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飲食不當,“窈窕”難求——中醫論肥胖之根源

作者:和澤行者
飲食不當,“窈窕”難求——中醫論肥胖之根源

古人養生,飲食有節為要。

而今人常因飲食不當,招緻形體肥胖,此亦中醫所謂“飲食失節,損傷脾胃”之理。

今細述其理。

一、嗜食生冷,脂肪易堆

生物自我保護之機,脂肪常堆積于寒氣瘀結之處。

故戒食生冷,實為減肥之核心。

排寒保暖,體氣提升,胃口自會變小,瘦身有望。

有病人w與其夫食量減小,對油膩之食心生厭惡,此乃體氣提升,自我保護機制啟動之證。

又如病人B,經中藥調理後,不僅睡眠改善,面腫亦消,可見元氣養足,一氣流行,自然瘦身。

飲食不當,“窈窕”難求——中醫論肥胖之根源

二、過食助肥,克伐傷身

量入為出,飲食亦然。

過食則營養過剩,肥胖之根源也。

主婦常因不舍剩餘之食,終緻大腹便便,此得不償失也。

小兒肥胖,多因過食肥甘、零食、宵夜等助肥之品。

父母當知哺喂之度,勿過度幹擾孩子自我調節之本能。

過食不僅助肥,更可緻舊疾複發。

中醫所謂“食複”,即飲食不當導緻疾病複發也。

進食分量,因人而異。身體調養好後,體氣、敏感度提升,自然知所節制。

飲食不當,“窈窕”難求——中醫論肥胖之根源

三、飲食無時,脾胃受損

飲食須有規律,“早宜好,午宜豐,晚宜少”之說,自古有之。

若飲食無時,則脾胃受損,百病叢生。

按固定時間進食,可保消化、吸收功能有序進行。

脾胃協調配合,水谷精微化生有序,身體自然康健。

有病人少食懶食,形體消瘦,面色蒼白。

囑其好好吃飯,以養脾胃之氣。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營養不良,血糖豈能不高?

飲食不當,“窈窕”難求——中醫論肥胖之根源

是以當知飲食有節之重要。

綜上所述,飲食不當乃肥胖之根源。

嗜食生冷、過食無度、飲食無時,皆可緻肥胖及其他疾病。

減肥之道,在于養足元氣,排寒保暖,飲食有節。

如此則形體窈窕可期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