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當好“熊貓小大使”?這堂課“揭秘”高能技巧

作者:自然探索行動
如何當好“熊貓小大使”?這堂課“揭秘”高能技巧

“這4隻大熊貓,它們是2019年6月23日這天,同一天出生的兩對雙胞胎大熊貓,他們叫雙雙、重重、喜喜、慶慶,連起來叫‘雙重喜慶’,他們聚在一起,被網友戲稱為在打麻将、後來又說它們是在圍爐煮茶。”

如何當好“熊貓小大使”?這堂課“揭秘”高能技巧

6月18日,“走進渝港澳·愛上大熊貓”重慶市青少年自然探索熊貓行動走進了西彭園區實驗國小,重慶動物園科普主管田小芳為學生們帶來一堂生動“熊貓使者”專題講座。

“大熊貓是獨居動物,為何可以聚在一起呢?”田老師解釋稱,這是因為它們還沒有成年,等到成年過後,熊貓的領地意識就非常強了,是以成年後就必須分開飼養了。

而大熊貓成年年紀大概是在5~6歲,如果是在圈養情況下,甚至可能4歲就開始有一些青春期的表現了。

如何當好“熊貓小大使”?這堂課“揭秘”高能技巧

這意味着,這以後,熊貓就可以配對繁殖了。“不過,大熊貓可不是能随便配對的。”田老師稱,“相親”的大熊貓都是要經過篩選的,每隻大熊貓都有一個編号叫做譜系号,就像我們人的身份證一樣。人類是不能近親結婚的,我們大熊貓也一樣,必須篩選親緣關系較遠的個體與之配對。

田老師介紹,截止到目前,重慶動物園一共産下了有31胎,45隻大熊貓,其中有13胎就是雙胞胎,然後一胎有三胞胎。剛剛視訊當中出現的“雙重喜慶”,同一天産下兩對雙胞胎,在動物園裡面是非常罕見的。

如何當好“熊貓小大使”?這堂課“揭秘”高能技巧

聽了田老師的講解,“熊貓小大使”們直呼“漲知識”。

“如果熊貓媽媽略微不注意,一巴掌下去小熊貓就不存在。”田老師還講道,大熊貓的孕育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熊貓媽媽會在寶寶出生之前找一個隐蔽的樹洞或天然的岩洞,把前期需要用到的樹枝和幹草精心鋪墊。為了更好地保護照顧熊貓寶寶,熊貓媽媽在熊貓寶寶剛出生的最初兩周内幾乎“原地不動”,将自己的孩子抱在自己懷裡,寸步不離。一周内,小熊貓的耳朵眼睛會慢慢變灰,兩周後熊貓寶寶的四肢肩帶等就會呈現出明顯的灰黑色。

如何當好“熊貓小大使”?這堂課“揭秘”高能技巧

随後,田老師又講了重慶熊貓吃的竹子來自哪些地方,熊貓的主要栖息地,有沒有指甲蓋等等知識。

除了講解這些知識外,田老師還帶來了熊貓幼崽道具、熊貓手掌骨架模具、熊貓“青團”等,讓“熊貓小大使”們近距離地觸摸、體驗。

如何當好“熊貓小大使”?這堂課“揭秘”高能技巧

“熊貓小大使”們表示,聽了課後,對熊貓更加喜愛了,今後我們要積極參加保護地球環境的活動,學習更多熊貓的知識,與同學一起在社會上宣傳大熊貓,保護大熊貓。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本次活動以青少年動物保護科普為主要内容,招募青少年“熊貓使者”,讓大熊貓科普走進校園,引導廣大青少年走進重慶動物園、成渝港澳以及世界各地大熊貓旅居地等動物保護機構,開展動物保護宣傳講解活動,搭建學校與動物管理保護機構的動物關愛平台,也讓青少年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動物保護知識,培養他們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

上遊新聞記者 嚴薇 主辦方供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