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肝好脾好身體好,中醫如何調理肝郁、脾虛、血虛?

作者:中醫張壓西主任

當肝髒功能不佳時,常常會波及到脾胃的健康,這在中醫理論中被稱為“肝郁脾虛”。簡單來說,就是肝髒的問題導緻了脾胃功能的紊亂。

肝好脾好身體好,中醫如何調理肝郁、脾虛、血虛?

肝郁脾虛的表現有很多,比如人很容易生氣,情緒波動大;同時還會感到胸悶腹脹,好像吃進去的食物都堵在了胸口和肚子裡;食欲也會大受影響,看到什麼都不想吃;身體也會感到疲倦乏力,沒有精神;更糟糕的是,還可能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特别是當腹瀉的症狀特别明顯時,中醫一般會用白芍、陳皮、炒白術和防風等進行辯證搭配,進而緩解肝郁脾虛引起的腹瀉問題,幫助調理脾胃功能。

這種症狀是這樣的,肚子突然一陣疼痛,就想上廁所,有時候是反複腹痛腹瀉,痛了就瀉,瀉完就好了。也就是說,這種類型的腹瀉往往伴有腹痛,等到腹瀉完,就不痛了。

肝好脾好身體好,中醫如何調理肝郁、脾虛、血虛?

在脾胃虛弱的時候,特别容易腹瀉,肝氣郁滞,失于疏洩,也會導緻脾胃虛弱。

白術有益氣健脾的關鍵作用,讓脾胃變得更加強健有力。而白芍則負責柔肝養血,它能幫助我們疏通肝氣,讓肝髒更加舒暢。

防風則像一位勇敢的戰士,它負責将體内的風邪趕出體外,因為風邪在腸胃裡搗亂,容易引起腹痛和腹瀉。

另外,陳皮以其獨特的芳香氣味,起到了疏肝和胃的作用。它就像一位和事佬,調和了肝脾之間的沖突,讓腹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不過每個人情況不同,需辨證治療,像我上周有一患者也是經常性腹瀉,到現在有半年了,伴有腸鳴,腹部隐痛,口幹,易疲勞,入睡困難,頭暈,易有饑餓感。

肝好脾好身體好,中醫如何調理肝郁、脾虛、血虛?

調理一個星期之後,患者說拉稀次數大大減少,腹脹、腹痛、腹瀉症狀已經消失,睡眠改善,體力有所增加。

再鞏固治療,患者電話回報說未再出現腹痛、腹瀉,面色稍紅潤有光澤,随訪1年餘,每天大便1~2次,很正常。

#中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