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增殖放流修複生态 司法守護碧海藍天

作者:長三角新新事

初夏時節,暑氣漸濃。6月3日,在“六五”世界環境日和“六六”全國放流日來臨之際,鹽城經開區法院聯合鹽城經開區檢察院共同開展以“保護海洋生态環境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增殖放流活動,在相關部門的共同見證下,1600萬隻優質海蜇幼苗被投入黃海,用于補償修複海洋生态環境。

增殖放流修複生态 司法守護碧海藍天

當天下午1點半,經開區法院幹警前往射陽黃沙港,開展海蜇苗數量清點、檢疫确認等前期準備工作。為了確定放流海蜇苗的成活率,鹽城工學院、射陽農業農村局等機關的漁業專家全程監督、指導放流過程。

增殖放流修複生态 司法守護碧海藍天
增殖放流修複生态 司法守護碧海藍天

增殖放流前,漁業專家通過随機抽取的方式對準備放流的海蜇苗進行了開包查驗、清點,确定海蜇苗數量。之後,專家随機選取了部分海蜇苗,對其長度進行了細緻測量,確定增殖放流的海蜇苗規格符合放流要求。同時,漁業專家現場詳細講解了增殖放流的程式、技術要求及注意事項,確定放流工作順利開展。

增殖放流修複生态 司法守護碧海藍天

檢查完畢後,按照專家出具的修複意見的要求,船隻航行至指定海域,參加活動的相關人員在漁業專家的指導下,将一尾尾優質海蜇幼苗放入大海。

增殖放流修複生态 司法守護碧海藍天
增殖放流修複生态 司法守護碧海藍天
增殖放流修複生态 司法守護碧海藍天

據悉,2021年5月,梁某、劉某等4人明知大陸黃海海域進入伏季休漁期,仍多次駕駛船隻進入上述海域實施非法捕撈作業,林某等人參與實施非法收購行為。因上述行為破壞了水生生态環境的穩定,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法院判令被告承擔修複生态的民事侵權責任。

執行過程中,當事人提出目前已繳納部分生态賠償金,但因家庭經濟困難,申請采用替代性修複的方式履行生态損害賠償責任。經開區法院依法調查核實了申請人家庭情況後,為兼顧公益保護和被執行人履行能力,邀請專家對增殖放流方式的可行性進行論證,確定替代性修複建議科學合理。最終,根據專業機構出具的修複意見,采取增殖放流的方式,修複海洋生态環境。此次投放的海蜇苗,在種類、數量、大小上均嚴格按照生态修複方案執行,并在農業部門登記備案。(供稿:文字、圖檔:王 昕)

編輯:湯志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