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知道正定四門傳說嗎?

作者:河北文旅

#這麼近 那麼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暢遊河北#

正定縣民間有一首歌謠:“東門裡面大佛寺,東門外面接官廳,南門裡面陽和樓,南門外面麥飯亭,西門裡面石雞叫,西門外面萬人坑,北門裡面韓信洞,北門外面出石青。”

你知道正定四門傳說嗎?

東門裡面大佛寺:指的是隆興寺,裡面有一尊七丈三尺高的千手千眼的觀音像。傳說趙匡胤在沒有坐皇帝時路過正定。曾召集當地的僧人,詢問有沒有大寺院。當時的大佛寺不在東門裡,而是在城西北三裡以外,這個寺的老方丈名叫可俦,胸藏文韌武略,智慧過人。他見趙匡胤詢問寺院情況,就把柴榮毀掉寺内銅佛之事告訴了趙匡胤。趙匡胤和柴榮乃是金蘭之交,他聽後便對可俦說:“既然是我大哥毀了你七尺三寸金佛,我要得了帝位,一定還你七丈三尺金身。”說完當即叫人標明了東門裡這個地方。後來,趙匡胤很快就答應了。于是在東門裡建起了大悲閣,鑄造了千手千眼觀音菩薩。

你知道正定四門傳說嗎?

東門外面接官廳:正定城曆來是郡、州、府、縣治所,凡是從京城來上任的大小官員路過正定,必須從東門進城拜官。因為東門稱為嘉門,是以就在東門外修了一座不大不小的接官廳。凡是上任或卸任、過路入京的官員都在接官廳上舉行迎送儀式。

你知道正定四門傳說嗎?

南門裡面陽和樓:陽和樓建築奇異獨特,它的下層和城牆一樣高大,下面有兩座城門似的大門洞,上面才是宏偉壯觀的大殿。更令人驚奇的是這殿上的每個木椽下面都墊有一個大元寶。傳說陽和樓建成後還沒有用完唐明皇撥給的銀兩,唐明皇下旨把剩下的銀兩鑄成大元寶壓在每個木椽下面。當時的文人墨客來到真定府都要到陽和樓登高眺望,賦詩題字。現在大佛寺所存的“容膝”二字石匾,是南宋朱熹所寫,原來在陽和樓上也曾鑲嵌着塊。

你知道正定四門傳說嗎?

南門外面麥飯亭:劉秀逃難路過滹沱河,逃到河堤餓得一點兒也走不動了。遇見一位送飯的老太婆,要了一碗飯是又香又甜,簡直是天底下難找的飯。後來劉秀當了皇帝,天天吃山珍海味,對魚蝦雞鴨早有點膩煩了。一天,他忽然想起了在真定府吃的那碗飯,于是命禦廚做,但他不知道叫什麼名字,隻知道那飯又圓又扁,又有溝溝。禦膳房怎麼也做不成,他便派人到真定去查訪,請教了當年舍飯的老太婆。原來他要做的飯是那一帶用大麥碾成仁做的麥仁飯。劉秀為了紀念這件事,就在當年舍飯的地方,派人修建了一座亭子,取名叫“麥飯亭”。

你知道正定四門傳說嗎?

西門裡面石雞叫:西門甕城東邊的城牆上有一處地方,不管是大小車輛通過或是用磚石在牆敲幾下,城牆裡就會發出“唧唧”的叫聲,裡面藏有一件寶貝——石雞,也有的說是金雞。

你知道正定四門傳說嗎?

西門以外萬人坑:以前出了西門往南拐,在城牆根處是斬犯人的法場。把犯人斬首後就地埋掉。是以,那個地方就叫“萬人坑”。正定人最忌諱說:“你快該出西門了吧!”認為這句話最不吉利。

北門裡面韓信洞:在大北門翁圈兒、北城牆根下,有一個很深的圓洞,被民間賦予了韓信用兵時曾在這裡巧布人馬吓退敵軍的傳說。說那時韓信還沒有當元帥,隻是一員偏将,帶領少數兵馬鎮守真定。有一次,敵軍想奪取真定,但不知城内兵馬虛實。韓信想了一條妙計,就在北城根挖下了這個土洞,一直通到城外。他指令軍士在城牆上插滿軍旗,吩咐少數兵丁在城上來回巡邏。又把其他兵馬編成數隊從地洞裡走出城去,這樣不停地往返。敵人以為這裡有重兵把守,不敢輕敵,乖乖地溜走了。

你知道正定四門傳說嗎?

北門外面出石青:石青是一種天然礦物質,學名叫堿性硫酸銅。據說它是一種寶貴的藥材,能治療服毒後的急症。過去抽大煙,如果吞服了過量的大煙,就會中毒死亡。而石青這種藥材專治這種急症。過去的北門外北關的村西和村北,分别有一條高聳的大沙崗和一座大沙疙瘩,面積足有百十畝,上面長滿了圪針蒺藜。早年間,一個常在那裡放羊的孩子,有一次拾到了一塊藍綠色的像石頭又比石頭軟的東西,他覺得好玩就帶回了家裡,可全家誰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正巧被一位老中醫看見。老先生從懷裡掏出眼鏡,仔細一看,高興地說道:“這是石青啊,是貴重藥材,專治服毒緻死的病。”新中國成立後,北門外面的沙崗子和沙疙瘩漸漸平為耕地,但還不斷有人在那裡找到過石青。

來源:正定遊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