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加拉國總理爆料後,印度終于反應過來了,美國這是要對自己下手

作者:澄城話題站

借美國“印太戰略”的東風,印度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似乎風頭正勁,然而近期,鄰國孟加拉國的一則消息卻給印度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據《環球時報》6月15日報道,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在5月底爆出猛料。

孟加拉國總理爆料後,印度終于反應過來了,美國這是要對自己下手

她透露,有白人曾向她提出,在孟加拉國建立新的空軍基地,以此作為交換條件,確定在今年1月7日的選舉中不對其制造麻煩。

然而,這位堅定的女總理并未被此誘惑,而是果斷拒絕了這一提議。

更令人震驚的是,哈西娜還揭露了一項更為深遠的陰謀——有人正策劃從孟加拉國和緬甸的領土中割讓出一部分土地,以建立一個類似東帝汶的基督教國家。

盡管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但這則消息在印度國内引發的震動卻遲遲未能平息。

印度媒體紛紛猜測,哈西娜口中的“白人”很可能指的是美國人。

畢竟,美國一直對孟加拉灣的戰略要地——聖馬丁島虎視眈眈。

盡管哈西娜的言論主要聚焦孟加拉國和緬甸,但印度曼尼普爾邦的目前動蕩局勢卻使得這一消息具有了更廣泛的安全警示意義。

印度的一些媒體更是敏銳地指出,緬甸的庫基-欽反叛勢力以基督徒為主,他們可能受到外部勢力的操控。

而美國對這些反叛勢力的支援,對印度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隐患。

孟加拉國總理爆料後,印度終于反應過來了,美國這是要對自己下手

特别是考慮到印度東北部也聚居着大量的基督徒,這一陰謀一旦得逞,将可能對印度的國家安全和穩定造成嚴重影響。

然而,這些印度媒體的分析雖然指出了從孟加拉國和緬甸劃地建立基督教國家對印度的潛在威脅,但他們的視角仍然顯得過于局限,對美國的真實意圖和可能采取的行動缺乏深入的了解。

如果這個陰謀真的得以實施,那麼最先受到分裂主義沖擊的,無疑将是印度本身。

與孟加拉、緬甸相鄰的印度東北部曼尼普爾邦,其曆史背景與現狀都極為複雜。

這個地區原本是一個獨立王國,然而在1949年9月,曼尼普爾國王巴格亞昌德拉被騙至印度,并被迫簽署協定将曼尼普爾并入印度聯邦。

多年來,曼尼普爾邦内族群構成複雜,穆斯林、印度教、基督教等不同宗教信仰并存,導緻文化和宗教問題引發的暴力沖突頻繁發生。

就在去年,一起震驚人心的暴力事件更是加劇了該地區的緊張氣氛。

幾名信奉印度教的梅泰族男子闖入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庫基族村莊,犯下了令人發指的罪行。

他們不僅殺害了一個家庭的兩名男性成員,還強奸了三名女性,并公然押着一名受害女性遊街示衆。而更令人心寒的是,印度警察在暴行發生時選擇了袖手旁觀。

這一事件迅速激起了庫基族的強烈憤慨,并引發了一系列暴力抗議示威活動,國際輿論也對此高度關注。

然而,這隻是該地區族群對抗、宗教沖突所引發的暴力活動的冰山一角。

在信奉基督教的少數民族群眾長期得不到印度政府公平、公正對待的情況下,他們心中的不滿和怨恨逐漸積累。

如果此時“恰好”在周邊出現一個基督教國家,那麼即使這個國家沒有将曼尼普爾邦納入其版圖,也必将會對曼尼普爾邦的穩定造成巨大沖擊。

孟加拉國總理爆料後,印度終于反應過來了,美國這是要對自己下手

美國一直以來都擅長通過扶持分裂勢力、建立反抗武裝以及利用種族和宗教沖突來制造地區動蕩和戰亂。

其目的無非是利用這些反抗武裝來牽制他國,以便将自己的勢力範圍滲透到該地區,進而謀取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

而此次美國中央情報局盯上孟加拉國和緬甸接壤的地區,其目标顯然并不簡單。

從更宏大的戰略角度來看,美國正在為建構一個完整的對華包圍圈而精心布局。

由于美國在中國的西南和西北地區周邊鄰國的影響力相對較弱,是以難以在這些地區直接制造麻煩或對中國構成軍事威脅。

為了全方位地“包圍”中國并遏制其崛起勢頭,美國試圖在中國的西邊建立一個受其控制的傀儡國家,并将其打造成軍事基地。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威脅中國的西部地區的安全與穩定,還能為美國在該地區謀取更多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提供便利。

然而,美國的野心并不僅限于此。曼尼普爾邦作為印度東北的屏障以及通往中國與東南亞的重要門戶,其地理位置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孟加拉國總理爆料後,印度終于反應過來了,美國這是要對自己下手

如果該地區出現一個受美國控制的基督教國家,那麼美國就能輕易地利用與之相鄰的曼尼普爾邦作為跳闆,将毒品等非法物品向中國境内滲透。

這種行徑在曆史上并不罕見,例如哥倫比亞的毒販之是以如此猖獗并長期逍遙法外,就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暗中支援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面對美國試圖在中國的西邊“搞事情”的野心和挑釁行為,中國當然不會坐視不理。

而作為直接利益相關的印度也必定會第一個站出來表示反對和抗議。

畢竟這種侵犯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為不僅違背了國際法和國際關系準則,更是對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嚴重威脅。

是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面對共同威脅時中印兩國能夠攜手合作共同維護地區和平與繁榮。

素材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