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上管理崗後,一定要有“體系”思維

作者:蔣小華管理學
走上管理崗後,一定要有“體系”思維

✎ 導語

當上司,做管理,你一定要有體系!

你是否疑惑:

為何同樣是管理,交給不同的人去管,效果卻天壤之别?

為何在團隊中,總有人能遊刃有餘,而有的人卻手忙腳亂?

答案或許就隐藏在管理體系中。

做管理,有體系,不僅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關鍵,更是管理者能力高低的展現。

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這6大管理體系!

01

認知思維體系

首先,作為管理者,我們要建立一套清晰的認知體系。

這裡包括對自身角色的認識,對團隊目标的了解,以及對團隊能力需求的準确把握。

走上管理崗後,一定要有“體系”思維

在日常工作中,你要通過定期的自我反思和團隊評估。

不斷地調整管理政策,確定團隊始終在正确的軌道上前行。

實操建議:

(1)明确自我定位

積極參與上司力教育訓練,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和上司力。

定期回顧并更新崗位職責,明确自己的管理範圍和權力界限,確定與實際工作相符。

(2)了解團隊成員

深入去了解你的下屬,定期進行一對一溝通。

他們是誰?他們要的是什麼?又害怕失去什麼?

走上管理崗後,一定要有“體系”思維

通過定期對團隊進行能力評估,了解他們的技能水準、工作經驗和發展潛力。

根據評估結果,為成員提供個性化的教育訓練和發展機會。

隻有當你真正了解他們,才能找到激勵他們的最佳點。

(3)明确團隊目标

設立明确、可衡量的團隊目标和個人目标,確定每位下屬都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

通過團隊建設,來增強凝聚力,提高成員間的協作效率。

讓大家明白,我們是一個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02

招聘思維體系

招聘,作為團隊建設的起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個優秀的招聘體系,能夠幫助我們精準快速篩選出最适合團隊的人才。

在招聘過程中,管理者需要明确崗位職責和任職要求。

通過科學而嚴謹的面試流程,全面評估候選人的潛力和團隊協作力。

實操建議:

(1)制定詳細的崗位描述和任職要求,確定招聘資訊的準确性和吸引力。

(2)采用多輪面試、測試評估等方式,全面考察候選人的綜合素質。

走上管理崗後,一定要有“體系”思維

(3)利用多種招聘管道,如社交媒體、招聘網站等,來擴大候選人範圍,提升效率。

(4)對HR進行定期教育訓練,提升他們的面試技巧和評估能力,以便更好地篩選人。

(5)建立人才儲備庫,為團隊未來的發展做好人才儲備。

03

教育訓練思維體系

當團隊有了人之後,不教育訓練可不行。

一場完善的教育訓練,不僅能夠幫助新員工快速融入,更能提升老員工的職場技能。

管理者應根據團隊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教育訓練計劃。

確定下屬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為團隊貢獻更多的價值。

實操建議:

(1)内部課程教育訓練

基礎技能:

針對新員工,開設基礎技能教育訓練,包括公司文化、工作流程等,幫助他們快速上手。

對于老員工,提供進階技能教育訓練,以便應對工作中的新挑戰。

走上管理崗後,一定要有“體系”思維

團隊協作:

定期組織團隊協作工作坊,引入團建活動,提升團隊間的溝通和協作力。

職業素養提升:

邀請行業專家進行講座,分享行業前沿知識和經驗。

安排商務禮儀、時間管理、有效溝通等職業素養課程。

(2)外部教育訓練交流

鼓勵員工走出去,多參加行業研讨會,以擷取最新的行業動态和發展。

根據下屬的個人發展需求,與教育訓練機構合作,為他們報名專業的外部教育訓練,定制符合團隊的發展。

(3)學習分享交流

設立固定的分享時間,如每周或每月的固定時間段。

讓團隊輪流分享心得、經驗或見解。

鼓勵跨部門間做分享,以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了解和合作。

建立内部線上學習平台,上傳資料、視訊教程等,友善随時學習。

并利用學習管理系統(LMS)跟蹤成員的學習進度和效果。

04

管控思維體系

有效的管控體系,是確定團隊高效運作的關鍵。

管理者需要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規範。

確定每個成員都能夠按照既定的計劃推進工作。

走上管理崗後,一定要有“體系”思維

同時,通過定期的檢查和回報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并調整。

實操建議:

(1)制定明确的流程

為每個項目制定詳細的流程,明确各個環節的職責、輸入和輸出。

使用流程圖軟體或工具,確定其清晰易懂,便于團隊遵循。

(2)制定詳細的計劃

在項目開始前,制定詳細的項目計劃表,包括任務配置設定、時間節點和預期成果。

使用項目管理軟體,如Gantt圖,來可視化項目計劃和進度。

并要求團隊下屬根據自己的職責制定個人工作計劃,來跟蹤自己的進度。

(3)設立定期的彙報

采用彙報機制,明确彙報的時間段,確定每次彙報的程序,都聚焦于關鍵問題和進度更新。

(4)資料分析和績效評估

關鍵績效名額(KPI):

為團隊設定明确的KPI,以量化評估工作品質和效率。

走上管理崗後,一定要有“體系”思維

定期收集和分析資料,監控KPI的達成情況。

資料可視化:

使用資料可視化工具,如儀表盤或報表,來展示團隊和個人的績效資料。

通過對比曆史資料和行業标杆,識别改進機會和潛在的風險。

360度回報:

實施360度回報機制,讓團隊成員之間互相評價,以獲得更全面的績效回報。

根據回報結果制定個人發展計劃,促進成員持續改進和成長。

05

溝通思維體系

溝通體系是團隊協作的基礎。

管理者要建立多種溝通管道,確定資訊在團隊内部流通暢通,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同時,通過有效的溝通技巧和方法,增強團隊間的信任和合作意願。

實操建議:

(1)鼓勵非正式溝通交流

在工作期間,提供舒适的休息環境,如休息室或茶水間。

鼓勵團隊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非正式的交流。

走上管理崗後,一定要有“體系”思維

利用即時通訊(如企業微信、釘釘等)建立工作群,友善成員随時溝通和資訊共享。

(2)定期組織團隊活動

如戶外拓展、聚餐等,以增進各團隊間的互相了解和信任。

(3)提供溝通技巧教育訓練

傾聽技巧:

教育訓練團隊成員學會有效傾聽,了解并尊重他人的觀點和意見。

表達技巧:

教團隊如何清晰、準确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避免誤解和沖突。

回報技巧:

培養團隊給予和接受回報的能力,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并提升工作效率。

06

激勵思維體系

合理的激勵體系能夠激發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管理者應根據團隊成員的個人需求和職業發展目标,制定個性化的激勵計劃。

包括物質獎勵、晉升機會、教育訓練發展機會等。

實操建議:

(1)明确績效考核标準和獎勵機制

量化績效考核:

根據團隊的工作内容和目标,制定具體、可量化的績效考核标準。

如銷售額、項目完成率、客戶滿意度等。

走上管理崗後,一定要有“體系”思維

設定清晰的績效等級和對應的獎勵标準。

確定團隊成員的努力能夠得到公正和應有的回報。

獎勵多樣性:

除了傳統的薪酬獎勵外,還可以設立各種形式的獎勵。

如明星員工獎、創新獎等,以表彰在不同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下屬。

引入非物質獎勵:

提供更多的自主權、參與決策的機會等。

來滿足成員對成就感和自我價值實作的需求。

(2)提供多元化激勵

個性化激勵計劃:

制定個性化的激勵計劃,包括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訓練和發展機會。

走上管理崗後,一定要有“體系”思維

對于有特定職業興趣和發展方向的成員,提供相關的專業教育訓練和進修機會,幫助他們實作個人成長。

彈性福利制度:

設立彈性福利制度,允許團隊成員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選擇适合的福利組合。

如健康保險、家庭護理、休閑活動等。

通過提供靈活的福利選擇,增加成員對團隊的歸屬感和滿意度。

✎ 寫在最後

優秀的管理者不僅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更要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

通過認知、招聘、教育訓練、管控、溝通、激勵等六個方面的體系建設。

來打造一個高效運作、充滿活力的團隊。

希望以上建議能夠對你在管理崗位上有所幫助!

走上管理崗後,一定要有“體系”思維
走上管理崗後,一定要有“體系”思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