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Letsight

2024-06-19 09:00釋出于北京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芬蘭地處北歐,一向不太為國人所知,自1990年代中期諾基亞手機在全球的火爆,芬蘭進入國人視野,尤其是2001年芬蘭高中學生獲得PISA成績第一之後,更多對教育極為重視的國人關注芬蘭。

中文媒體裡關于芬蘭教育的文章視訊很多,比如周轶君記錄片《他鄉的童年》,比如芬蘭教師門檻高是以教學品質高,比如佛系養娃競争不激烈,比如思想自由是以創造力強……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圖源:《他鄉的童年》

我自1991年留學芬蘭且工作至2014年,1994年兒子出生,兒子在芬蘭上幼稚園、國小、中學,大學畢業于赫爾辛基大學(下簡為赫大)計算機系,現在芬蘭從事程式設計工作,是個普娃。

我娃是普娃,但他就讀大學的計算機系出過牛人,比如現在廣泛應用的安卓系統的前身Linux系統的創始人Linus Torvalds 。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是以我對于芬蘭教育及孩子教育有深切體會,現在正值國内萬千學子辛勤聯考及選擇大學專業之際,給大家介紹一下芬蘭的聯考及專業選擇。

其後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即點贊和轉發多的話),我結合兒子在芬蘭學校經曆繼續給大家講講芬蘭的幼稚園國小中學職業教育,以及筆者對養育孩子的思考和體會。

01

芬蘭聯考

芬蘭的大學招生入學考試通常在每年的春季進行,具體考試時間會根據不同大學和專業的需求而有所調整。

一般來說,考試會在3月至5月之間進行,考生需要提前關注所申請大學的官方網站或招生簡章,以擷取最新的考試時間資訊。

芬蘭的大學入學考試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測試、數學測試和專業相關測試。其中,語言能力測試主要評估考生的芬蘭語或英語水準,數學測試則考察考生的數學基礎和能力。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對于某些特定專業,如醫學、工程等,還可能包括專業相關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測試。

一般7月底成績就出來了,9月初開始報名上學。大學錄取成績按50%高中畢業成績+50%考試成績計算。

我兒子他申請的計算機專業還有一個專業相關測試:邏輯考試。

高中學習成績可以靠努力和補課提高,但這個邏輯考試,我們當時壓根就不知道有,完全沒有給孩子任何指導和教育訓練,考試完他拿回題目我很多都沒有看懂,不是語言不懂,是不懂其邏輯問題。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當然芬蘭本地人知道這個制度的父母可能給了孩子一些邏輯教育訓練,這個我沒有去調查。

這個經曆隻是說明學習計算機專業須有較強的邏輯能力才行。我了解國内是通過數學實體競賽等成績來決定的,是不是已經有特别的邏輯考試我不知道,如果有請留言告訴我。

02

申請大學和選擇專業

前面說了,聯考時已經大約決定了方向。

我兒子選擇計算機專業完全是他自己決定的,對于兒子選擇計算機專業我是支援和贊同的,因為就業相對容易一些(我也是現實的)。據他自己說是他8歲時在一個芬蘭朋友家玩電腦遊戲時就定下了。

如果他的成績差點,就上一些級别低點的其他大學,但仍然是計算機科學技術方面的專業。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另外我兒子他還是一個半遊戲職業玩家(也叫電競選手),參加過一些世界級比賽。對于這個讓父母特别頭疼的打遊戲問題我另外寫一篇和大家分享我的痛苦經曆及覺悟,希望對痛苦中的父母們有所啟發。

現代芬蘭父母比較尊重孩子自己選擇,學校在初三下學期有一個星期的實習,就是去各種各樣工作場所,鼓勵孩子們了解職場,尋找自己的個人興趣特長,也鼓勵孩子們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商店售貨員,讓孩子們多多接觸社會,為将來進入社會做好準備。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圖源:《他鄉的童年》

我在諾基亞工作時的一個上司,他曾被派到蘇州啟動諾基亞研發中心,他兒子國中畢業後想做廚師,他們夫婦非常尊重他的的選擇。

當然芬蘭也不是一直如此,在上一輩人中,其思維想法和我們中國當下很多父母差不多,隻是他們的社會經濟發展到現階段的水準,允許他們可以尊重孩子的選擇。

比如健全的社會福利體系讓每個人不必過于擔憂基本生活,是以某些部落客在給大家講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要實際一些,也是有一定道理,因為國内有些孩子沒有這個基本保證。

還有芬蘭多數父母認識到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和人生,父母可以提供建議,但孩子不必完全按父母的意願選擇自己專業和未來。

如果孩子選擇了某個專業但不好就業咋辦?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圖源:網絡

芬蘭也有再就業教育訓練項目,政府給予補貼保證基本生活。芬蘭上大學本來是有政府資助,很多大學生寒暑假打點工能做到基本獨立,經濟條件好的多數父母也會支援一些。家庭條件差點的也能維持大學生活。

這些福利都是建立在高稅收之上的,按我自己的話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老百姓辛辛苦苦繳稅,政府将其好好用之于民。

比如我兒子上大學時的同學,是一個比他大8歲的芬蘭媽媽本來已經有環保碩士學位,可就是沒有就業機會,後改學計算機專業,33歲畢業很快找到工作,學習期間政府有一些補貼保證其基本生活。

那麼問題就來了,幹嗎她父母不給她指導,讓她早就學技術計算機專業?沒有和她談過,我想原因可能有這幾點。

1)雖然環保專業不太好就業,還是有一些就業機會;

2)人生可能更多的是體驗,父母隻能讓你去體驗;

3)父母自己也不太清楚提供不了指導。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我一個芬蘭同學的哥哥就是在其任職芬蘭銀行的父親指導下學了金融專業,并在其父幫助下進入芬蘭銀行,月薪上萬歐元,我同學在計算機行業,薪資當時(2014年)5000歐/月,我同學有點“嫉妒”她的哥哥工作輕松薪水高。

這和咱們國家子女進入父母就職的一些待遇好的企業非常類似。

芬蘭隻有500多萬人口,相對于14億人口的中國,不能完全類比,但有很多相似之處,多數接受高等教育的終極目的仍然是獲得高薪水的就業,多數人還是選擇好就業薪水高的專業,父母也會加持。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但良好的福利制度和父母的認知會允許和尊重孩子不接受高等教育,去從事一些薪水低的技術工作。

在市場經濟情況下,政府部門籌備資金、支援再教育訓練和就業以及創業也是必要的服務方向,目前中國政府也是在努力配套這些。

望萬千學子如願以償!

  •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 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觀察:全員躺平的芬蘭,何以創造教育“奇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