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家戲精公司,“活埋”了28萬股東

一家戲精公司,“活埋”了28萬股東

市界

2024-06-18 20:00釋出于北京市界官方賬号

一家戲精公司,“活埋”了28萬股東

01、30個跌停,提前鎖定退市

6月18日,光伏制造企業愛康科技(證券簡稱“ST愛康”)連續第30個交易日跌停之後,開盤報0.37元/股,跌5.13%,總市值16.57億元;至此,不出意外的話,愛康科技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将在A股主機闆退市。

一家戲精公司,“活埋”了28萬股東

▲(ST愛康從今年3月至6月16日的股價走勢。圖源/雪球)

“驚慌失措,徹夜難眠。”李紅用這幾個字來形容自己最近這一個多月的生活。“我自己和家人,一共100多萬都踩雷了。”

根據東方财富Choice資料,截至5月20日,ST愛康的股東總戶數還高達27.68萬戶。在連續跌停之下,這些投資者們甚至都沒有離場“割肉”的機會。“我們對愛康很信任,但結果還是被‘活埋’了!”一位投資者在愛康科技的股吧裡憤怒地發帖。

根據A股退市規則,一家公司股票隻要連續20個交易日的股價低于1元,将觸發強制退市條件。這也就是說,愛康科技目前距離退市,隻剩下1個交易日的時間。

但實際上,愛康科技的命運早已被“鎖定”了。6月12日,在上海舉辦的高效異質結HJT 740W+俱樂部産業峰會上,愛康科技副董事長、首席營運官張金劍現身其中,他公開表示“現在可以給大家講一個結論”:“愛康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一塊錢,将會轉到三闆市場去。”

證監會也已出手。同一天晚間,愛康科技釋出公告稱,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已決定對公司及實控人鄒承慧立案。

此前,在公司股票還在上市交易時,愛康科技總部卻被曝出已經“人去樓空”了。

早在6月11日,就有網友釋出視訊和照片稱,愛康科技在浙江杭州的總部已經空無一人。根據現場爆料的照片,辦公大樓裡大門緊閉,連辦公電腦也不見了,隻剩下空蕩蕩的工位和一些沒有搬走的綠植。「市界」撥打了在愛康科技官網首頁上的公司總部電話,但話筒對面提示,該号碼已欠費停機。

一家戲精公司,“活埋”了28萬股東

▲(愛康科技杭州總部。圖源/《中國證券報》)

在愛康科技杭州總部的樓門口,貼着一張通知,其中寫道,“近期因公司内部工作安排,可能暫無從業人員在此地辦公”,并表示,來訪股東可前去張家港市的公司本部,或者撥打專線電話。

天眼查公開資訊顯示,愛康科技的注冊地在杭州,但辦公位址在江蘇省張家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一位投資者說,他在愛康的張家港辦公樓裡,看到員工仍在正常上班。「市界」撥通了通知上的專線電話号碼,但并無人接聽。

不過,張金劍在6月12日的峰會上,也回應了公司高管去向的問題:“我們的董事長絕對沒有跑路。我來活動前剛和他在張家港分開,最近他和我基本上都在公司。”

張金劍提出,公司現在面臨的問題是ST後引發投資者恐慌,造成擠兌風波,進而影響了正常營運,“風波來得太快,沒有反應的時間”。他還表示,“公司的一些基地有國有參股或者地方政府參股,我們會積極面對并妥善處理。”

但這顯然并不是廣大投資者們願意接受的解釋。畢竟,在此之前他們就吃過幾次公司提供過的“定心丸”了,但這些定心丸最終卻是空心湯圓。

在年初時,愛康科技釋出了2023年度虧損的業績預告。這自然也引起了很多中小股東的擔憂。今年2月5日和4月15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台上有人對公司董秘提問公司是否會被ST,當時公司的回複均是,目前不存在該風險。

一家戲精公司,“活埋”了28萬股東

▲(4月15日ST愛康在互動易平台上的回複。截圖/市界)

鄒承慧不僅是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總裁,同時也代理董秘職責。是以,這一回複,在很多中小股東看來,無異于是鄒承慧本人作出的承諾。但誰也沒想到,言猶在耳,僅僅半個月後,愛康科技的“雷”就爆了。

4月的最後一天,愛康科技終于釋出2023年度财報,報告期内愛康科技營收僅為46.62億元,同比下降30.32%;歸母淨利潤-8.26億元,連續第三年大幅虧損。

更令人擔憂的是,愛康科技在這一天公告稱,由于連續虧損,審計機構出具了保留意見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确定性說明段的審計報告,同時對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見;自5月6日起,愛康科技将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證券簡稱也将變成“ST愛康”。

緊接着,5月31日,ST愛康又釋出兩大利空消息:其下屬4家公司62個銀行賬戶被當機,合計當機8402.24萬元,實際當機2034.37萬元;此外,表内外公司擔保逾期金額已達1.85億元。

恍如夢醒的投資者們慌亂地想要撤退,公司也自此開始了“持續跌停”之路。

在很多人看來,自己當時是上了鄒承慧的當。“本來有些擔心,但是看到董秘4月中旬的回複,我就放心了。但沒想到,僅僅半個月後公司就ST了,現在已經快要退市了。”一位投資者公開表示,“我120萬都虧沒了!”

有意思的是,“戴帽”的兩天後,5月8日愛康科技還在投資者調研中,對此事進行了一番解釋:公司在投資平台回複提問時,2023年度審計報告的審計意見尚未确定,“且公司董事會認為未來12個月内,公司持續經營能力不存在重大問題,不存在誤導投資者的情況”。

不過,令廣大中小股東“寒心”的事情還不止如此。

今年2月27日,愛康科技對外披露了一項增持計劃,宣布公司控股股東愛康實業及其關聯方,計劃在6個月内增持1億-2億元,增持價格不超過每股3.5元。但是,至今為止,控股股東及關聯方完全沒有任何行動。也就是說,一股都沒有買過。

實際上,愛康科技的大股東及關聯方,目前僅持有公司6.4%的股份,确實也缺乏挽救公司的動力。

公司2011年上市之初,鄒承慧通過愛康實業集團等3家公司控制了43.63%的股份。但從2017年-2022年期間,控股股東已持續減持公司股權,套現超過20億元。截至今年3月底,鄒承慧通過愛康實業集團等4家公司持有的6.4%股份,也基本都被質押了出去。目前為止,鄒承慧本人并未持有公司任何股份。

愛康科技2011年上市後,又進行過兩次定向增發,總共募資約56億元。但在上市期間,公司分紅隻有2.12億元。

大股東先是減持套現,現在又“言而無信”,是以也有投資者在股吧發帖質疑稱,愛康科技虛假釋出資訊,屬于“惡意退市”。

李紅和其他人一起,在社交媒體上向愛康科技管理層喊話、寫郵件和打電話,但目前為止,她說,并沒有得到公司的任何回應。“投資有風險,但如果是惡意欺詐,我不認。”

焦慮的還不隻是投資者們。

6月8日,ST愛康釋出公告,宣布公司控股的三家子公司——贛州愛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愛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湖州愛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效太陽能電池元件生産線,從6月8日起停工停産。6月12日,另一家子公司蘇州愛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也宣布停工停産。停工期間,為員工僅發放生活費。

在社交媒體上,一名來自停工子公司贛州愛康光電的員工發出了感慨:“7日上午還在上班,8号就出了通知停工,還壓着我們幾個月的工資沒發,也不知道能不能拿到手。”

02、不斷轉型的光伏“追風者”

愛康科技之是以能夠吸引衆多投資者重倉,自然也是由于其光鮮的經曆:這家成立于2006年的公司,曾是光伏制造闆塊的龍頭,也是國内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光伏配件企業。

愛康的成立和發展,離不開鄒承慧。他在大學畢業後,進入銀行系統工作,後來放棄了“鐵飯碗”到鋁材廠打工。2005年,無錫尚德登陸美股,創始人施正榮就此榮登“中國首富”的位子,也讓光伏成為炙手可熱的一條賽道。當時32歲的鄒承慧也靠借來的600萬元,一頭紮進了光伏創業的浪潮。

愛康科技從做光伏配件的太陽能鋁邊框和光伏支架起家。但創業頭一年,公司就虧了700萬。鄒承慧曾說過,當時他聽财務總監說完這個數字,一個人出去到飯店開了間房,坐在床頭哭了一個多小時。

不過鄒承慧還是個能吃苦的人。他接下來全心全意緊抓生産,公司在第二年就迎來了轉機,營收過了千萬,把虧掉的錢又賺了回來,并且在幾年之内,就做到了太陽能邊框這一細分領域的頭把交椅。

2011年,愛康科技成功上市。這一年它的營收隻有15.24億元,其中太陽能邊框收入占比超過85%,是公司的第一大業務闆塊。在當時,光伏龍頭營收基本都在百億元規模。而愛康的公司業務模式單一,該細分領域在産業中并不處于核心位置,市場規模也有限。

手裡握着上市籌集的8.7億元資金,鄒承慧心裡琢磨着的,是公司如何轉型。

從此,愛康科技走上了“追風口”的道路。

剛剛上市,愛康科技就通過收購,切入了下遊光伏發電領域,并布局新能源發電運維服務,向“金屬加工、新材料、太陽能電站一體化經營”轉型。做金融出身的鄒承慧對此顯然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承,這樣做主要是由于光伏電站的電力可以被電網企業以固定價格收購,有着穩固的收益,可以被看作是一種“類金融”業務。

但收購和投資一系列動作下,愛康科技的現金流量也處于緊張狀态。2014年時,其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還是負值,2016年也才增長到0.39億元。公司也長期“增收不增利”,到2018年,愛康科技的營業收入已增加至48.43億元,但從2014年以來淨利潤一直在1億多元徘徊。

于是,在2018年,公司又将下轄的多個光伏電站項目資産打包出售。到2022年,光伏電站業務為公司隻貢獻了5000多萬元收入,已經成了明日黃花。

不過這阻擋不住鄒承慧繼續“折騰”的腳步。在有些媒體的報道裡,也是以曾戲稱愛康為光伏領域的“影帝”和“戲精”公司。

除了“國内光伏配件第一股”的光環之外,愛康科技的頭頂上,疊加過無數熱門概念:2017年左右,它喊出過“千億市值夢想”的口号,劍指“能源網際網路”的萬億市場;2018年區塊鍊概念大行其道,公司也在能源區塊鍊、大資料、物聯網等方面進行了布局;它還計劃過涉足動力锂電池領域,進軍新能源汽車。此外它還表示過,其全資子公司使用華為開發的電站運維平台,沾上過“華為概念股”的邊。

它的最近一次轉型,是從2021年開始。這一選擇将愛康科技的市值推上過巅峰;但之後公司的大廈傾頹,市場上也有觀點認為,與之不無關系。

03、豪賭下一代光伏電池,内外交困

2020年,随着雙碳戰略的釋出,國内光伏産業迎來了投資熱潮。與此同時,光伏電池技術中占據主流的P型PERC電池的效率提升達到瓶頸,下一代光伏電池技術走到了分叉路口。

新舊技術疊代和博弈中,各龍頭企業都在加緊布局。其中的異質結(HJT)電池,以及鈣钛礦電池等,都是市場上熱門的關注點。

愛康科技又一次搶在了浪潮前端。2021年公司宣布,開始對HJT異質結電池的研發。

這一消息自然也引起了市場的興奮:HJT異質結電池作為晶矽電池和薄膜電池技術的結合,穩定性和效率要更高,但投入巨大、門檻更高,誰能實作它的量産化,堪比摘下了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說幹就幹。2022年1月,愛康科技8GW異質結電池項目落戶瑞安,總投資達到了112億元。在這一年,公司也積極購買生産線、擴大産能。

但到了2023年,公司卻幾乎再沒有公開的産線投資。直到去年12月,愛康科技才先後宣布投産建設異質結和鈣钛礦疊層電池兩個生産項目,兩項投資合計超過30億元,比起一年前的擴建腳步來,已經大大縮水。

令人驚訝的是,在去年底的這兩筆投資透露出的資訊中,愛康科技又已經“進化”了——當時最為熱門的鈣钛礦疊層電池,成為了它新的搶灘方向。

一家戲精公司,“活埋”了28萬股東

▲(2023年上海SNEC上愛康科技的展台)

不斷進行轉型,愛康科技本就在産品和技術上難言專注,其财務狀況也一直并不穩定。在新技術巨大的投入下,2021年,愛康科技虧損了4.06億元;2022年公司又虧損了8.34億元。不過,收獲也是有的:在營收構成中,其太陽能電池/元件業務占比不斷上升,分别達到了53%和81%,成為了公司的主營業務。

愛康科技也吃到了新技術概念釋放的巨大市場紅利。2021年11月,愛康科技的股價達到近6元的高點,市值超過275億元。

投資光伏元件和新一代光伏電池技術,積極擴産擴建,愛康科技一派紅火局面,投資者們也正是看中了它所“押注”的未來。但對于愛康科技來說,公司本來的盈利能力就有限,之前轉型時也曾出現過現金流吃緊的情況,這次“跟風”異質結電池,也徹底将它的業績拖入了泥潭。

根據财報,截至2023年底,愛康科技僅短期借款高達26.54億,而同期貨币資金隻有16.21億元,不足以覆寫借款規模。截至去年底,公司質押、抵押的受限資産達到64.49億元。2023年度,公司資産負債率高達77.81%,對合并報表範圍外擔保餘額10.06億元。

雖然已連續三年虧損,但在公司近期的各項宣傳中,其HJT異質結電池業務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愛康科技曾表示,2023年,其在江蘇蘇州、江西贛州、浙江湖州和浙江舟山等地布局了四個高效太陽能電池元件生産基地,目前已實作3.2GW的HJT電池産能,并在2024年規劃了15GW的HJT電池産能。

甚至在5月23日,公司股價已連續跌停之後,愛康科技還在自家的官微上釋出消息稱,在彭博新能源财經最新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光伏元件制造商Tier1榜單中,公司再次上榜,并且還是“榜單中為數不多的HJT(異質結)廠家”。

“戴帽”兩天後,在投資者調研中,愛康科技還不忘強調,公司依然是光伏電池中,異質結電池排名“全球前三位的龍頭企業”。在5月16日,ST愛康還釋出公告稱,江西贛州市國有資本計劃投資贛州愛康光電3.5億元。

直到6月7日,股票交易價格已連續14個交易日低于1元,走到了退市的邊緣後,愛康科技接連宣布四家子公司暫時停工停産,公司藏在水面下的真實狀況,終于被拿到了台面上。根據公開的财務資訊,四家子公司在2023年均出現虧損,合計虧損額超過了3億元。

目前,愛康的四大太陽能電池元件生産基地中,隻有位于浙江舟山的生産基地還沒有對外宣布停産。

愛康科技将如何解決目前面臨的危機?張金劍對此曾表示,後續公司會控制生産規模,在合資公司層面、基地層面保持小而精的以異質結電池為核心的經營方向,深耕歐洲及亞太市場,盡可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及傳遞。

他還說,愛康目前在手未傳遞的元件訂單達1.7GW,其中也包含異質結的訂單,短期内消化較為困難。“客戶下單給愛康不容易,希望能有機會與同行夥伴互相溝通,和大家一起把訂單傳遞出去。”

但對近28萬投資者來說,他們還會再相信公司的承諾嗎?

愛康科技連續虧損的幾年裡,光伏業也處于“長坡厚雪”的階段。近兩年來,産業内新舊産能交替,矽料、矽片、電池、元件四大環節基本上産品價格均已大幅下跌,産業正在經曆周期性波動。

6月11日,第十七屆(2024)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簡稱“上海SNEC”)召開。這是行業一年一度的盛會,素有“光伏春晚”之稱。而本來已經預定了展台的愛康科技,已在6月6日臨時宣布退出這屆展會。大會開幕兩天後,另一家光伏企業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陽光”)也黯然退市,成為今年光伏的“退市第一股”。

業内很多人都還記得,在去年5月的大會上,光伏龍頭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直接對台下說,在産業鍊集體承壓下,光伏行業制造商們未來會“死掉一半”。

現在,洗牌已經開始。隻有真正具備技術實力的“追光者”,才能穿越周期。

(文中李紅為化名)

檢視原圖 1.6M

  • 一家戲精公司,“活埋”了28萬股東
  • 一家戲精公司,“活埋”了28萬股東
  • 一家戲精公司,“活埋”了28萬股東
  • 一家戲精公司,“活埋”了28萬股東
  • 一家戲精公司,“活埋”了28萬股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