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水北調:中線挑大梁,供水不足長江來補

作者:10度

截止2024年,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調水700餘億立方米。其中中線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來,已累計向受水區調水達630億立方米,占總調水量的接近9成。23年中線調水74億立方米,接近滿負荷運作,沿線20餘座大中城市,8500餘萬人口的飲用水得到有效保障,是名副其實的供水“生命線”。

南水北調:中線挑大梁,供水不足長江來補

相對于遲遲沒有開工的西線工程和運作效率隻有一成左右的東線工程。中線是調水量最多、運作最穩定、成本最低,水質最好的。這也就意味着,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中線調水都将發揮調水主力軍的功能。

南水北調:中線挑大梁,供水不足長江來補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初期估算總投資為1240億元,但随着工程的進展,一般認為其資成本增加到2082億元。由于官方沒有公布最終資料,最終資料應該在2100億以上,是東線調水成本的5倍左右。由于可以實作自流,中線的運作成本遠低于東線,實際上單水成本較東線可能更低。

南水北調:中線挑大梁,供水不足長江來補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理論調水量130億立方米每年,實際年調水量在60億立方米左右。單方水供水能力投資約為40元/方。有專家指出,單方水的投資與水價之間存在統計關系,即單方水投資的10%接近于工程水價,這樣分析下來,中線水的價格大概是4元左右,比東線略低。然而由于中線調水依然有潛力可挖,實際成本可能在2-3元之間。

南水北調:中線挑大梁,供水不足長江來補

湖北和河南人民是中線調水的最大貢獻者,丹江口水庫擴容後面積達到1000平方千米,庫容300億立方米。丹江口水庫的移民總量達到了34.5萬人,其中僅湖北十堰一地移民就達到了18.2萬。兩省人民為南水北調的順利實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把最優質的水源送到北京。庫區附近的工業活動也受到了嚴格的限制。

南水北調:中線挑大梁,供水不足長江來補

然而由于漢江被丹江口水庫截斷,大量的漢江水被調往北方。漢江下遊的用水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伴随社會經濟的發展,北方地區用水需求量還在不斷攀升。從長遠考慮,中線調水量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是以,引江濟漢工程在這種背景之下開工上馬。該工程從長江三峽庫區引水入漢江,終點位于丹江口大壩下遊漢江右岸安樂河口,全長194.8公裡,設計引水量為39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中線挑大梁,供水不足長江來補

2022年7月7日,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在十堰丹江口市正式開工建設,預期在2030前後完工,屆時南水北調将更有保障。沿線居民将不再為飲用水的安全而擔心,水價也可能具備一定的下調空間。

南水北調:中線挑大梁,供水不足長江來補

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河南省南陽段、河南省黃河南段、河南省黃河北段、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綜合水價分别為每立方米0.18元、0.34元、0.58元、0.97元、2.16元、2.33元。其中北京以2.33元的水價居于榜首,當然這不是居民用水價格。真正的水價還需要經過自來水公司,然後還要增加水污染處理費,是以以上地區的實際水價要比以上資料高很多。

南水北調:中線挑大梁,供水不足長江來補

北方水價明顯高于南方地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