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的智慧,唐代第一大城長安的水利工程

作者:德叔談史悠悠

在沒有自來水的古代,你知道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城市是如何解決用水問題的嗎?

那今天我們不妨以唐代的長安城為例,帶大家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

古人的智慧,唐代第一大城長安的水利工程

根據文獻,古長安城的面積是84平方公裡,東西寬為9,721米,南北的長為8,651米。

整個長安的周長更是達到了36.7公裡。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百萬規模的城市,人口最多可以達到180萬左右,是當時世界上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城。

我們想一下,這麼多人住在一起,每天吃喝拉撒都要用水,這座城市每天對于水的需求量肯定是巨大的。

是以,城市的建造者,應該很早就把水源的問題考慮在内了。

在科技不怎麼發達的古代,建都之前除了地勢上要易守難攻,要有天險之外,水源一定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是以,靠近水源地很重要。

而長安位于關中平原,四周環山,北依渭水,南臨秦嶺。

這樣的地理環境使得長安城四面環水,背山面河。長安周邊主要水系有八條,是以有“八水繞長安”一說。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澇、潏、滈、浐、灞八條河流,它們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屬黃河水系。渭河黃河一大支流,其餘七條河流注入渭河。

古人的智慧,唐代第一大城長安的水利工程

而這些水系不僅滋潤了土地,也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活和經濟基礎。

除此之外,統治者們還會興修水渠。

比如說隋朝時期就開鑿了清明渠、龍首渠還有永安渠。而到了唐朝呢,又開鑿了黃渠還有漕渠。

古人的智慧,唐代第一大城長安的水利工程

這些人工修建的水利工程,大多是南北走向,它會貫穿整個長安城,然後把城外的河水引入城中。

通過龍首、清明、永安三大管道網,和後來修建的黃渠、漕渠等,引水入城區萦回曲折并和城區内的曲江、興慶、蓬萊等池串通。

古人的智慧,唐代第一大城長安的水利工程

這些清澈的流水不僅給美麗宏偉的長安增添了不少風采,而且還能補給地下水,稀釋地下水的濃度。隋唐長安城的排水系統也較漢長安更為完善。

據考古發掘,每條大街的兩側或一側都有水溝。例如朱雀門大街水溝的形制是溝上口寬3.3米,底寬2.34米,溝東壁深2.1米,溝西壁深1.7米,斷面呈上寬下窄的梯形,溝兩壁均呈76度的坡度,溝壁修制得很光整,未加木闆或磚砌,這是大街的情況。

一般坊市也有排水溝,商業區的西市在街道兩側均有水溝,早期的水溝尚未砌磚,但兩壁均附有木闆,在木闆之外豎有木柱,以此來防備溝壁坍塌,這些木闆與立柱及柱洞等均清晰可辨。

古人的智慧,唐代第一大城長安的水利工程

晚期的水溝兩壁均砌以長方磚,溝底平鋪素面方磚。另據陝西省文管會的報導,“幾年來在西安市東西北郊都發現有唐時石與磚築的水道,還有用瓦筒與石灰接的水道,在磚石砌築的水道間還有鐵閘門,這種閘門有菱形和直棂形之不同。……可能是唐時通皇宮的水閘門”。

這種水道可能是引渠水而不是排污水。正因為如此,在隋唐初期以至于開元年間,自居民以至于皇宮均飲用井水,而且有不少甜水的記載。

而且,這些水利工程不僅供應整個城市的生活用水,而且在雨季來臨的時候互相通達,起到防洪排澇的作用。

古人的智慧,唐代第一大城長安的水利工程

擁有非常完整的這種水循環系統,也是後來長安城不斷繁榮、不斷興旺的基石。

而這個系統的建設,對于長安城除了防洪排澇,當然還有供水,以及整個城市的衛生,都非常非常關鍵。

另外,我們要講一講長安的地勢。長安地勢是東南高西北低。

每次下雨的時候,雨水可以很自然的順着地勢流入到河裡面,也不浪費,也不會由于過多的水造成淤堵。

那麼,這些水能達到飲用的标準嗎?古人是如何保證這些水的潔淨的呢?

這一點其實大家不必過于擔心。其實,筆者覺得,如今的河水不能直接飲用多半其實是我們工業污染的産物跟結果。

古時候肯定是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多工業污染的,中原文明是一個農耕文明,男耕女織,頂多就是發展一下商業,沒有化工,能源這麼多的重污染行業。

其實,筆者記得小時候,玩瘋了的時候,自來水管子裡面的水,也喝過不少,從來沒有出現拉肚子或不舒服的情況。

再加上,中國的古人很早就發現飲水品質會帶來疾病的問題。早在戰國年間的《呂氏春秋》裡,就詳細論述了“飲水衛生”與身體健康的關系,認定“甘水所,多好與美人”,而水質惡劣則會造成“癰瘡”“甲狀腺腫大”“腳腫”等病症

是以對水質清潔問題,曆代古人也不敢馬虎。

在中國古代飲水史上,“燒開水”的習慣也是曆史悠久。戰國年間孟子就說過“冬日則飲湯”,也就是喝熱水。飲茶風氣普及後,“燒開水”更是成風。

古人的智慧,唐代第一大城長安的水利工程

這種飲水的習慣,一定會起到一個高溫消毒還有殺菌的作用,雙重保障之下,水的安全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可以這麼說,古長安的給排水系統,它是一個很龐大而且複雜的網絡,而且這些設施,遍布全城。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最複雜的城市排水系統之一。

可以說,這也是古代城市規劃工程建設當中的傑出典型之一。是以,總有那麼多人喜歡大唐文化,總是希望夢回唐朝呢。

我想這可能就是原因之一吧。

今天就聊這麼多,喜歡就一鍵三連。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