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玫瑰的故事》:方協文對玫瑰的好,其實是低成本擁有

作者:夏希聊劇

追劇的時候,明明方協文對玫瑰的好真心實意,但總透着一股别扭感。

亦舒曾說過:“一個人的好處如果多到說不盡,旁人就得擦亮招子看個仔細。都不過是血肉之軀,都有七情六欲,哪裡會好成這個模樣?”

黃亦玫爸爸說的果然沒錯,

《玫瑰的故事》:方協文對玫瑰的好,其實是低成本擁有

結婚前,方協文一直把玫瑰當做女神,從來不會吵架,哪怕有沖突也是主動認錯;

結婚後,方協文好似覺得玫瑰逃不脫,敢和玫瑰大吵大鬧,甚至對她貶低打壓。

為什麼說方協文對玫瑰的好,是低成本擁有呢?

1,婚前婚後,态度天差地别

方協文和玫瑰結婚前,花錢從來不吝啬:用1500元租下房租,卻以800元的低價租給玫瑰,一租就是三年。

明明這是方協文追求玫瑰的手段,并且在他失業後,玫瑰也用錢支援他創業。

婚後,方協文對玫瑰的态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玫瑰買了一束鮮花回家時,方協文會陰陽怪氣的說這是誰送的?

一開始,還覺得方協文是在和莊國棟較勁,因為一束鮮花吃醋。

最後才發現,方協文隻是用“前男友”當借口,想更好地掌控玫瑰。

《玫瑰的故事》:方協文對玫瑰的好,其實是低成本擁有

玫瑰懷孕後,不讓她碰手機;

不和玫瑰商量,直接辭去她的工作;

嘲諷玫瑰掙錢少,沒指望她還貸款;

隻站在媽媽的角度,讓玫瑰學朝語;

……

一個白手起家成為霸總,一個卻被迫成為家庭主婦。

在夫妻關系中,方協文好似變成了更強的一方,是以能夠指令玫瑰做不喜歡的事、讓她為家庭妥協,甚至算計利益。

《玫瑰的故事》:方協文對玫瑰的好,其實是低成本擁有

2,婆媳關系,從未主動調解

兩個人結婚,本質上是兩個家庭的結合。

玫瑰不要嫁妝、不要婚禮、幹脆利落嫁給方協文。

這種為愛赴湯蹈火的行為,落在方協文媽媽眼裡就是:

婆婆一開始的玫瑰的态度就極差,婚後看到玫瑰買花回來,又怪罪她不勤儉持家,立馬和兒子告狀。

《玫瑰的故事》:方協文對玫瑰的好,其實是低成本擁有

婆媳之間的沖突,自古就有。

如果男人不懂得從中調節,反倒是下意識偏袒某一方,沖突必然會愈演愈烈。

顯而易見,方協文偏袒的是母親。

從電視劇拍攝的角度看,方協文想要掏空積蓄買大房子,是在和玫瑰的前男友較勁。

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一個男人結婚後不顧妻子的意願,一心要換大房子,大機率是為了:把自己家人接過來一起住。

婆婆和媳婦在一起生活,本質上沒有錯,可如果夫妻沒有商量,而是任由男方做主,勢必會爆發沖突。

《玫瑰的故事》:方協文對玫瑰的好,其實是低成本擁有

男女結婚,都是脫離自己的原生家庭,組建小家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男人把孝順父母的責任強加在女方身上,或者面對婆媳沖突不聞不問、直接偏向某一方。

那麼可以預見,這段婚姻必定是雞飛狗跳,難以長久。

大家覺得,方協文和玫瑰的婚後生活貼近現實嗎?他成為前夫哥冤不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