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作者:科普熊

#精品長文創作季#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1945年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500米之内沒有一個活物,這時時刻刻提醒着人們核戰争有多可怕,也讓我們更加珍惜和平。

近年來,中東局勢不穩、俄烏沖突等地緣政治風險增加了不确定性,為了保護自己,很多國家都擁有核武器。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威力巨大的核武器不僅威脅着來之不易的和平,還關系着無數老百姓的生命。

但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在核戰争爆發時保護老百姓,這是必須了解的常識。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一、地鐵站

作為老牌工業國的英國,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就出現在19世紀的英國倫敦。

這在當時可是一場浩大的工程,條件和速度遠遠超過了其他傳統的交通工具。

而大陸直到20世紀國家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才提出建設地鐵。

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造鐵路對中國來說耗資巨大,老百姓平時也用不上,國家決定修建鐵路正是出于國防考慮。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将地鐵用來躲避戰火和核武器是受到蘇聯的啟發,蘇聯市民正是因為躲在地鐵裡才免去炮火的摧殘。

經過多番努力,大陸第一條鐵路“07”号工程正式開始修建。

大陸地鐵的深度一般在地下15米左右,足以抵擋一般炮彈。

各國修建地鐵也是希望它能充當防空洞的角色,甚至在修建時就考慮上了防核功能,深度超過了50米,誇張的還超過了100米。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我們現在所看到得地鐵交通便利、明亮,關鍵是它完全是由鋼筋混凝土打造而成的。

地鐵上頭的空間也沒有浪費,每天人來車往的,這要求地鐵必須堅固。

而且地鐵的基礎設施十分完善,通過各條線路将城市連接配接起來,溝通交流很友善,在戰争時不僅可以保護百姓,還能用來指揮戰場。

二、防空洞

和地鐵的交通功能不一樣,防空洞就是為了躲避戰火與核武器而生的,抗日戰争期間保護了無數人的生命。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防空洞的内部類似于現在的隧道,都是半圓形的,不僅用來躲人,還用于儲備糧食,保證糧食安全。

20世界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大陸在“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口号下建設人防工程,形成了防空洞的縱橫交錯。

當時建設防空洞是出于戰略考慮,為了自身的安全考慮,随着國際局勢日漸平穩,這些防空洞演變成地下城。

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等京廣沿線以北都有防空洞改造的地下城,它們為當地居民提供娛樂、餐飲和購物服務。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一旦爆發核戰争,防空洞應該是最安全的地方。

雖然它是人工開鑿的洞穴,但内部會用堅固的花崗岩和鋼筋水泥。

現在我們很少聽到這三個字,一旦核戰争爆發它就派上用場了,發揮隐蔽災員、作戰指揮和醫療服務等功能。

友情提示:因為本文字元偏長,文中可能會有“廣告解鎖模式”,不過好在平台新出政策中,廣告解鎖是免費的,大家隻需看完即可繼續閱讀,在此感謝各位看官老爺,以及平台。

三、地下車庫

地鐵站和防空洞并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在省會城市和發達地區比較常見,地下車庫在商場、小區等地方都随處可見。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無論是容納幾千萬人的特大城市,還是不起眼的小縣城,規劃地下停車場都是必要的,是必要的基礎設施。

而且地下停車場是政府鼓勵建設的,耗資比地鐵和防空洞小,一些廣場、公園、景區和商業樓都配備地下停車場,是最好的應急躲避場所。

在找不到防空洞和地鐵站時,地下車庫也能阻擋核武器爆發帶來的熱量,起到減震防護的目的。

地下車庫雖然不是專為國防而建的,但它最重要的兩個功能就是通風和照明。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内部有很多柱子支撐,面積也足夠大,能夠容納很多人。

通風系統在平時可以将車輛燃燒的廢氣排出,在核戰争爆發時可以保證内部空氣流通,為人們營造更好的躲藏環境。

照明應該是百姓躲藏的基本條件,光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人們的恐慌心理,避免出現混亂和踩踏。

大陸防空洞和地鐵資源雖然配置設定不均,但很多小縣城也沒必要耗巨資修建不常用的人防工程。

核戰争爆發時它們受到的損失比較小,百姓在萬不得已時可以躲進地下停車場。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四、西北地區

前面三個是政府人為修建的庇護所,實際上中國還有三個天然的庇護所可以在危機時刻保護當地的居民,第一個就是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包括甯夏、新疆、陝西、甘肅和青海這五個省份,不僅深居内陸,還占據了中國32%的領土。

西北地區占據的面積大,地形也十分複雜,包括盆地、山地、沙漠等地形地貌,屬于溫帶大陸氣候,全年少雨,是以人口比較稀少。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天山、昆侖山都是西北地區的天然屏障,山脈中有很多天然形成的洞穴可以供人躲藏。

樹木和山體可以起到緩沖作用,炮火未必會傷到當地的老百姓。

而且西北地區主要以資源型工業和傳統農業為主,儲存人力将來就有重新再來的機會,對經濟的打擊比較小。

綜合地形和經濟等多方面因素,從戰略上來說西北不适合成為主要的打擊目标和重點,它也是以成為一個絕佳的躲藏地。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西北地區也成為大陸核武器研制和試驗的重要基地,中國第一枚原子彈和氫彈都是在西北爆炸成功的,可見它的隐蔽性之強。

正是因為西北地區足夠安全,是以大陸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也建在西北,一共發射了90顆衛星,将10位航天員送上太空。

五、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大陸四大盆地之一,呈現中間低四周高的地形特征,不僅礦産資源豐富,還擁有肥沃的土壤,被稱為“天府之國”。

四川盆地位于西南地區,相對偏遠,位置和山脈等天然屏障讓它被排除在打擊目标之外,這時候偏遠和山區反而成了它的優勢。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茂盛的樹木不僅是養活當地人的資源,還能減少核輻射,炮火對當地很難産生實質性的影響。

除此以外,四川盆地在核戰争爆發時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為百姓提供糧食。

核戰争一旦爆發,百姓不能光有躲的地方,還需要養活自己。

長江的支流岷江、嘉陵江等都流經四川盆地,為當地帶來豐富的水資源,再加上當地農業發達,養活當地人綽綽有餘。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其實隻要擁有和四川盆地一樣的特征就能成為保護所,貴州、雲南等多林木的山地都可以阻擋炮火。

但西南地區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當地人隻能分散躲避,避免大規模聚集來減少人員傷亡。

山地上的天然洞穴以及易守難攻的地形可以保百姓一時平安,但在遇到暴雨和泥石流時有坍塌的風險,不适合長時間停留。

當地的老百姓除了依靠自然資源的保護外,還可以在家裡修建地下室,儲存些日常必備品以備不時之需。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六、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極端氣候、複雜的地形都讓人望而生畏,是以人口也比較稀疏,同樣是一道天然屏障。

青藏高原是大陸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是衆多河流的發源地,每年都有很多人慕名而來參觀旅遊。

青藏高原的海拔在3000米到5000米之間,不僅憑一己之力阻擋了南部襲來的熱浪,還可以阻止核輻射擴散。

青藏高原頂端被風雪覆寫,稍有不慎就有雪崩的危險,可以說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一般也不會成為核戰争的中心,當地人可以安心躲藏。

青藏高原過于嚴寒,紫外線過于強烈,普通人難以忍受當地的氣候。

和上述五個地方相比,青藏高原是最不合适躲藏的。

核戰争爆發後,居民沒辦法抵擋嚴寒迅速上山避險,但我們又不能抱有僥幸心理,盲目認為青藏高原可以成為核戰争的避風港。

是以當地政府可以通過修建防空洞和地下室來保護當地居民,在災禍來臨時提前通知居民做好準備,為當地人提供最專業的安全指導。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除了政府的努力,當地居民也要時刻準備好水、藥物和食物等必需品,準備好日常通訊的工具。

上述6個地方是核戰争爆發時人們可以選擇的庇護所。

其中西北、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都是依靠位置和地形優勢取勝,不具有普遍性。

但地下車庫則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中西部地區和東部一些小縣城既可以增加基礎設施,也可以達到防護作用。

核戰争一旦爆發,中國有6個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結語

核戰争是可怕的,全世界為了避免爆發核戰争都在維持着脆弱的和平,但地緣政治風險、能源危機和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讓大國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起來。

核武器的研制是為了保護自己,最後卻用來威脅他人。

無論是大國還是邊緣國家都應該清楚武器是用來保護弱小,維護和平的。

網絡上偶爾會出現所謂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論調,戰争歸根結底是為了平衡資源,這時候牽制就變得十分重要。

中國的防空洞經過幾十年的歲月終于從庇護所變成熱鬧的地下城,地鐵和地下停車場也應該發揮基礎設施的作用,這些常識希望老百姓記住但永遠都用不到。

參考來源

百度百科

今晚報 2020.1.10《世界山第一條地鐵誕生記》

中國青年網 2018.8.29《中國地鐵,土生土長,走向世界》

貴州省國防動員辦公室 2023.10.16《防空洞70年的變遷:是“地下城”,更是“地下長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