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常心:人生最進階的修行(深度)

作者:夜讀
平常心:人生最進階的修行(深度)

如果心靈也分等級的話,平常心便是最進階。

倉央嘉措曾在詩中寫道:

“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閑事。”

人生在世,饑來則食,困來即眠,順其自然,不做畫蛇添足之事,不做矯揉造作之人,平平淡淡,平平凡凡。

如此,既平常,也不平常。平常在于,過得簡簡單單,平平凡凡,不平常又在于,人生了無心機,随緣而往。

宋朝的慧開禅師曾寫過一首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做人,帶着一顆平常心過生活,心無閑事,心境平常,每一天都将會是好時節。

平常心,即為心常平,内心常常平靜、平和地看待一切,看淡所有。

如此,人生才會自得、自在、自洽。

平常心:人生最進階的修行(深度)

01

學會放下

人生,很多東西你隻有學會了放下了,才能真正拿得起。

就像越來越多的人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來,就是因為偏偏在晚上的時候,想得太多,不肯入睡,轉頭告訴别人明明想睡,卻睡不着,都怪失眠。

人世間的一切事,既然都與你有關,那就都是關于你的事。起碼要有這種意識,我們才能打開心扉去尋找答案,去找到因果關系。

無論成功或是失敗,煩惱或是快樂。

《唯識述記》裡說:

“煩惱障品類衆多,若不執我,無煩惱故,我執為根,生諸煩惱。”

生活當中,那些過得并不開心的人,并非是他們沒有能力驅散煩惱,而是不懂得如何解決問題。

這類人往往一心隻想着拿到,隻會給自己拿得起的要求和期待,卻從未告訴過自己也有放下的權利和需求。

于是,越是想到得到,越是急着得到,到最後就越得不到,越得不到就越焦慮,焦慮越久,煩惱就越多。

佛家有言:苦非苦,樂非樂,隻是一時的欲念罷了。

就像《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裡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人最強大的時候,不是堅持的時候,而是放下的時候。”

風你是抓不住的,天邊的雲朵你也一樣夠不着,但并不影響我們或遠或近地感受它,欣賞它,體味它。

當你試着帶上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生活的話,你會發現很多東西,就算自己夠不着,得不到,可依舊可以将它當成一件禮物,藏在心間慢慢地品嘗。

很多時候,隻要你學會了放下的智慧,很多問題都會開始變得迎刃而解。

柏拉圖說:“如果不幸福、不快樂,那就放手吧。”

放下,是生活裡必經的修行,也是人生當中的進階智慧。

拿出你的平常心,告訴自己,别總以為放下就是懦弱,就是失敗,就是失去,很多時候真正的放下,才是真正的擁有。

平常心:人生最進階的修行(深度)

02

活在當下

人生,到了某個時刻就會發現,自己一晃就老了。

但是不得不說,很多人的生活狀态,始終都是要麼停留在過去,要麼恐懼着未來,唯獨不願珍惜最好的當下。

活在當下,才是一個人活着的最大的清醒。

畢竟,我們所擁有的,從來都是現當下給的,與其糾纏是非恩怨,不如舍棄自尋煩惱的習慣,及時地珍惜當下。

一個人,隻有真正懂得珍惜當下的時光,懂得把握住當下的一切,才能徹底放下雜念,然後輕裝上陣,改造自己,突破自己。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說:接受真實的人生,而不是完美的人生。

人之是以會活在過去,在于懊悔,在于不甘,之是以會害怕未來,則對于當下不抱希望,甚至妄自菲薄,極度地否定自己。

但是,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未曾到來,如果一味耿耿于懷在永遠流逝的未來,恐懼還未發生的未來,那就注定讓自己失去最為寶貴的現在。

放下過去,及時地珍惜當下,才能一步步地開創屬于自己的未來。

就像三毛說的:

“上天不給我的,無論我十指怎樣緊扣,仍然走漏;給我的,無論過去我怎麼失手,都會擁有。”

該是你的,終究會是你的,不是你的,不管你如何争取,哪怕它已經待在你手上了,早晚有一天,它也會從你的眼皮子底下溜走,而且你還眼睜睜地看着它失去卻束手無策。

是以,一味地停滞在毫無意義的過去,不如及時地打造一顆平常心,看淡過去,把握當下,撐起未來。

平常心:人生最進階的修行(深度)

03

修一顆平常心

有句話說:“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态。”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要想自己過得好,就得讓自己的心态好。

一個人的心态越好,越是懂得拿出平常心去對待人生。

越是懂得活出平常心,就越能及時地擁有屬于自己小世界,而且這個世界是自由的,是松弛的,也是充實的,令人充滿希望的。

世間萬物,不過是心的投射,是心靈的定義,更是生活的體驗。

唯有帶上一顆平常心去體味世界,感受生活,經曆人生,我們才能看到更多的美好風景。

王陽明說:

“得财不喜是平常心;失利不憂是平常心;享譽不驕是平常心;受謗不惱是平常心。”

願你常懷一顆平常心,凡事看淡,學會放下,平平淡淡,簡簡單單地過好一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