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方為什麼關心中國的中産階級?全球中産階級有多大?

作者:國際戰略對策研究
西方為什麼關心中國的中産階級?全球中産階級有多大?

中國的經濟正在趕上甚至可能超過美國的經濟?對這 個問題的大多數讨論都集中在經濟規模方面的追趕,特别 是中國的國内生産總值是否已經趕上了美國。但經濟規模 并不能說明問題的全部。相反,從不同的角度考慮這個問 題:中國的家庭和個人是否正在追趕美國的中産階級? 答案是堅定的肯定。個人收入追趕的速度和規模令人 驚訝。中國人口中收入與美國中産階級相當的比例已經激增。雖然這個群體仍然是中國人口的少數,但這個群體的 絕對規模現在超過了美國的全部人口。中國家庭收入的增 長正在改變全球中産階級,并産生了全球性的影響。中國 全球中産階級的出現也有重大的國内影響,是中國目前發 展戰略的核心,該戰略強調共同繁榮和擴大内需,以維持未來的經濟增長。

中國的全球中産階級有多大?最近的研究提供了基于“全球中産階級”簡單定義的估計:每人的家庭收入在高收入國家既不富裕也不貧窮。收入并不能涵蓋中 産階級的所有方面,但它是直接的,且與生活水準密切相 關。我們使用高收入國家作為基準,因為高收入國家的家 庭收入與繁榮有關,而且我們對中國家庭是否正在追趕美國和歐洲的家庭感興趣。 如果家庭的個人所得在2018年歐盟收入中位數的60% 至200%之間,我們将其歸為中産階級。對于更早的年份, 我們根據通貨膨脹調整這些數字,以便我們的收入分界線 的實際購買力在一段時間内保持不變。我們将享有這些收 入水準的人口稱為“全球”中産階級。按照這樣的定義, 一個由兩個成年人和兩個孩子組成的家庭,如果其家庭總 收入在大約3萬至10萬美元之間(根據2018年購買力平價 匯率,

相當于12萬至40萬人民币),則被歸入全球中産階 級。作為比較,2018年在美國,這樣的家庭的收入中位數 為74 000美元。 我們将這些分界線應用于中國的資料,以獲得對中國 全球中産階級規模的估計。我們使用中國家庭收入項目 (CHIP)2002年、2007年、2013年和2018年的調查來實作 這一目标。CHIP調查覆寫了全國範圍内的大量樣本,并提 供了多年來一緻的資訊,使得分析長期趨勢成為可能。

表30.1. 中國的全球中産階級,2002-2018年

西方為什麼關心中國的中産階級?全球中産階級有多大?

如表30.1所示,我們的估計顯示了巨大的增長。2002 年,中國隻有不到1%的人屬于全球中産階級;到2018年, 僅僅16年之後,就有近25%的人屬于全球中産階級。在這些年裡,中國的全球中産階級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7%。相 比之下,美國和歐洲的中産階級人口在這一時期(包括 2007-2009年的大蕭條,但在新冠疫情之前)的增長是緩慢或負的。是以,中國的中産階級追趕速度很快,确實比 國内生産總值的追趕速度快。 2018年,中國的中産階級人口為3.44億,在規模上超 過了美國的總人口(3.3億),相當于歐盟人口(5.1億, 包括英國)的2/3。是以,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中産階級的 一個主要參與者。

誰屬于中國的全球中産階級?中國的全球中産階級絕大部分是城市人。90%以上的 人住在城市,這種增長導緻了中國城市的驚人轉變。2007 年,不到5%的城市居民屬于這一群體;到2018年,在中國城市人口中的比例已達到近40%。假設繼續增長,大多數中國城市居民的收入将很快與美國和歐洲的中産階級家庭 相當。中國農村的情況并非如此,在2018年,隻有不到5% 的人口達到了這些收入水準。對于農村家庭來說,進入中 産階級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向城市移民。農村到城市的移民與城市出生的人一樣,收入迅速增加,使許多人能夠進入 全球中産階級。 中國的全球中産階級有幾個值得注意的特點。首先, 與中國的其他人口相比,他們是相對富裕的。我們的全球 中産階級的下限超過了中國的收入中位數,使達到這一地 位的人處于中國收入配置設定的上半區。

第二,這個群體有相當大的消費能力。中國的中産階 級家庭擁有許多與美國中産階級家庭相同的耐用消費品, 包括冰箱、洗衣機和電子裝置,如手機和電腦。他們在娛樂、旅遊和其他休閑活動上花費。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 并投資于他們的孩子的教育。大多數中産階級成年人是高 中畢業生,許多人有大專以上學曆。 第三,他們的收入主要來自工資和薪金(或以前工作的養老金),他們的工作主要是在準國家機構,如 公務員、國企和教育部門。在中國的全球中産階級中,相對來說,很少有企業家或私營企業主。這并不是要貶低中國中小型企業的重要性,但該部門與農村人口和低收入階層的關系比中國的全球中産階級更密切。第四,盡管他們的收入與美國中産階級相當,但全球中産階級的财富--擁有的住房、投資和其他資産的價值-- 仍然相對較低。

幾乎沒有人繼承過财富。這反映了中國過去嚴格禁止私人所有權的政策。然而,随着這些政策的放松以及金融和房地産市場的發展,中國的全球中産階級的 财富将變得越來越重要。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中國的全球中産階級?其他國家的研究發現,中産階級可以産生重大的經濟和影響。從經濟角度來看,中産階級家庭的收入高到 足以讓他們在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上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支 出。是以,中産階級的擴大可以誘發需求的創新和增長。 中産階級家庭的收入也足以投資于物質和人力資本,是以 可以為提高生産力提供關鍵投入。一些研究強調了中産階 級商業人士和企業家的貢獻,他們的創新和冒險精神激發了經濟增長。 在影響方面,不斷擴大的中産階級可以減少社會分化,促進社會共識和穩定。有人進一步認為,中産階級是變革的力量。他們受過教育,具有自主性,有意識。對歐洲國家的曆史研究 普遍證明了這一觀點。

這些特點是否适用于中國?中國的中産階級确實消費了更多、品質更好的商品和服務。中國非常了解 這一點,他們提倡建立“小康社會”和“共同富裕”,并 尋求重新平衡經濟,從投資驅動、出口導向的增長轉向内 需驅動的增長。也就是說,中産階級對消費的影響比預期的要小,因為他們把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大約三分之 一--存起來了。其儲蓄率高于中國較大的低收入階層,也 高于美國等高收入國家的中産階層。中産階級儲蓄是因為國内金融系統的障礙。中國家庭不能輕易借款,是以他們必須儲蓄以支付主要的家庭開支,如住房和教育。他們幾乎沒有辦法為自己投保, 以應對疾病和失業等風險,是以他們必須儲蓄以防患于未 然。由于養老覆寫面不全,缺乏安全的長期投資工具, 以及父母和子女之間關系的變化,他們必須為退休儲蓄。

原則上,他們的儲蓄可以促進經濟增長,但他們沒有什麼 好的投資選擇,而且國内的金融體系也沒有把他們的儲蓄 引向最具生産力的部門和公司。 至于中國的中産階級作為創新和創業的來源,其貢獻 是有限的,因為他們中的創新者和企業家相對較少。隻要維持有利于國有企業、不利于私營部門的政策,這種情況就不可能改變。更廣泛地說,如果不對中國的金融、 法律和社會福利機構進行進一步改革,中産階級的潛在經濟貢獻将無法實作。中國的全球中産階級的政治影響是什麼?中産階級的 規模已經大到足以産生影響,其利益展現在一系列的政策和項目中,如對部門就業的補貼和對城市養老金和福利項目的支出。對中國中産階級的研究通常得出結論,他們支援現狀。他們從中國的快速經濟增長中獲益,

并依賴現行體制獲得就業和 其他利益。在某些領域參與方面,在一些發展較晚的國家,精英們通過邀請中産階級成員加入團體,讓他們加入進來。這在中國已經發生了。 為什麼世界其他國家應該關心中國的全球中産階級? 直到最近,北美和歐洲的消費者一直是全世界需求的主要 來源。他們的消費塑造了世界經濟,為低收入國家的出口 導向型增長創造了機會。中國全球中産階級的快速擴張構 成了這一方程式的構造性變化。雖然對全球消費、投資和 生産的影響還沒有完全實作,也不保證其繼續快速擴張, 但在未來,中國的全球中産階級有可能重塑全球經濟。這将為世界其他國家帶來挑戰和機遇。請繼續關注下一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