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的關系,都是敢于沖突,擅于和解

作者:喬達摩·克裕帕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和他人發生沖突。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可能存在一個完全符合你期望的人,當想法不一樣的時候,沖突就出現了。

有沖突是很正常的,我一直有一個觀點:我們要敢于沖突,并擅于和解。

好的關系,都是敢于沖突,擅于和解

為什麼要敢于沖突?

我們為什麼要敢于沖突?發生沖突,能達到這3個目的。

1.表達自己的立場

有一些管理者,他是一個老好人,沒什麼原則。無論下屬提什麼要求,他都答應。他永遠沒有自己的底線,太害怕沖突。如果你是這樣一個人,那麼下屬就不會聽你的,這樣你是做不好管理的。

是以在下屬碰觸你底線的時候,觸碰紅線的時候,你要敢于沖突,表達你的立場,捍衛價值觀。否則,所有人都不會敬畏。

2.守好彼此的邊界

不僅是上下級會有沖突,你和同僚、朋友之間也會有沖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和邊界,在這個範圍内,誰都不能進來。一旦進來,就容易産生沖突,一進來就越位了。

如果你的邊界被打破了,你覺得不舒服了,那你一定要學會說“不”。

很多人内耗,感到焦慮的一個原因就是不敢說“不”引起的,如果當場不說“不”,下次别人還是會我行我素,來侵犯你的邊界。

比如明明是他的工作,但他卻把工作甩給你,一旦你預設接受,後來他就會将甩鍋變成一種習慣。

是以别人侵犯你的邊界的時候,你要敢于沖突,有意識保障自己的權益,拒絕不合理的要求。

3.解決問題實作成長

同樣,有沖突的時候,也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發和思考。

比如,在創新項目上,團隊成員之間的争論,不同觀點交鋒,能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有利于發現問題,并且尋找到解決方案。

美國通用汽車總裁斯隆也非常看重這一點,他主持一個會議,如果會上沒有面紅耳赤的争論,高層提出的方案得到了全員擁護,他就會宣布:“現在休會,等到有不同意見的時候再開會決策。”

我們也常常說:壞團隊一團和氣,好團隊争論不休。

是以,好的關系,不是一味的隐忍和退讓,而是要敢于沖突。隻有讓問題爆發出來,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好的關系,都是敢于沖突,擅于和解

擅于和解,讓沖突歸零

我們不能隻制造沖突,任何關系如果隻有沖突,最後就會四崩五裂。是以,在沖突後還要尋求和解,讓沖突歸零。那麼,該怎麼做呢?

1.了解人性

面對沖突,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要冷靜下來分析。

很多時候你以為的沖突,隻不過是表面沖突。是以,要先正确歸因,明确自己面臨沖突的關鍵要素是什麼,你要看到沖突這個表象的背後,隐藏着什麼樣的本質。

你要向下挖,挖到人性最深層次的欲望。看一看,他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是利益問題,還是安全感不夠,或者是沒有滿足對方被尊重的渴望?

當你洞察了人性,能換位思考,了解對方真正想要的,就找到了沖突發生的最本質原因,就能對症下藥了。

2.強化共同的目标

知道沖突的根源後,下一步就是解決問題。

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作者提出了僞共同體的概念。

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們表面上是一個共同體,甚至喊口号,說要團結一緻。

但他們面對沖突時總是想盡辦法逃避問題,他們将事情最小化,徹底忽視它。但這樣做,沖突并不會消失,而是淤積在心中,有一天會以另外的形式加倍地爆發出來。

而真共同體,一旦有沖突,他們不是逃避,而是把問題擺在桌面上,當達成共識團隊會更有凝聚力。

是以,我們要打造真的共同體。核心就是我們要摒棄本位主義,來強化共同目标。

比如在職場中,沒有多少人來工作是為了跟别人吵架的,都是想做好工作,完成目标,拿到結果。目标和價值,是所有員工最大的公約數。

是以,要探讨一下,公司要實作什麼目标,實作目标的意義是什麼,團隊和個人,要實作什麼目标,實作目标的意義是什麼。

從人性出發,找到雙方共同目标和共同價值,就能凝聚共識,化解沖突。

3.建立信任

北京大學張維迎教授說過一句話:人類社會的很多沖突,不是源于利益沖突,而是源自誤解,也就是錯誤的預期。

的确,很多時候我們之間有沖突,有沖突,是因為我們不了解,是以有了猜疑鍊。

是以當解決完沖突後,還要建立起信任,要消除掉彼此的戒心。

在《信任的速度:一個可以改變一切的力量》一書中提到,信任有4個核心因素:誠實、動機、能力和成果。

①誠實。你必須是一個誠實的人,總是講實話,有說實話的信譽。這樣你說話,才會有可信度。

②善意。你的出發點,是為了彼此好,是為了彼此成就。而不是歪曲事實,攻擊别人。你也可以通過裸心會或者一對一溝通等方式,向對方釋放你的善意。

③能力。你要有優秀的能力,有足夠的專業和技能。你是權威,更容易赢得對方的信賴。

④成果。你之前解決問題,總是對事不對人,并且有效地解決過沖突,會更信任你。

是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信任,是以簡單。

最後總結一下,任何關系,都要敢于沖突,但也要擅于和解。如何和解呢?第一個,了解人性。第二個,強化共同的目标。第三個,加強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