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冠軍俱樂部亦有擔憂!電競行業面臨人才短缺危機

作者:saralolita

GEN電競俱樂部在最近一個月,拿到了英雄聯盟季中冠軍賽冠軍,和無畏契約上海大師賽冠軍,成為了全世界電競圈的關注焦點。尤其是他們的無畏契約分部,采取了全韓班陣容卻拿到冠軍,打破了西方選手此前在這個領域的統治。至于英雄聯盟分部的話,去年剛出道的新人Peyz拿到MSI冠軍,顯然有成為LCK超新星的趨勢。很多人将GEN的成功歸功于人才儲備,挖掘了很多優秀的南韓年輕選手,但他們的首席執行官則是對此感到擔憂。

冠軍俱樂部亦有擔憂!電競行業面臨人才短缺危機

6月18日,GEN首席執行官Arnold在個人推特,釋出了一篇行業長文,表達了他對于英雄聯盟人才儲備數量的擔憂。他表示自己近期,與多位英雄聯盟的老闆、經理、教練以及選手,進行了一些令人擔憂的對話。得到的結論是,業内人士開始對英雄聯盟的人才儲備表示擔憂,即便是在電競大國的南韓也是如此。

他提到這裡所說的人才儲備,指的是在成為像Quid、Delight或Peyz這樣的明星選手之前,那些在青訓隊階段就展現出天賦的年輕選手。Quid和Delight同樣是GEN青訓體系培養出來的選手,前者目前效力于北美100T,後者則是效力于南韓HLE。LCK聯賽的所有隊伍都有後備力量,參加次級聯賽CL的二隊,或參加青訓聯賽AS的三隊。去年世界冠軍T1的上野選手,Zeus和Oner在2020年還是T1青訓成員,Zeus當時就被認為是現象級上單。

冠軍俱樂部亦有擔憂!電競行業面臨人才短缺危機

Arnold提到越來越多的具有職業競技天賦的年輕選手,開始轉向其他遊戲進行發展,而非隻是在玩英雄聯盟。比如他們發現拳頭遊戲旗下的無畏契約,未來職業級人才儲備的數量,已經是英雄聯盟的三到四倍。

與此同時,LCK聯賽的選手們在競技天賦和人氣方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LCK現在正達到一個連俱樂部老闆們,都從未見過的主流受歡迎程度和文化相關性。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即聯賽的受歡迎程度,與硬核、高水準競技基礎之間并不比對,但他們目前還不清楚是什麼導緻了這個結果。

俱樂部老闆讨論後提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随着年齡的增長和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可能更多的玩家選擇觀看而非參與競技,這個競技是包括大衆化的排位賽。他們的另一個想法是,這可能是電競行業過度膨脹的後遺症,現在終于開始從狂野擴張後恢複過來。也有可能隻是增加了很多優秀的娛樂形式,讓人們不想全身心投入英雄聯盟,遊戲也像傳統體育一樣經曆同樣的浪潮。

冠軍俱樂部亦有擔憂!電競行業面臨人才短缺危機

從拳頭遊戲最近公布的2025年電競計劃,可以看出他們也知道這種狀況,盡管比賽的收視率不斷提高,但遊戲玩家的數量并沒有增加,而且對電競行業的投資變少,是以他們決定減少比賽規模,将資源配置設定給更少的隊伍。盡管職業聯賽的隊伍規模正在收縮,電競團隊開始追求成本效益的陣容,相應的選手大名單數量也在減少,但GEN表示他們仍然緻力于投資長期人才發展。

Arnold認為電競行業仍然具有機遇,他相信英雄聯盟将會引入類似無畏契約,那樣開放式的團隊資格賽(草根隊伍有機會拿到頂級聯賽名額),讓選手有入讀大學的機會,以及在國際範圍獲得更多的關注。他希望GEN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遊戲玩家,得以被全世界觀衆認識的跳闆,并且會為這個目标繼續投資,他希望與電競組織和大學,以及開發商等合作夥伴一起努力實作這一目标。GEN會在今年夏天釋出一些更新,介紹他們在人才培養這方面的計劃。

冠軍俱樂部亦有擔憂!電競行業面臨人才短缺危機

前英雄聯盟官方解說、現FLY電競俱樂部總裁PapaSmithy,也在這條長推文下方發表評論。他表示南韓得益于電競氛圍濃厚,特别是英雄聯盟電競的文化相關性,是最不受這種人才困境影響的地區,但在某種程度上,這似乎是遊戲業的自然發展方式。畢竟就過去十年的情況來看,南韓一直向世界範圍輸出英雄聯盟人才。

他承認英雄聯盟是一個“老遊戲”,要重新激發老遊戲的玩家基礎,就需要克服年輕人心中永遠存在的感覺問題。他認為拳頭最大的失誤是在雙城之戰第一季推出時,沒有準備好改善遊戲内的“新玩家體驗”,英雄聯盟很少有能比那個時刻,更容易地融入老IP的文化精神。然而當時網絡上的主流說法是,“你看完雙城之戰後,不要嘗試去玩英雄聯盟”,因為這是一個很複雜的遊戲。拳頭未能在那時轉化這些劇集觀衆,通過各種辦法讓他們更容易地上手英雄聯盟。

作為2015年就擔任LCK解說的PapaSmithy,至今還活躍在英雄聯盟電競圈,他對于南韓電競生态和英雄聯盟生态,都有比較熟悉的了解。他補充表示将一款電子遊戲變成一代人的體育項目,可能是一個無法實作的目标,因為拳頭在這方面犯下了很多錯誤。雖然他也無法确定,如果拳頭做對了各種決定,是否能夠讓英雄聯盟變成世代級的體育項目。畢竟這是任何遊戲公司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哪怕拳頭在這方面也是探索者。

冠軍俱樂部亦有擔憂!電競行業面臨人才短缺危機

因為英雄聯盟已經是15年的老遊戲,拳頭在吸引新人這方面做得不太好,無法将這代人的遊戲熱情和商業理念,推向下一代的遊戲閱聽人。而作為電競行業的投資者,PapaSmithy自然是希望他們的投資,能夠得到較高的轉化率,才能持續對英雄聯盟電競進行投入,招募更多的選手保持聯賽活力。

負責太平洋PCS和越南VCS聯賽的産品經理ChisinX,則是對此有個人看法,他認為英雄聯盟拓展新人的方式之一,是通過英雄聯盟手遊這個産品,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ChisinX之前是LOL手遊亞太地區的負責人,也負責過2022年的ICON世界賽,但LOL手遊電競化并不理想,最終連國際賽事也取消了。

北美100T俱樂部的副總裁Joseph Jang,同樣回複了這條長推文,他表示對英雄聯盟進行結構性調整,肯定有助于緩解缺乏人才這個問題,但他認為核心問題在于,新玩家學習英雄聯盟的門檻太高。畢竟英雄聯盟已經有167個英雄,認識這些技能和玩法需要時間,還有符文裝備地圖等遊戲知識需要記憶,更别說視野節奏控線這種進階内容。

冠軍俱樂部亦有擔憂!電競行業面臨人才短缺危機

前LCK聯賽解說Monte同意這個說法,英雄聯盟的盈利模式在于不斷增加新英雄,這就為新玩家的加入設定了巨大障礙。即使是在南韓這種遊戲環境,你的朋友帶你一起玩,他們教你玩英雄聯盟,但這個門檻還是對遊戲吸引新人,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作用。

GEN俱樂部的分析師Halpern提出了觀點,他認為問題的關鍵是給新選手一個機會,他覺得除了LPL以外的聯賽,應該讓次級聯賽的隊伍有機會和頂級聯賽交手,應該重新帶回類升降級的制度。歐洲有EMEA大師賽和健康的地區聯賽,很多排位賽選手從地區聯賽開始出道,一步步登上LEC聯賽。他覺得英雄聯盟在一兩年之内,就會推出類似無畏契約那樣的晉級系統。

由于目前玩家數量的原因,在南韓采取類似EMEA大師賽的方式并不現實,但他提議LCK聯賽應該引入晉級機制。比如某個隊伍如果打得比墊底兩個隊伍更好,就有機會在LCK打比賽。而在目前的制度下,即使你是非常優秀的選手,哪怕你比排名第四或第五的隊伍強,你也有可能沒機會打LCK聯賽。即使你比一半的LCK選手更強,但也有可能隻能打次級聯賽,因為你是Chovy或Keria這種明星選手的替補。

冠軍俱樂部亦有擔憂!電競行業面臨人才短缺危機

sara這裡補充說明一下,無畏契約最進階别的國際聯賽,是采取固定席位和臨時席位制度,固定席位的10個隊伍是不會失去名額,每年新增1個臨時席位,臨時席位是次級聯賽打得最好的那支隊伍,他們晉級後有2年的大賽表現時間,2年後就要回次級聯賽競争席位。這種制度保證了特許經營隊伍長期投資,因為不用擔心明年就沒了聯賽名額,也讓草根隊伍有打上頂級聯賽,甚至打世界賽的機會。

事實上拳頭在2025年作出了嘗試,對四大聯賽的LCS進行改革,英雄聯盟北美和南美合并為一個賽區,每個區有7個固定隊伍,然後給次級聯賽預留1個升降級名額。這個改動類似于無畏契約電競生态,為次級聯賽隊伍提供了晉升通道,但是否在其他聯賽推行尚未知曉。

冠軍俱樂部亦有擔憂!電競行業面臨人才短缺危機

從上述業内人士的發言可以看出,英雄聯盟在吸引新人方面,确實是遇到了瓶頸期,今年LPL聯賽一共17個隊伍,拿得出手的新人隻有milkyway。以最近MSI決賽的兩位中單選手為例,knight已經打了8年比賽,Chovy的職業生涯也有7年了,賽場上逐漸剩下老面孔。從遊戲社群的回報來看,老玩家逐漸變成了雲觀衆,但職業賽場缺乏新面孔,對于電競生态的持續發展并不友好。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特别的看法,能否拿出合适的解決方案,幫拳頭改善這個問題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