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996”到“896”

作者:談理說法
從“996”到“896”

甯德時代6月17日被傳實行“896”工作制,在網絡上引發不少讨論。圖為去年4月18日在上海車展上,人們走過甯德時代的标志。

2019年4月,阿裡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曾公開稱“996”(朝九晚九每周工作六天)是福報,引起輿論圍繞公司加班現象的争議。沒想到,過了五年,996工作制不僅沒有消失,甚至還變本加厲,演變成“896”(朝八晚九每周工作六天)。

6月17日,話題詞條“傳甯德時代實行896工作制”登上微網誌熱搜首位。根據網傳檔案,電池巨頭甯德時代号召員工“奮鬥100天”,從6月12日起,特定職級的員工開始實行896工作制,即星期一至五每日早上8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星期六需要上班,但不強制加班。

檔案稱,特定職級的員工若想請假,包括在9點前下班,須由所屬各級負責人準許。

有意思的是,檔案特别注明,外籍員工并不強制參加,而是“按他們的意願”決定。至于為什麼外籍員工無需響應号召,檔案沒有解釋。

檔案還顯示,發起奮鬥100天号召的原因是:“近期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首次突破50%,但市場環境愈發複雜,競争愈加激烈,為更好完成組織賦予的任務,加快推進各項工作達成。”

從“996”到“896”

網傳檔案顯示,甯德時代号召員工“奮鬥100天”,但注明外籍員工并不強制參加。(網際網路)

随着多家媒體報道和轉發,這份檔案很快就在社交平台上流傳,并掀起有關勞資關系的讨論。

有人吐槽:“這下真的變成社畜了,鼻子被公司牽着走。”也有人批評:“都做到行業第一了,還要靠壓榨員工來競争,而不是提高自己的技術壁壘。”還有人認為,外籍員工不強制參加896工作制,原因是他們真的會提告,“他們在這裡沒有什麼家人,不用怕背後勢力的打壓,更不用擔心家人受牽連”。

看來,超長工作時間和不同國籍員工的差别待遇,是點燃公衆情緒的導火索。

勞動法規定,用人機關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需支付兩倍或三倍工資報酬,強制要求周末加班屬于違法行為,若強制要求加班又拒不支付相應勞動報酬的,員工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報。

896早就有了

面對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一名接近甯德時代的相關人員向界面新聞說,甯德時代集團層面隻是提出奮鬥100天的号召,其餘網傳的一些所謂的“符合條件的員工實行896工作制”等規定均為編造。

也有不具名的甯德時代内部人員向南都灣财社說,網傳檔案非官方釋出。該人員強調,公司确實号召過管理層以身作則,多花一些時間在工作上,但沒有強制幾點上下班,“我們沒有出過任何的官方檔案或規定”。

不過,财聯社引述甯德時代内部員工說,其部門6月14日已經開會口頭通知此事,并說:“之前也要加班,但不強制到9點。”

根據《國際金融報》報道,甯德時代奮鬥100天的口号早在2016年便被提及。從那時起,各個部門便下達要求,員工開始每天加班至晚上9點、10點才能下班,而且還“義務加班”。

報道稱,有别于與此次傳出的896工作制,2016年并未提出明确職級要求。報道也引述甯德時代員工透露,當時的加班并非強制9點之後下班,而是根據各自工作狀态靈活加班。

也有甯德時代從業人員告訴财新網,公司此前沒有強制執行896工作制,但員工的工作時長經常能達到這一水準。這名員工提到,對于公司最核心的研發部門而言,加班時長與員工的績效挂鈎,是以加班也是家常便飯。

總部位于福建的甯德時代,是全球最大電動汽車電池生産商,市場佔有率占超過三分之一。甯德時代3月披露的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公司員工總數為11萬6000人,較2022年末減少2%。

不隻甯德時代有加班文化

甯德時代官方至今沒有出面回應。如果把視角擴大至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來看,這樣的事情和後續反應并非新鮮事。

據澎湃新聞報道,去年2月,奇瑞汽車執行副總經理、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院長高新華釋出一封郵件稱:“以奮鬥者為本,星期六是奮鬥者的正常工作日。對于行政上司們,必須是正常工作日,請想辦法(規避法律風險);學習華為精神,讓奮鬥者努力,也不能讓奮鬥者吃虧!從機制上想辦法。”

郵件曝光後,撻伐聲浪接踵而至,紛紛批評是“道德綁架”“畸形的加班文化”。

從“996”到“896”
奇瑞汽車執行副總經理、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院長高新華去年2月釋出一封郵件稱,“以奮鬥者為本,星期六是奮鬥者的正常工作日”。

今年4月,智己汽車高層的一段發言,也讓該公司陷入輿論風暴。南方都市報APP報道稱,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在新車釋出會上說,“從這三四年創業以來,我和我們團隊的每一位小夥伴,都非常認真地每天在學習”“我們的同學甚至連自己小孩的出生都會錯過”“也有小夥伴在短期當中連續四次陽了,還堅守在工作第一線”。

對此,有網民持中立态度,認為劉濤“也許隻是想表達這款車傾注了大量心血”,但大部分人都批評智己“壓榨員工,歌頌苦難”“賣慘式營銷以博取同情”。

實際上,加班文化在汽車企業中并不罕見。《中國新聞周刊》報道,有合資車企甚至強制每天加班,連續排名末位的三部門縮編裁員。

去年4月,蔚來的一名員工在網上曝光自己的加班經曆,稱2020年5月入職三年來經常加班,一度在八個月内加班時長累計近500小時。

甯德時代以896應對挑戰?

回到甯德時代此次的896工作制風波,有觀點認為,外界之是以高度關注,首先是因為相關工作時長,其次是這家電池巨頭正面臨一定壓力。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從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名來看,甯德時代動力電池裝車量5月的市占率為43.87%,穩居榜首。但市場佔有率在逐漸減少,環比下降0.77個百分點,已是連續第三個月環比下滑。

比亞迪排名第二,其市占率達28.97%,較上月微增0.6個百分點,與甯德時代市場佔有率差距已連續三個月縮小。

從“996”到“896”

甯德時代是全球最大電動汽車電池生産商。圖為群眾4月30日在北京車展甯德時代展區參觀。 (新華社)

除了面對競争對手的激烈挑戰,甯德時代積極布局海外市場的步伐,也可能因政治因素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總的來說,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于競争激烈的時期,這可能是業内員工長時間工作和加班的關鍵原因。但外界要思考的是,這是否是大衆無奈的選擇。如果不長時間工作加班,銀行存款會增加嗎?職業前景能得到保證嗎?體面生活還能繼續維持嗎?

是以,無論是此次被炎上的896工作制,還是馬雲口中的福報996工作制,工作和加班時長恐怕都不是人們關注的重點。人們更在乎的是在高強度的工作狀态下,能否獲得相應的高回報;如果能獲得高額的加班費和薪酬,那麼有關長時間工作的争議,或許就不會那麼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