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短劇吸金3000萬,隻到手21萬?

作者:融媒雜志

“8天過億”的風光背後,短劇分成問題日益凸顯、糾紛不斷,多家爆款參與公司控訴遭遇不公。

“我們辛苦拍了兩部短劇總充值近3000萬元,原本預計分成上百萬元,最終卻隻收到21萬元,有一部甚至根本沒分。”武漢貳拾叁樓文化創始人、CEO劉坤向九派财經記者透露,其公司起訴六馬文化的“短劇分成第一案”将于8月13日在深圳開庭。

短劇吸金3000萬,隻到手21萬?

短劇開機現場。圖源:受訪者提供

糾紛頻發的根源,在于短劇收益資料的不透明,往往由平台單方面掌控。劉坤說道,“前兩年,有些小型平台分成不規範,大多爆款制作公司都被坑過,但作為下遊生産方,敢怒不敢言。這一次,我們決不妥協。”

對此,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娛樂法律師毛夢淩告訴九派财經,“短劇分成糾紛頻發,源于行業分成不透明,實際分成金額低,盜版泛濫等多重因素;有可能是短劇撲街,或者是對方隐瞞了收入。”

01

短劇充值近

3000萬,隻分到21萬

2023年6月,武漢貳拾叁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深圳市六馬文化簽署合同,承制了一部名為《一胎二寶總裁爹地超兇猛》的微短劇,約定各自分成比例為50%。該短劇在六馬旗下的快馬平台上線播出後,充值及分銷金額近2000萬元人民币,快馬也被視為成長迅速的短劇“黑馬”。

收到慶功蛋糕的劉坤及團隊期待着,除去25萬元拍攝成本,以及1700萬元投放成本,六馬至少盈利了200-300萬元;自家公司的分成,則應該超過百萬元。

短劇吸金3000萬,隻到手21萬?

短劇充值破千萬慶功蛋糕。圖源:受訪者提供

不過,僅收到21萬元分成後,“快馬一直拖欠後續款項,前負責人曾對我們道歉,後來CEO更替,一再交涉無果,我們實在是覺得欺人太甚,忍無可忍。”劉坤說道。

于是在2023年11月,貳拾叁樓文化公開釋出通告函,稱将因分成問題起訴快馬,引發行業内外關注。

劉坤感歎,拍攝短劇太過辛苦,團隊工作強度高,通宵、風吹日曬都是常事,“關鍵是好不容易取得了成績,他們一部劇賺的盆滿缽滿,不僅給我們的少了,給劇本公司的分成也少了。背後辛苦努力的人就這麼搪塞,擱誰心裡也不舒服。”劉坤稱,釋出聲明後,快馬曾提出再分成幾萬進行調解,但他并未接受。

不僅如此,劉坤透露,其與六馬合作的第二部短劇,也在24小時内充值突破500萬元,卻直接毫無分成,索要無果。決定停止傳遞後續短劇後,貳拾叁樓卻遭六馬起訴并申請保全,各自被當機70萬元,資金運轉面臨一定壓力。

針對此事,記者多次緻電深圳快馬影業,未能接通。天眼查顯示,相關企業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已被當地市監局列入異常經營名錄。

02

短劇分成

“隻能賭良心”?

此類糾紛并非孤例,九派财經發現,僅在裁判文書網搜尋“短劇”,就有207篇相關判決書,其高頻關鍵詞包括合同、分成、授權等。

據業内人士介紹,短劇亮眼的充值金額背後,有90%都是投流成本,“8天過億”最終到手的利潤隻有幾百萬元,其餘大多短劇則在虧損。而且,一些平台還要扣除平台維護、通道費等成本後,再進行分成。

劉坤直言:“有時候,分成哪怕少給一點都無所謂,因為不是每一部劇都賺錢,業内大家都不容易,但也不能分得太少。”

除拍攝公司、劇本公司外,“短劇編劇月入數萬”背後,業内個體的分成權益則更難得到保障。據悉,普通編劇寫完一部短劇通常隻能拿到1-2萬元保底稿費,僅有成熟編劇能在合同中約定進行分成。

在小紅書等社媒平台上,就有短劇編劇公開聲讨出品方分成違約,甚至“一本多拍”,即用初稿、精修稿分别拍攝幾部短劇,上線播出走紅後,拒絕進行署名。

一位短劇編劇告訴記者,“短劇收益不像電影票房透明,也沒有網文平台成熟,目前,分成問題沒法解決,隻能賭他們有良心。”

即使是平台内部的坐班編劇,也無法看到背景的充值資料。上述編劇稱,有時寫的劇還沒上線,編劇已經被開除或離職了,更拿不到分成。

針對平台“資料壟斷”的問題,毛夢淩律師認為,“平台有義務保障結算單的真實,若認為違約,制作方等可以向法院申請調取短劇平台的背景記錄,查詢真實的充值和投流情況。”

03

短劇分成有待規範

此前,為了避免被克扣、拖延分成,大多短劇合同已經規定了平台的違約責任,并對成本和開支進行限制。劉坤說道,其公司與六馬文化的合同還規定,每拖延一天結算,對方均需賠償千分之五的違約金。

如今,貳拾叁層等短劇公司改換了合作分成模式,直接按總投放流水進行分成,不再扣除計算各類成本。

随着行業成熟發展,短劇分成模式也需不斷規範。劉坤說道,“我們基本上和老一批公司合作的比較穩定。現在好的内容團隊和制作團隊不缺活幹,做的多了自然輕車熟路,一算就知道能賺多少錢,是以很多平台不敢像開始那樣亂來,行業對盜版的打壓和懲治也越來越完善。”

而且,業内人士指出,短劇投放回收金額是實時的,一般第一天不會投放很大的金額,一旦回收不樂觀,就會停投,ROI(投入産出比)達到1.1就可能成爆款。是以,短劇能及時止損,不會像電影一樣血本無歸。

在使用者充值之外,短劇營收也在不斷多元化。劉坤說道,“目前短劇可以看廣告解鎖,還有品牌廣告植入,媒體對内容的獎勵等,使用者看一部短劇的價格正從上百元降低到9.9元。未來,免費短劇将成為大趨勢,整個行業盈利模式和生态也會變得更健康。”

來源:九派财經,原标題“吸金3000萬,隻分到21萬?短劇分成糾紛不斷”

記者:夏雯琪

編輯:以凡

【聲明:本号為宣傳傳媒領域融合創新的理論與實踐平台,屬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它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