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種能力:提升技能不可或缺的法寶

作者:小紅愛碼字

《刻意練習》中提出,在專業的或商業背景中涉及提高績效和表現時,正确的問題是“我們怎樣改進相關的技能”,而不是“我們怎樣傳授相關的知識”。

這其實要求我們能提升3種能力:認知力、執行力、複盤力。

認知力,不可忽略的底層能力

雖然作者談到,提升技能不是傳授相關的知識,但毋庸置疑,知識是技能提升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也就是說,要提升技能,首先得提高自己的認知力。

3種能力:提升技能不可或缺的法寶

認知力,往往是一個人最容易忽略但最重要的底層能力。

很熟悉的一句話:“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那是因為世界太複雜,變化太快,你的認知趕不上世界的變化。

試想一下,你認識你自己嗎?你真的了解自己嗎?

很多時候,人往往會陷入“當局者迷”,即在别人的評價中低估或高估自己。

比如,有個朋友看到别人發了一個貌似随手拍的視訊,上萬點選量,就心潮澎拜、信心滿滿,準備辭職,立馬投入這片藍海。

盡管家人和朋友再三勸阻,她卻洋洋灑灑列出一堆資料:

諸如粉絲幾十萬的部落客,年入百萬;粉絲百萬的部落客,簽約專業團隊;粉絲千萬的部落客,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可是僅僅不到兩年,她就開始賣器材,投履歷,和曾經的夢想說拜拜。

她隻能感慨:“别人都說‘隻要站在風口,豬都能飛上天’,為啥到我這裡,大風隻刮走了我的時間和金錢?”

她能看到的是視訊部落客當然賺錢,一條視訊能抵很多人一年的收入。

但她沒有看到的是,自媒體創業九死一生是常态,對個人資本、才華、天賦、專業和經驗要求極高,這條路道阻且長。

越是在風口浪尖,認知力越充分,人越能保持清醒,而不是被輕易拍死在沙灘上。

提升個人認知力,不讓自己沉溺于外界營銷的世界裡,最好的方式是打破資訊壁壘。

新手和大師之間的本質差別,就在于認知不同。

認知力低的人,所見即世界,喜歡盲從,喜歡簡單歸因。

而認知力高的人,都懂得透過現象看本質,遵循事物的本質規律,修煉自己的系統思維。

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才能改進相關的技能,如何改進相關的技能,則離不開你的執行力。

執行力,能成事,成大事的能力

所謂三分戰略,七分執行。

光有認知力還不夠,如果你有一個很好的想法,看清了一個方向,但不行動,這樣的想法隻是空想。

3種能力:提升技能不可或缺的法寶

很多人悟性很高,但最後一事無成,原因就是因為他沒有行動。

最怕的,就是不動。其實隻要一行動,你就會得到回報,然後你可以根據你得到的回報,進行調整,這時候,你又會形成新的認知,進而做到知行合一。

是以,你一定要搞起來。凡事搞起來,才能解決80%的問題。

而能不能搞事情,則取決于你的内驅力,你要有足夠的要性,正如稻盛和夫先生說的,心不喚物,物不至。

此外,你要會量化目标,把目标分解成一個個階段性的可執行的小目标,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最後,你還要根據你的進展速度,隔一段時間進行複盤。

複盤力,從經驗上升到能力的關鍵。

一個人的知識,70%是從工作中學到的,還要經曆“行動—經驗—規律—行動”這一完整的閉環,才算從工作中學習到了東西,提高了能力。

一味從經驗到經驗的人,即使經驗再多,能力也不大。

3種能力:提升技能不可或缺的法寶

畢竟,經驗不等于能力。

經驗,就是那個“how”,如果隻停留在表層的歸因,經驗豐富了,能力也未必長進。

從“how”,進一步推導,得到背後大大的“why”,這才是能力。

隻有經驗且盲目依賴經驗的人,叫:倚老賣老。

能從經驗裡抽象出能力的人,才叫:智者。

從how到why,仔細思考:在這個事情中,能學到什麼?哪些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下次繼續沿用?哪些做法下次應該避免?如此,才能真正提升你的技能。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刻意練習認知力、執行力和複盤力,進而提升自己的核心技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