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作者:科普10克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要是提到大陸的水利工程,那麼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三峽大壩,距建成投入到如今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曆史了。

不過對于三峽大壩,有人說它是一項惠及子孫後代的偉大建設,也有人說它是花費了2500多億的一個巨大"爛攤子"。

那麼,自三峽大壩建成以來,到底創造了多少價值?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三峽大壩到底值不值

在三峽大壩還沒有建造之前,大陸就因為長江的泛濫而産生了多次的洪災,單是20世紀以來,特大洪水就發生了5次,平均每隔20年就有一次。

1998年夏季,長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重慶、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數千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000多億元。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三峽工程建成後,通過科學排程,已多次攔蓄洪峰、削減洪水,若沒有三峽工程,僅2010年和2012年兩次洪水,長江中下遊就可能遭受上萬億元的損失。

并且三峽還是如今世界範圍内,運用水利發電而發電量最多的發電站,大壩内部單是發電功率就超過了兩千多萬千瓦時,每年能發電将近900億度。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不僅如此,三峽大壩的建成,為大陸的航運也提供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大壩建成後,宜昌到重慶的航道裡程縮短了150公裡,船舶噸位提高了近10倍,年貨運量增長了近5倍,航運銷量提高了整整60%。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此外,通過科學排程,三峽工程在補水、調水等方面也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譬如在汛期,三峽水庫可将長江來水"削峰填谷",既防洪又保航;在枯水期,又可增加下洩流量,保障中下遊地區生産生活用水。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據測算,三峽工程正常運作後,長江中下遊城市和農田的年均缺水量減少20多億立方米,極大的保障了大陸對于水資源的使用率。

然而,反對者指出,由于采用超高标準建設,工程成本大大增加。而移民安置、庫區維護等方面,又産生了大量後續支出。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三峽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施工條件最為複雜的水利樞紐工程。工程自開工之日起,建設标準之高可謂"世界一流"。

據統計,僅混凝土澆築方量就達到了2000多萬立方米,用于築壩的鋼材多達210萬噸,總投資更是超過了2000億元。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如此高的投入,自然也帶來了巨大的财務壓力,為了確定資金的正常運轉,三峽電站上網電價被定為每度0.25元,遠高于當時國内其他水電站的平均電價。

但是即便如此,三峽工程也是推測需要一二十年才能完成盈利,而這一預測尚未考慮移民安置、水庫管理等一系列後續開支。這無疑加大了工程收支平衡的難度。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據統計,三峽庫區直接淹沒和影響的城鎮有20座,農村近700個,需搬遷安置人口多達120萬。為妥善安置這些移民,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了近1000億元。

三峽庫區幅員遼闊,跨越重慶、湖北兩省市,庫岸線總長度達5000多公裡,這樣龐大的規模,也代表着在建成後光是維護的投入就是一筆不小的金額。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以庫岸防護為例,僅重慶庫區就有1900多公裡的岸線需要治理,總投資高達400多億元,算上雜七雜八的資金投入,目前已經花費了将近2500億元。

那麼花費如此之大的代價建造而成的三峽,如今的收入又是如何呢?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大壩的收益

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三峽水電站累計生産電量超過13000億千瓦時,按每度電0.25元計算,相當于創造了3250億元的經濟效益。

此外,三峽的旅遊業也蓬勃發展,根據最新的估算,在建成後的一二十年來,三峽區域光是遊客付費的總金額就超過了兩百億。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從賬面上看,發電和旅遊的直接收入已經超過了工程投資

有專家測算,若把各項成本都計算在内,三峽工程至少還需要運作10年以上才能實作真正的财務平衡。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當然,三峽工程的意義決不能簡單用金錢衡量。它在防洪抗旱、水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發揮的巨大效益,是難以用具體數字來展現的。

而且,随着大陸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的不斷提高,未來三峽工程創造的價值還将不斷放大。相信若幹年後再來審視這筆投資,我們會有更全面客觀的評判。

那麼除了收益之外,三峽大壩還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呢?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三峽大壩的戰略意義

三峽工程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更在事關國計民生的諸多領域發揮着不可替代的戰略作用。

這第一點,也正是三峽大壩建造的初衷—合理控制長江。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上遊地區擁有全流域80%的水能資源,而中下遊地區人口和耕地面積占到了全流域的90%以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很大一部分就來自三峽水庫。

據測算,三峽正常運作後每年可為南水北調中線多提供近200億立方米優質水源,占中線工程年調水量的80%以上,如果沒有三峽,南水北調這樣的戰略工程就很難實施。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從這個意義上說,三峽工程不僅是一座發電站,更是一座事關全國的調水樞紐,三峽大壩的建設,極大程度的調整了大陸的水資源分布情況,為大陸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條件。

其次,也就是在上述中提到的,極大的提高了大陸的航運條件。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三峽大壩的出現,使得原先枯水季節航道水深不足1.5米,現在穩定在5米以上,這就使長江上遊的宜昌到重慶段,一躍成為黃金水運通道。

一個簡單的資料可以說明問題:三峽工程建成前,這一河段年貨運量不足3000萬噸,而現在已經超過1億噸,躍居世界内河運輸量第一。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更為重要的是,随着"江海直達"的實作,長江上遊地區的礦産、能源、農産品,都可以通過水運直達沿海港口,再銷往世界各地。由此帶動了整個長江經濟帶的騰飛。

再者就是,極大的調整了長江水域之前混亂不堪的生态現象,據觀測,近年來長江中下遊幹流的含沙量下降了90%以上,水質明顯改善,水生生态環境總體向好。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與此同時,通過科學排程,三峽工程還可以攔蓄上遊來水,增加中下遊的可利用水資源量,這也為大陸長江流域的居民提供了更為全面的生活便利。

單是在十三年前,長江流域内就因為三峽大壩的改善作用,補充了超過四百億立方米的流水,全面的抵抗住了旱災的出現,這些作用,都彰顯了三峽工程作為流域"龍頭"水庫的巨大價值。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三峽工程絕非一蹴而就的短期項目,而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百年大計。

據設計,三峽水電站主體工程的設計使用壽命為100年,其中的混凝土建築物使用壽命更可達到300年以上,這意味着,它将在一個相當長的曆史時期内持續發揮效益,造福中華民族。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結語

曆經20年發展,三峽工程以其巨大的綜合效益和深遠的戰略意義,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程序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項宏偉工程不僅在防洪抗旱、水資源優化配置、清潔能源開發等方面創造了巨大物質财富,更在攻堅克難的奮鬥中彰顯了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在矢志創新的實踐裡凝聚起民族複興的磅礴力量。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

主要信源

金投網《回本并盈利了!投資近2500億的三峽大壩,光電費每天就能賺1億》

三峽大壩已經運作了20年,當初投入的2500多億元,如今回本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