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作者:科普DoReMi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進入六月份以來,全國氣溫普遍升高,不少地區接連釋出高溫紅色預警,華北平原不少地區最高溫度已突破40℃。

如此頻繁的高溫天氣,不由得讓人們開始擔心,再次想起麻省理工以前的預言,到本世紀末的時候,華北平原或許會因為極端熱浪而變得不再宜居。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麻省理工的預言到底是怎麼回事?有沒有相關科學依據?

這份預言是在2018年的時候,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論文。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研究小組的研究成員認為,由于目前中國氣候變化和灌溉農業的不斷發展,2070年至2100年期間,大陸的華北平原可能就會因為極端熱浪而變得不再适宜人類居住,尤其是對戶外工作者而言,這樣的極端天氣極有可能帶來生命危險。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大陸的華北平原總面積為30萬平方公裡,這裡生活的人口為3億至4億人,同時這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農業地區。

受到自然氣候的影響,華北平原一年四季的變化格外明顯。

冬季時氣候寒冷幹燥,而到了夏天高溫多雨,經常會有洪澇災害出現。

同時,每年的春季會出現較為嚴重的旱情,受到降水不均衡的影響,這裡屬于典型的灌溉農業地區。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在降水量較少時,農民為了保證正常的農業生産生活,會選擇用大水對土壤進行灌溉。

這樣做确實可以有效緩解旱情,提高土壤的濕潤度,但同時會導緻地表溫度冷卻,空氣濕潤度增加。

麻省理工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認為,正是由于灌溉才導緻了華北平原出現較高水準的水蒸氣蒸發,未來會使華北平原的空氣變得越來越潮濕。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即使溫度上升并不明顯,如果華北平原仍然繼續進行大規模的灌溉農業,就會導緻平原的氣候濕度增加,高溫熱浪出現時,對人體的傷害會更加明顯。

此麻省理工判斷,照這樣發展下去,華北濕球溫度一旦達到35攝氏度,那麼人類在無保護的環境中,也就是室外環境最多隻可能生存六個小時。

同時,麻省理工研究小組研究認為,華北平原大面積的灌溉農業會使濕球濕度直接提高0.5℃。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聽起來就很吓人,但聽說過攝氏溫度,華氏溫度,濕球溫度又是什麼?

所謂濕球溫度,指的是對空氣進行加濕後,當相對濕度達到100%時,空氣所達到的溫度。

以目前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的高溫為例,很多地區在釋出高溫紅色預警的同時,還發出了幹旱橙色預警。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我們感覺這樣的溫度已經非常不舒服,空氣中好像到處都是熱浪,在室外活動時很容易出現中暑等問題,稍微一活動就覺得一身都是熱汗。

同樣是在40攝氏度的情況下,30%的濕度和50%的濕度,帶給人們的不适感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就好比我們冬天去三溫暖室蒸三溫暖,幹蒸三溫暖的溫度會比濕蒸三溫暖的溫度稍微高一些,因為當濕度提高的時候,人體對于溫度的不适,感應也會增加。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這一點我們可以具體參考。美國釋出的炎熱指數标準。

在同樣是30攝氏度的氣溫前提下,相對濕度有50%時,我們人體的體感溫度會達到31.1攝氏度,也就是比實際氣溫會高1.1攝氏度。

但當相對濕度提升到90%的時候,體感溫度會飙升至40.6攝氏度,比實際氣溫溫度要高10.6攝氏度。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相同的溫度條件下,相對濕度越高的地區,人們的體感溫度就會有明顯的增長。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同樣的道理,相同的溫度條件下,相對濕度越高,人們對寒冷的感覺度也會越高。

當相對濕度超過某一理想範圍以後,不管是高溫天氣還是寒冷天氣,帶給人們的不适感應都會相應增加。

是以現在你明白了吧?為什麼到了冬天的時候,南方的氣溫普遍比北方氣溫要高,可真的等南方人到了北方之後,反而會覺得同等氣溫的時候,北方比南方要暖和很多。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就像網友們調侃的那樣,北方的冷是實體攻擊,多穿幾件總能解決。

可南方的冷是化學攻擊,疊加了魔法buff,穿再多都沒有用。

相對濕度越高,人體會感覺到越熱,是因為人體自我降溫的能力,在遇到高濕度空氣時失效了。

感覺到熱會出汗,其實就是人體的自我調節,通過蒸發汗液的方式,從身體内去掉一部分的能量。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而當相對濕度過高時,人體就沒辦法通過蒸發汗液的方式來排出身體内的多餘熱量。

根據過往資料,曆史上大氣的濕球溫度很少超過31攝氏度,極端門檻值為35攝氏度。

據麻省理工的研究,除大陸以外,印度的恒河與印度河流域,以及南亞的大部分地區都可能會在本世紀的下半葉,迎來35度的極端濕球溫度。

一旦到那個時候,我們就無法在室外生活,必須待在室内,通過開加濕器或者空調的方式來進行溫度調節。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因為即使是身體健康的人,躲在陰涼之處,在這樣的極端濕球溫度之下,人體的降溫機制會被破壞,最多隻能存活六個小時。

麻省理工預言大陸華北地區以後不再适宜居住,按照當年溫室氣體排放标準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加上大面積的灌溉農業導緻濕球溫度有所提升。

是以大家也不用過于恐慌,這樣的預測是基于六年前的資料,大陸近些年來已經将環保列為政府重點工程。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從巴黎協定以後,大陸就積極提出了自主減排方案,且要求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後,機關國内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至65%。

同時,大陸的森林蓄積量也比2005年增加了45億立方米左右,相當于1.5億噸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萬噸碳。

大家總覺得節能減排是國家要做的事情,但實際上,這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麻省理工研究警告:未來華北平原不宜人類居住!理論依據是什麼?

有人才有國,當所有人都能夠行動起來,意識到全球變暖對每個人生活的影響,且大家都積極主動配合,從切實有效的方式來實作節能減排,共同保護我們居住的家園,才能從根源上解決我們現在遇到極端天氣的問題。

參考資料:

[1] 界面新聞《被平原本世紀末或因極端熱浪不再宜居?專家:不必過分擔憂》2018-08-0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