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作者:鋒潮評測

不知不覺,這一屆618也是快要過完了。

和前幾年主打超長預售+結尾放大招的套路不同。

今年的618呢,不僅取消了預售環節,現貨直接開賣。

給到的折扣和優惠也比較直接,這就導緻很多網友在活動當天就結束了戰鬥。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而機哥我呢,肯定是更關注手機圈的事兒啦。

今天咱就抛開“人人都是第一”的廠商戰報不談,直接進入電商平台的銷量排行榜。

看看這輪期中考試,究竟是——

誰稱王,誰挨打

沒有一點點意外,在品牌銷量這一塊。

果子依舊是這一屆618的冠軍,排在後面的分别是小米、vivo、榮耀、華為和OPPO。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怎麼說呢。

前五名機哥都不覺得意外,蘋果去年也是靠着618大降價的玩法提銷量。

小米、vivo和榮耀由于基本盤夠穩,隻要給到不錯的降價幅度,基本就能穩坐銷量前五。

至于華子嘛。

也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好起來了。

陸續上市的Mate 60系列、nova 12系列和Pura 70系列,都賣得非常好。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可此時再看一眼OPPO/一加。

乖乖,咋就給幹到第六名去了?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你說旗艦機吧。

OPPO Find X7 Ultra硬體足夠頂級水桶,軟體也多次爆肝OTA優化。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你說成本效益吧。

一加ACE 3和一加12,都能在兩千元和四千元價位段站穩腳跟,而且各有各的強勢賣點。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于是問題來了,究竟是友商的降價力度太大,還是競品的産品太強?

切換到手機單品的【累計榜】,咱就能得出個大概答案。

具體到各台機子的銷量上。

iPhone 15 Pro Max、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直接霸占了前三名。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雖然iPhone數字系列賣得好,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但今年的618,果子屬實是做了個違背祖宗的決定,整了個史上力度最大的降價。

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降幅都在2000元以上。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在這兩天,電商平台也來了個“最後一波”優惠。

這你受得了嗎。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至于說後面那幾位。

就是Redmi K70、榮耀X50、一加Ace 3、Redmi K70E這些中端成本效益選手了。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而Redmi K70就屬于那種,在2000元價位段要啥有啥的存在。

骁龍8 Gen 2、金屬邊框+玻璃機身、不錯的性能釋放、同檔唯一的2K護眼螢幕...

再加上618不到2000元的價格。

整體的定位就像中端機的美隊,不是最強的,但确實是最均衡的。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而機哥前面提到的一加ACE 3。

我一直認為,它是兩千元成本效益機子裡,質感最好的一位選手。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特别是【鳴沙金】配色,低飽和度中帶着點裝X屬性。

如果能把馬桶蓋模組換掉,那将是絕殺。

可惜使不得。

不過我聽說一加下一代新機,總算要換掉這馬桶蓋模組了,隻能說小小期待一波吧...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剩下的,諸如小米13、Redmi K70E和iQOO Neo9等機型,都靠着不錯的降價力度,拿下了累計銷量前十的位置。

這時候可能有機友會問:

“诶,不是說小米14賣得很好麼,咋沒見它上前十啊?”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答案很簡單。

被寄予厚望的、首銷第一周便突破百萬銷量的小米14,618期間被擠到了第十二名的位置呢。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當然這也不是說,它的産品力和配置就不強。

隻是在優惠力度上,小米14全系确實都算不上給力。

畢竟截至目前,比小米14配置更強、更均衡的小屏旗艦還真沒有。

但年底就不好說了。

從爆料來看,OPPO Find X8和vivo X200都要做中小尺寸直屏。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小米15要是不加把勁兒,被藍廠和黑廠幹翻,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真要說起來。

在整個手機單品銷量【累計榜】中,最讓機哥意想不到的,無疑是iPhone 13的突然襲榜。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作為一款兩年前的機型。

它在618期間的銷量,居然比華為Pura 70和iPhone 15 Plus這倆新旗艦都要多。

不是哥們,這又是哪門子的招數?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不僅是機哥沒想明白。

很多網友看到這茬,也是一頓撓頭。

要是iPhone 13降到3000左右,那銷量沖到今年618前二都沒啥問題。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可現實情況是。

iPhone 13 128GB的版本,目前自營店的價格還得差不多四千塊錢。

再加上60Hz、安全慢充和祖傳劉海屏等槽點。

就...

想不明白,真的想不明白。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或許這就是站穩高端市場,所帶來的品牌效益吧。

對了,說起高端手機這塊地。

你别看華子在單品累計榜上,隻有一台華為Pura 70位列其中,而且還排在第十八名。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要是把銷量區間定到【6000元以上】。

大夥就會發現,這基本成了華為和蘋果的遊樂園。

具體為,6000元以上手機的銷量前十中,華子占了6個位置。

依次排序為華為Pura 70、華為Pura 70 Pro+、華為Mate60 Pro、華為Mate X5和華為Mate 60 Pro+。

前二倒是沒啥懸念,今年果子降價力度實在是太大了。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再往下一檔,來到【4000-5999元】的區間。

iPhone 15位居第一。

主打要啥有啥,還有哈蘇影調的一加12,拿到了季軍的位置。

而小米14、小米14 Pro、小米13 Ultra都進了前十。

怎麼說呢,4000元這個價位段,确實是小米數字系列的舒适區。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可能有些機友看得有點淩亂。

沒關系,機哥給大夥做個簡單易懂的總結。

總結:果子降價沖銷量,華為高端全面回歸

蘋果iPhone 15今年的産品力,雖然中規中矩,但靠着2000元的大降價,依舊拿下手機界銷量前三的位置。

小米作為主打線上的品牌,和往年一樣,各個價位段都有前三的機型覆寫。

比如2000元-2999元,有Redmi K70。

3000元-3999元,有小米13。

4000元-5999元,有小米14。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vivo和榮耀,屬實是低調悶聲發大财的選手。

像是iQOO Neo9啊,榮耀90 GT這類中端成本效益機子,618再降點價真就随随便便賣爆。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再下探到千元價位,還有iQOO Z9 Turbo和榮耀X50GT等機子扛着。

拿不到冠軍,但也過得很滋潤。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至于說歐加這邊。

其實一加的ACE系列和數字系列,線上上都賣得挺不錯。

而OPPO的當家旗艦Find系列,在某東榜單上排名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OPPO Find X7 Ultra在其他第三方平台的價格更香。

四千多塊錢的影像超大杯,無關痛癢的小缺點我都能無視好吧。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當然,618沒買到新機的機友們,倒也不用覺得可惜。

下半年還有小米15系列、vivo X200系列、OPPO Find X8系列、華為Mate70系列和iPhone 16系列等着咱們。

這一屆618過完了,誰稱王,誰挨打?

還是那句話,等等黨永遠不虧。

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