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線城市的房子,開漲了!

作者:水木社

那三支箭,射中了靶心。

5月17日,出台了強有力的新政策:

  • 購房首付比例從20%降到15%;
  • 取消房貸利率政策下限、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 去庫存,國家隊下場收購商品房。

我們本以為即便這波政策再給力,市場的反應也不會太大。

但沒想到,打臉了。

自從“517新政”之後,新房二手房的關注度和成交量都在往上走——

市場的反應比我們想象中要快得多。

這些兄弟們,有杠杆也是真往上加啊!

話不多說,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幾個典型城市的市場資料。

一線城市的房子,開漲了!

此次市場的節奏就一句話:

一線城市先漲,二線緊跟步伐。

咱們先來看二手房市場。

517之後,一線城市二手房成交帶頭拉升。

一線城市的房子,開漲了!

其中,最為明顯的便是北京、上海,二手房成交量短短幾周内明顯有不一樣的變化。

北京在五月第三周至六月第一周,二手房成交量連續三周均在上漲。周成交套數最多達到了3600餘套,平均每天都有500多套成交;

上海的資料更為誇張。

在“三支箭”以及“滬九條”新政疊加效用下,六月首周成交套數跳漲至近6000套,環比增長了約1300套。

端午節後,上海又傳來驚人的日成交資料——

996套、1059套、1184套。

這組數字創下了曆史新高,打破了市場下行三年期間的成交萎靡。

把成交的時間線拉長一些。

目前,各城市的二手房月成交量趨近榮枯線。

——上海,4月成交18101套、5月成交18692套,均1.8萬套榮枯線之上。而在2023年,上海二手房從沒超過榮枯線;

——北京,4月網簽13354套、5月成交13383套,均超過1.2萬套,意味着市場回暖。由于網簽的滞後性,6月的成交資料會更好,有望沖擊1.5萬套;

——深圳,4、5月分别成交4942套、4871套,接近5000套榮枯線;

——杭州,近3個月的二手房成交均超過8000套,在榮枯線之上。

再把時間線拉長,溫感更明顯。

517新政之後,一二線成交量同比大漲。

光看上面的資料統計,就知道這個結論是毋庸置疑的。

2024年五月第二周至六月第二周期間,四座一線城市以及蘇杭、南京的二手房成交量均在23年同期之上。

以深圳為例,

去年,深圳這幾周的成交不過是700套左右,有時連600套的成交都撐不住。今年,這幾周成交均在1000套往上,高點到了1280套。

深圳的成交量,相當于同比翻了一番還能維穩。

二線城市中,杭州是最好的。

去年的成交量從1284套一路下跌,最終連900套都維持不了。今年,周成交量在2000套左右,有點震蕩上揚的意思。

曾經是成交持續下滑,如今成交量也同比翻番了。

除了杭州以外,蘇州、南京二手房成交套數同比基本都有所增長。

以上就是517之後二手市場當下的三個特點:

  • 成交量大幅拉升;
  • 成交量重回榮枯線;
  • 成交量同比大漲。

換句話說,就是買房的人多起來了!

二手市場的的确确是好起來了,我們再來看新房市場。

一線城市的房子,開漲了!

517之後,各城市新房成交量除了北京、上海、南京有明顯的增長外,其餘幾個城市波動并不明顯。

這些城市新房市場的表現,更與二手房表現出的成績完全反着來,成交量基本都不如去年。

這其中的原因就有很多了。

如新房供應量在往下走。

五月份,上海供應量創新低,僅有為4683套,同比下降33.7%;

同期,杭州共計領取51張預售證,約5000餘套新房入市,相比平時七八千套,甚至上萬套的新房月供應,這個數量不算多。

再比如網簽的滞後性等等因素,都是新房市場成交沒有明顯上漲的原因。

當然,我們也不否認——

517新政之後,新房市場并沒有像二手房市場反應那麼激烈。

新房市場隻是局部回暖。

一線城市的新房市場相對比較好,如北京和上海在新政之後的幾周,成交在往上走。

深圳在六月第二周,成交量也追上來了。

二線城市中,南京在降首付、以舊換新各種政策加持下,新房認購量蹭蹭往上漲;

杭州的新房成交量雖不如去年,但搖号的人卻更多了,其5月份搖号人數超13000人,環比漲幅約80%。

從微觀市場來看,杭州的各個樓盤中簽率開始漲了:

濱江區的璞雲首開報名1058人,加推又增加了200人報名搖号;

勾莊的錦海棠從首開賣不完,最近的加推火速售罄了;

前不久的申花改善盤,因搖号人數過多限售了;

現在,一波開盤潮來襲,又有一大波人開始搖号了。

另一方面,如蘇州5月新房成交環比下降了8.32%,整體的成交也趨于平穩,新政帶來的影響不大。

以上,就是517新政後的市場情況。

二手房市場,開始全面築底,成交量回升。

新房市場仍在分化,一線以及部分強二線成交量開始往上走。

一線城市的房子,開漲了!

政策還得繼續。

這波517的“三支箭”射出後,效果确實不錯,但還不夠。

二手房成交量雖然表現很好,但距離好行情的标準還有些差距。

從一線城市來看,如北京目前的月成交在1.3萬套左右,至少要到1.5萬套才能稱得上市場好行情;

二線城市中,如蘇州、南京,在六月份的二手房周成交資料已經開始下滑。

而新房市場,更是沒有完全起來,僅是局部的熱度回暖。

要知道,政策是有藥效的。

這個藥效,為期也不過是幾個月。

是以,不需要懷疑,将來還會有政策出台,直到市場能自個兒撐起來。

這麼看來,

入場的時機已經有了分化。

像這些在517之後市場還沒有明顯回升的城市,再等等,再等等,哪怕等到下一波政策也沒所謂。

像這些一線城市、強二線,可以入場了。

畢竟,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已經先一步走起來了。

關注這些城市的購買力非常敏銳。

如北京,在517新政之後,市場上的帶看量一下就猛了起來,不少門店的帶看量都翻番了;深圳也是如此,新政後的首個周末帶看量漲了近一倍,有門店的帶看量甚至創了新高。

這些城市現在還是處于以價換量的階段。

價格的下降以及帶看量的激增,促成了大量的成交,但随着成交量逐漸增加,價格終究是要企穩的。

等到下一波新政出台時,其它城市确實也走起來了,一些城市和這幾個強二線這幾個率先走起來城市可能已經跑起來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上海新房價格已經連續漲了一年了。

最近,上海土拍又取消了最高限價,即将有地王拍出,局部的新房限價也放開了。

此外,咱們之前都在說每個政策的出台,都在加速城市的分化。

此次的517新政,一二線市場率先回暖的背後就有購買力從小城市向一線城市流動的影子。

再往前,我們說過部分城市停止基建,而有的城市則能繼續進行城市建設,加速了錢的流動和城市能級的分化。

一波又一波的政策出台,都在讓一線以及強二線能級越來越高,人口越來越多……競争也越來越激烈。

這時候,要追可就難了。

而在之前,我們早就推薦過了入場的姿勢。

一線城市,隻看深圳。因為深圳的購房門檻足夠低,同時核心區置業的成本遠低于北京、上海;

二線城市,隻看杭州。因為杭州的新房限價,有足夠的安全墊。同時,通過517新政後的資料,杭州也是衆多二線裡面,新房和二手房成交回升最迅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