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邊界不斷打破,“古裝+”模式流行

作者:融媒雜志

古裝劇經過多年發展,經曆了以王侯将相、後宮佳人和江湖俠客為核心人物的階段,如今轉向平民生活化、輕量輕喜化、人物傳奇化、東方美學化的“古裝+”叙事,這一趨勢是新古裝劇發展之必然,也符合當代審美需求。那麼,“古裝+”模式到底如何融合各種元素?如何調和出不一樣的味道?

日前,劇集市場迎來暑期檔,各平台紛紛上新一批新劇,搶占年輕市場。其中,随着《金庸武俠世界》的開播,古裝劇市場明顯回暖。

事實上,今年以來沉寂一段時間的古裝劇呈現井噴态勢,比如《墨雨雲間》《慶餘年2》《天行健》《狐妖小紅娘月紅篇》等熱度不斷。其中,《天行健》豆瓣評分過8,堪稱黑馬。

邊界不斷打破,“古裝+”模式流行

古裝劇經過多年發展,經曆了以王侯将相、後宮佳人和江湖俠客為核心人物的階段,如今轉向平民化、生活化、輕量化、東方美學化叙事,這一趨勢是新古裝劇發展之必然,也符合當代審美需求。

邊界不斷打破,“古裝+”模式流行

此外,古裝劇集數量始終也高居各平台上新劇目類型前列,而加入了仙俠、武俠、女性、傳奇、東方美學等元素的新劇情,以“古裝+”模式也更有看頭。

古裝+女性

“大女主”套路轉變到女性獨立視角

如今,女性題材古裝劇搶眼。不過,與往年的大女主形象相比,叙事套路及人物性格的建構發生了一些變化。原本單一符号化的形象,也變得更加飽滿、立體,也更符合當代獨立女性的期待。故事不再沉溺于表現單純的情愛,而使女主形象從表面獨立走向了深層次的成熟。

邊界不斷打破,“古裝+”模式流行

比如古裝女性成長勵志劇《墨雨雲間》講述了淮鄉縣令之女薛芳菲在遭受命運巨變後,受救命恩人相府千金姜梨所托,頂替姜梨身份重返京城,并在肅國公蕭蘅等人的幫助之下,逐漸查清當年變故真相,為父親沉冤昭雪,匡扶正義安國佑民的故事。雖然身處在古代社會環境,但薛芳菲身上也不乏當代獨立女性的光輝,傳達出的清醒自強的觀念也啟發着衆多的女性閱聽人。編劇兼導演馬詩歌也希望通過這部劇給遇到困境的人們帶來一些力量,幫助大家用更加堅定的心态來度過難關。

古裝生活劇《惜花芷》的故事,以名門望族花家被抄家的“衰敗”開始,這兩條主線展開:其一是女主角花芷從閨閣女子,成長為當家家主,帶領花家一步步複興;其二是男主角淩王世子顧晏惜,在朝堂權鬥中從身不由己到找到自我。

邊界不斷打破,“古裝+”模式流行

《惜花芷》故事以家庭生活為重心,花家的女人們是主角。但是,《惜花芷》的叙事不再局限于内宅宅院,而是從家庭擴充開去,有朝堂,有市井,有街頭巷尾。觀衆在劇中看到一個家庭,一群女性形象,置身于一個具有現實質感的古代“大慶國”。劇集有了更豐富的層次,能夠關聯到當下社會的時代情緒和社會議題,為觀衆提供了更多思考空間,讓觀衆沉浸其間。

古裝+國漫

尊重原著核心,高度影視化改編

盡管古裝劇更加多元化,無論是儲備劇目還是待播、已播劇目,相較此前市場上的主流作品,古裝劇在題材、内容、立意方面都展現出了更高水準,平台方和内容方更加注重内容品質,古裝劇賽道也是水漲船高,門檻日益提高,比如古裝+國漫就令人眼前一亮。

邊界不斷打破,“古裝+”模式流行

國漫《狐妖小紅娘》真人影視化首部作品《狐妖小紅娘月紅篇》講述人與妖沖突不斷的世界中,塗山狐族心懷大義的大當家塗山紅紅(楊幂 飾)一心冀望兩方的平等與和平,攜手人族東方家族遺孤東方月初(龔俊 飾),開啟促成締結人和妖之間情緣的任務,以此抵抗侵蝕庇護塗山上下的苦情樹的暗黑力量,瓦解挑撥人和妖之間沖突的暗黑勢力。

邊界不斷打破,“古裝+”模式流行

《狐妖小紅娘》系列動漫建構了一個瑰麗宏闊的東方志怪幻想世界,影視化的《狐妖小紅娘月紅篇》更将中國傳統美學融入其中。劇中場景、特效、服飾、道具等,融合了大量非遺元素。

例如,塗山紅紅的外袍采用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吳羅織造技藝,狐狸面具采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花絲鑲嵌制作技藝,服飾、道具采用了南京絨花、仙居花燈、油紙傘、杭扇等非遺制作技藝。此外,劇中很多場景,都運用了中國傳統色彩體系,如紅、青綠、灰、白、黑等,以色彩内涵诠釋人物特性,以獨特東方審美帶給觀衆視覺沖擊。

古裝+傳奇

摒棄權謀争鬥,主打人物成長成才

古裝劇向來是劇集市場流量的“吸睛大戶”,今年投入市場的古裝劇标榜新古裝、新武俠,人物、勵志、傳奇等類型成為主打。 縱觀當下熒屏的新古裝劇大多規避“宮鬥”“權謀”“戲說”等色彩,轉向更為“輕巧”容易操作的人物傳奇等風格,遠離戲說曆史、篡改曆史、架空曆史的“頑疾”。

邊界不斷打破,“古裝+”模式流行

近代傳奇劇《天行健》講述了晚清末年,身份各異的一行人,卻因機緣卷入一場離奇的尋寶之旅,并在恢弘激蕩的曆史浪潮中,逐漸堅定救國的理想。立意方面,《天行健》以小喻大。背景大時代,聚焦小人物,“破守舊、去僞善”貫穿始終。《天行健》保持了對每個階級固有的局限性的批判,同時也在努力讓觀衆代入當時的視角和眼界設身處地地去琢磨他們偶然之下必然的選擇。

此外,作為一部“奪寶公路片”,無論是各地方言、還是“舌尖上的穆青”一路特色小吃、還是各地民間非遺文化展示都處處彰顯精品之相。該劇除了滿足非臉譜化的大小角色、非單線性叙事、每個人物的成長弧光外,這部劇更考驗編劇白一骢對清末民初時代的了解、對典故詩詞的掌握、對儒釋道精神的了解、對典籍傳說的涉獵……

邊界不斷打破,“古裝+”模式流行

古裝傳奇劇《慶餘年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的故事與精神核心,講述主人公範閑在面臨史無前例的壓力和複雜的局面時,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一步步克服危機,踐行母親葉輕眉的理想的關于個人夢想與社會公正的故事。為行業内首個由原班人馬回歸打造的男頻IP改編續作,其背後出品方和制作方新麗傳媒也在劇本開發和拍攝制作等各個方面把控細節,力求打造出系列化的精品作品,劇情中不僅充滿跌宕起伏的懸念和反轉,還融入現代思維和家國情懷的元素,弘揚了中華民族扶傾濟弱的優良傳統和曆史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

邊界不斷打破,“古裝+”模式流行

從故事内容來看,古裝劇是最具有東方特色的劇種之一,它也最能展現國人奇思妙想的宏大世界。随着近幾年“IP劇”、玄幻劇等題材的火熱,仙俠、玄幻、神話類古裝劇長盛不衰。但在熱衷于IP、流量明星、視覺特效、甜美愛情的同時,國産古裝劇少一些“套路”,多一些内容,在劇情、人物、戲劇藝術上下功夫才能“更上一層樓”。

來源:微信公衆号“傳媒内參”

作者:朝明

編輯:以凡

【聲明:本号為宣傳傳媒領域融合創新的理論與實踐平台,屬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它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