台灣群眾與國民黨政府有更多的認同感。

這種政治環境為國民黨在台灣建立穩定的政權基礎提供了有利條件。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最後,張其昀讨論了國際戰略的重要性。

他指出,在冷戰的大背景下,台灣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國際戰略意義。位于西太平洋的台灣,既是亞洲的前哨,也是連接配接太平洋的重要節點。在美蘇兩大陣營的對立中,台灣的地位使其成為可能獲得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援的關鍵地區。

這種國際支援對于國民黨來說,是在兵力、物資不足的情況下維持抵抗的重要外援。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随着張其昀的報告逐漸進入深入,會議室内的氣氛也變得更加凝重。

各位上司人開始更加仔細地考慮退守台灣這一戰略選擇的可行性,他們之間交換着意見,時而點頭,時而皺眉,似乎都在權衡着這一重大決策的利與弊。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遷台決策

經過一番激烈且充滿戰略考量的讨論後,蔣介石被張其昀詳實的分析所說服,決定執行這一大膽的政策——将國民黨政府遷往台灣。

這一決策标志着蔣介石為國民黨尋求在困境中儲存實力的戰略思維,同時也為未來可能的反攻大陸留下了“希望”,但這顯然是癡心妄想,蔣介石集團的失敗是因為他們過于腐敗、壓榨,被人民抛棄了。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随着1949年國内戰局的不斷惡化,蔣介石意識到僅有決策是遠遠不夠的,他需要迅速行動,以確定這一轉移行動的成功。

蔣介石開始組織專門的小組,負責籌劃和執行遷移的各個細節。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為了使這一過渡盡可能順利,蔣介石還加強了與國際友人的接觸和協調。

他通過多個管道,包括直接的外交接觸和通過友好的第三國尋求幫助,確定台灣能夠在國際上獲得足夠的支援和認可。

蔣介石特别重視與美國的關系,因為在冷戰格局下,美國的支援對于在台灣維持一個反共陣地極為關鍵。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在這一系列準備中,蔣介石還指派了一支團隊負責與台灣地方政府的溝通與協調,確定台灣的行政、軍事和社會資源能夠迅速地整合到國民黨的控制之下。

這不僅涉及到行政機構的重建,還包括對台灣警察力量的改組,以及對可能存在的共産黨活動的監控和打壓。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同時,為了確定遷移過程中的安全和秩序,蔣介石下令加強海上的巡邏和防護。考慮到可能的共軍追擊,他指令海軍部署在台灣海峽進行重兵把守,確定主要的海上通道安全,防止任何未授權的船隻進入或離開台灣島。

随着遷台準備的進展,1949年的春天,許多船隻開始滿載着人員和物資從各大港口出發,前往台灣。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國際外交與聯盟建構

在1949年7月的一個潮濕炎熱的早晨,蔣介石乘坐專機從台北直飛菲律賓馬尼拉,這是一次關鍵的國際通路,目的不僅是為了尋求支援,更是為可能的未來困境做準備。

當飛機降落在馬尼拉機場,菲律賓政府已經做好了迎接的準備,菲律賓軍隊的儀仗隊在跑道旁列隊緻敬,表現出對這位亞洲鄰國上司人的尊重。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蔣介石在衆多官員的陪同下,直接前往菲律賓總統府,與菲律賓總統埃爾皮迪奧·季裡諾會面。

這是兩位上司人的首次正式會談,季裡諾總統對蔣介石的到訪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重視。

兩人的會談安排在總統府的一個私人會議室内進行,環境莊嚴且安靜,確定了會談的私密性和專注度。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會談一開始,蔣介石就直接切入主題,提出建立中、菲、韓三國之間的“反共聯盟”的構想。

他詳細闡述了共産主義對亞洲地區的威脅,以及聯盟對于三國安全的重要性。

季裡諾聽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就如何具體實施這一計劃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在這長達三小時的讨論中,兩位上司人還觸及了多個敏感而緊迫的議題。

蔣介石特别提到了台灣的安全局勢,暗示了一旦台灣不能持續作為國民政府的根據地,可能需要在國外尋找避難所的問題。他向季裡諾表明,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菲律賓可能成為一個選擇。

對此,季裡諾總統表示,菲律賓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和朋友,将會在必要時給予必要的支援和幫助。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此外,兩位上司人還讨論了軍事和經濟援助的可能性,包括如何在緊急情況下支援彼此,以及如何加強三國在軍事訓練、武器供應和情報共享等方面的合作。

季裡諾總統對蔣介石提出的所有建議都持開放态度,表示願意進一步探讨具體的合作計劃。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媒體反響與後續影響

在與蔣介石的會談結束後,季裡諾總統面對記者的提問時,坦率地表達了他的立場。

他明确表示,菲律賓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如果面臨蔣介石及其政府尋求庇護的情況,菲律賓政府将會開放大門。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季裡諾的這番話很快被在場的記者捕捉到,并迅速傳遍了國際社會。

7月18日,《大公報》以醒目的标題“季裡諾允許蔣介石及其親信流亡菲律賓”為題,釋出了一篇詳盡的報道。

報道中不僅引用了季裡諾的話,還詳細描繪了蔣介石通路菲律賓的背景、雙方會談的内容以及可能的國際影響,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讨論。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報道刊發後,國際社會對于菲律賓的這一立場反響不一。

一方面,有些評論家贊揚菲律賓展現出的國際責任感和對亞洲鄰國的支援。

另一方面,也有觀點擔憂這可能使菲律賓卷入更廣泛的國際政治争議中。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與此同時,蔣介石和季裡諾之間的談話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和可能性的讨論上。

兩位上司人在會談中還達成了一個具體的協定,即如果蔣介石決定前往菲律賓建立流亡政府,他需要提前通知菲方有關來菲人員的具體人數和所需的具體協助。

這個協定為蔣介石提供了一個實際可行的後備選項,也為菲律賓政府提供了準備接收和安置的時間視窗。

參考資料:

[1]蔣介石差點流亡菲律賓[J].理論與當代,2015,0(2):57-57

當年如果台灣守不住,蔣介石準備逃往哪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