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塑膠拖鞋總是臭臭的

作者:水木社
為什麼塑膠拖鞋總是臭臭的

夏天夏天悄悄來到,家裡的鞋櫃又開始有股謎之臭味,一雙雙排查過後,發現“罪魁禍首”竟然是剛換上的塑膠拖鞋。

然而拖鞋一臭就洗也并不管用,即使是一時好了,沒多久又臭了。哪怕是買了新拖鞋、哪怕是沒有腳臭的人,塑膠拖鞋也很快就會有股臭臭的味道。

不懂就問,為什麼塑膠拖鞋難逃變臭的宿命呢?

我們腳心的汗腺數量高達620個/cm²,同手掌一樣遠高于其他部位的143-339個/cm²[1],腳部汗腺發達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産生大量皮脂皮屑。這些代謝産物本身并沒有味道,但是它們卻是細菌的“快樂老家”。

在健康狀态下,我們的皮膚表面有着複雜的微生物群落,腳部的“微生态”主要由不動杆菌屬、葡萄球菌屬、短杆菌屬等構成[2],雖然這些細菌之中,部分隻能在嚴格無氧的環境中存活,而有的已經進化出了在有無氧環境中分别有一套辦法的生存模式,但是在臭這一點上,卻都如出一轍——都會産生如胺類和含硫化合物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為什麼塑膠拖鞋總是臭臭的

厭氧菌偏愛潮濕且封閉的環境,它們常常在拖鞋内大量滋生,并散發出類似于廁所的難聞酸臭味 / 圖蟲創意

這類化合物有股臭魚爛蝦和腐肉的味道,它們也正是你塑膠拖鞋臭味的主要來源。再想想你“出汗-捂汗”循環往複的有氧、無氧交替環境,拖鞋想臭得不那麼突出都很難——兩種細菌在聯合作戰。

下雨蹚水穿、浴室洗澡穿、一穿一夏天,潮濕環境中的水分與細菌相混合後,形成适宜細菌繁殖的無機鹽水溶液,再經過長年累月的“無氧發酵”,塑膠拖鞋簡直變成了可穿戴式的老壇酸菜。

拖鞋臭氣熏天的“鍋”,結構要背一個。

觀察一下你的塑膠拖鞋,凹凸不平的溝壑甚至是多孔洞的鞋底,洗澡時透水防滑和穿着輕便的需求是滿足了,但是這些溝溝壑壑也為皮屑和細菌提供了容身之所。

為什麼塑膠拖鞋總是臭臭的

防滑拖鞋在泳池邊和沙灘邊都相當常見 / 圖蟲創意

但是!除了肉眼可見的設計原因,材質所決定的微觀結構還隐藏了更大的臭味彩蛋!

常見的塑膠拖鞋根據其分子結構的不同可分為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VC(聚氯乙烯)和TPU(熱可塑性聚氨酯)這三大類[3]。

材質的不同決定了拖鞋在微觀分子結構上的差異,導緻其為細菌營造的生存環境大為不同,進而使拖鞋産生了臭與更臭的差別——你沒看錯,不是香與臭的差別,而是臭和更臭的差別。

是以說拖鞋變臭是它的終極宿命,一點不假。

為什麼塑膠拖鞋總是臭臭的

“踩屎感”拖鞋透氣性差,容易滋生細菌 / 圖蟲創意

即使是同一種材質,制作工藝的不同也會讓它臭得大相徑庭。從材料上看,我們現在常見的“踩屎感”拖鞋其實和小時候“人腳一雙”的水晶涼鞋本質上并無差別,但是發泡劑的混入和發泡工藝的應用,一方面讓拖鞋輕盈柔軟同時有光澤而不易沾染灰塵,另一方面卻也因泡孔破損産生開口泡孔帶來了細菌安家落戶的風險[4][5]。

反觀EVA材料,柔軟抗震,具有不吸水的特性[6],同時耐磨損、耐高溫[6],不僅穿得久,還能适應洗浴的高溫環境;另外由于具備更長的分子鍊,即使同樣經過發泡工藝的處理,泡沫内部卻保持了閉口的結構,減少了細菌的藏身之處。

而TPU材料的硬度大于EVA,穩定性好、不吸水,有助于保持腳部幹爽,在用于鞋材生産時則會加入其他輔助材料以增強抑菌吸汗和透氣性能,進而減少由出汗滋生細菌造成的腳臭[7]。

為什麼塑膠拖鞋總是臭臭的

閉孔微孔塑膠(a)和開孔微孔塑膠(b)的結構有所不同 / [5]

但是,穿在腳上的拖鞋變臭的“鍋”,也不能全甩給鞋本身,還賴你的臭腳。

是以,洗腳時别忽略腳趾縫和指甲縫這種含氧量更低、更易藏納無氧菌的部位[8]。也可以參考抗菌針織品(FZ/T 73023-2006 )或紡織品(GB/T 33610-2019)消臭性能的測定這兩個常用的國家标準,選購和穿着具有抑菌性能的襪子。

一通操作下來,如果你的拖鞋還是滂臭,咱不如就放棄塑膠拖鞋,重新尋找下自己的“報恩”拖鞋,比如透氣性和吸濕性更好的亞麻拖鞋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