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作者:科普DoReMi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近日,有關腳踩鴨腸的案件曝光後,再次引發了國人對食品安全的議論和思考。

與此同時被大家關注的話題之一,則是國人因為擔心食品安全,不再選擇在國内超市消費,而是甯願花更多的錢去如山姆和costco這樣的外資超市消費。

但外資食品真的更安全嗎?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食品安全和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尤其現在的生活水準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人們的飲食觀念也從吃得飽轉向了吃得好,吃得健康。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食品安全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近些年來,媒體曝光過很多重大食品安全案件,比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雙彙的瘦肉精案件、地溝油案件等等,這些事情徹底毀掉了國人對國内食品安全的信任。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更讓人失望的是,在發生過這麼多的重大案件後,國内食品安全仍然未能交出一份滿意答卷,依舊有很多威脅我們身體健康的食品安全案件被曝光。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國人對國産食品的信任度已經逐漸消磨殆盡。

在中國品牌的連鎖超市日益虧損的大環境之下,如山姆和costco等外資超市卻在中國越做越大。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背後的原因之一,就是國人對國内食品安全的不信任。

曾被稱為“中國超市之王”的永輝超市,新公布的一份年報顯示,2023年永輝超市營業收入786.42億元,同比減少12.7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13.3億元。

據永輝超市官網顯示,目前全國門店僅有968家。

要知道,在頂峰時期的2019年,永輝可是有足足1440家門店,如今已少了472家。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因經營不善選擇大量關閉門店的超市,可不僅僅隻有永輝。

2023年,步步高全年總營業收入為30.87億元,同比下降幅度為64.4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8.89億元。

和國産超市過的步履維艱不同,外資獨資的中高端線超市生意卻異常火爆。

根據沃爾瑪此前公布的2020年财報,山姆在大陸的會員數量已超過300萬,僅僅依靠會員費這一項收入,山姆每年就可以在大陸獲得7.8億元的利潤。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其他超市不同,山姆的會員粘性很高,2到3年以上的會計會員,其中80%以上的人都會選擇續卡來享受山姆會員的優惠政策。

山姆會員的東西并不便宜,也被叫做千元超市,進去随便買些東西,差不多就要1000塊,是以也被叫做中産人士的超市。

至于一部分中高産人士愛逛的costco,價格就更高。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在如今的經濟背景之下,會有人願意花高價去山姆和costco,可不僅僅是因為崇洋媚外,而是因為他們認為在這些價格較高的超市,可以買到從全球選購的優質商品,進而保證自己和家人吃到的食物健康安全。

這足以反映出一個問題,國人對國内食品安全嚴重不信任,而對外資進口又過度信任。

那麼,這些外資獨資的超市就一定安全健康嗎?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今年四月份,廣州的李女士在山姆會員商店的APP上花65元購買了一份梅花肉,并且選擇極速達配送。

然而,在收到貨後,林女士發現梅花肉已經出現發黑且有些偏肥。

因為擔心有食品品質問題,林女士随後在APP線上申請了退款,并對退款理由進行了注明,結果讓李女士沒想到的是,在她送出退貨申請後沒多久就收到了山姆會員發出的申請稽核未通過的資訊,給出的理由是生鮮産品非品質問題,是以無法退換貨。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李女士随後撥打山姆會員的官方客服電話,在電話溝通中,對方稱可以為林女士退款,但實際上雙方溝通了有十幾天的時間,最終山姆會員都未向林女士進行退款服務。

一氣之下,林女士将這件事反映給了央廣網。随後,5月10号,央廣網以《山姆會員商店屢遭投訴背後,誰該承擔售後服務問題》為題發表文章,曝光了山姆會員店,此次的梅花肉品質問題。

本以為求助媒體後事情會得到妥善解決,然而事情僅過了四天,林女士再次登入APP購買商品時,卻在下單時彈出“會員卡當機通知”的消息,理由是林女士違反了山姆會員商店會員章程中的使用規範。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山姆會員這一波處理方式真的很牛,有種顧客得求着他們辦會員,出現品質問題也得顧客自己承擔,而林女士因為對山姆會員店的食品品質和服務不滿選擇曝光,卻反而被山姆趾高氣昂地單方面當機會員卡。

這就是中産階級慣出來的山姆,到底是怎樣的風氣,能讓賣家把自己當祖宗,可以随意懲罰消費者?

今年春節前,消費者在山姆超市購買了一份壽司,在吃的時候發現壽司中有一隻完整的昆蟲,像蒼蠅又像是蜜蜂。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山姆的處理方式非常簡單,直接說壽司拼盤是由供應商配送,是以食品出現異物與山姆無關,可以提供賠償解決。

消費者認為,比起賠償,他更想弄清楚自己吃的到底是什麼異物,又為何會出現在壽司中,是以要求山姆提供食品安全制度的相關檔案。

然而對方卻依舊敷衍了事,不肯調查這起問題的真正原因,給大衆和消費者一個交代。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此前,也有不少消費者曾經爆料,他們在山姆購買的奶油蛋糕中吃出了塑膠片,還有消費者在山姆購買的烤魚肉片中吃出了頭發。

通過這些網友的描述,不難發現,山姆的解決辦法多為退款賠償或者補償一部分的代金券,從沒出示過一份完整的調查報告,更沒有想過給消費者公衆一個交代。

敷衍的處理态度,不正面的回應,讓人不免擔心,山姆其實對這類安全事故已經司空見慣,但他們卻絲毫不在乎。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是以,在如今食品安全并不能得到保證的當下,選擇外資獨資的超市并不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反而隻是逃避和自欺欺人。

想要徹底解決食品安全的問題,我們應該關注國家在這方面的法律規章制度,讓超市在出售商品時出具相關的檢驗證明。

其實在這方面,國産超市的胖東來确實做的不錯。

群眾意識到:食品安全逼國人湧入山姆、Costco,外資食品更安全?

我們其實不是接受不了國内超市不犯錯,我們隻是接受不了一錯再錯。

信任一旦崩塌,想要再次重建就會變得很難。但漫漫長路,再難也得走下去,因為這不是在走新路,而是在補救。

參考資料:

[1] 新明周刊《“3·15”小周爆料|山姆超市壽司裡吃出昆蟲,山姆稱是“蜜蜂”拒不檢測》2024-02-28

[2]深圳新聞網《投訴山姆會員商店後遭“報複”?投訴者稱會員卡被當機》2024-05-24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