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炮火硝煙中僥幸走出——紀念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武興漢

作者:靖遠融媒

從炮火硝煙中僥幸走出

——紀念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武興漢

靖遠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楊學傑

作為一名營參謀長的通訊員,武興漢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一邊勇敢地參加戰鬥,一邊時刻機警地觀察戰場情況,守護首長的安全,他和參謀長能從炮火紛飛的陣地上走出,都是僥幸。

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走訪他健在的老戰友和兒子武正輝,查閱武興漢的有關檔案資料,一起了解英雄武興漢的戰鬥故事。

志願參軍

1934年11月,武興漢出生在靖遠縣第八區東甯鄉武家砂河(現北灘鎮寶泉村)一個普通農家。1951年5月,國小即将畢業時,在父親武萬選的支援和鼓勵下,投筆從戎,志願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加入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鬥争中。入伍後,即赴位于榆中縣清水鄉的西北軍區補訓四團獨立營四連(連長楊樹貴)當通訊員。

經過一年的軍事訓練和思想教育,1952年6月16日補訓團補充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武興漢被配置設定到七師二十團二營營部當通訊員。之後,三軍與一軍合并整編,成立新的一軍,這是我軍第一個重裝軍。武興漢在整編後的步兵第七師二十團二營營部仍當通訊員。

從炮火硝煙中僥幸走出——紀念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武興漢

1952年冬,艾森豪威爾當選美國第34任總統,大肆叫嚣要在北韓半島進行大規模登陸作戰,一舉結束北韓戰争。為了粉碎敵人的狂妄企圖,中央軍委調動5個軍馳援北韓戰場作戰。遵照中央軍委的指令,12月,一軍第七步兵師由河西走廊駐地出發,乘汽車到達蘭州,改乘悶罐火車,經過數天車運,抵達吉林通化地區,進行換裝并熟悉新裝備。

1953年元月,部隊番号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軍,歸屬志願軍十九兵團指揮,分兩路由安東和輯安跨過鴨綠江進入北韓,參加抗美援朝戰争。

過江後,為了躲避敵機轟炸,部隊多在山林小路中隐蔽急行軍。北韓的冬天,雪厚路滑,不時有人摔跤。為了減少傷亡,盡快到達目的地,上級指令輕裝前進,丢棄了一些随身的東西。盡管如此,連續的急行軍,戰士們仍然非常疲勞,有體弱或年小的戰士一到宿營地就躺下起不來了。沿途還要經過多條河流,在一次涉水過河中,武興漢身邊的一個小戰士疲勞過度,一頭栽倒在河流中,被河水沖走了,再沒上來。

當時的北韓正處嚴冬,河水浸濕了戰士們的褲子,上岸後,寒風一吹,如刀刺骨。他們不能停,也不能生火,接着急行軍,用運動中身體散發的熱量焐幹褲子。經過數天艱苦的急行軍,終于到達目的地谷山,進行實戰訓練。

初到北韓,在部隊駐地周圍,還有很多南北韓的特務在活動,經常發現山林中有敵特發信号彈,不斷引來敵機偵察騷擾。部隊的另一個任務就是捉敵特,每次行動,武興漢都表現勇敢,經常跑在前面。

武興漢還經常冒着敵人的炮火,獨自一人在天黑後執行通訊任務,每次都圓滿地完成了任務。1953年3月,由鄧世雄介紹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從炮火硝煙中僥幸走出——紀念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武興漢

應對挑釁

1953年4月初,一軍接替四十七軍擔任正面戰場防禦作戰任務,在“三八線”西側與南韓一軍一師對峙。此時,北韓戰場形勢處于膠着狀态,敵我雙方均認識到短期内不能徹底打敗對方,停戰協定也基本達成,但李承晚當局不願失去借“聯合國軍”統一北韓半島的機會,拒絕在協定上簽字,并叫嚣要跟志願軍單挑。為了破壞停戰協定簽字,瘋狂挑釁、制造事端,不斷襲擾我前沿陣地。

4月23日,韓軍十五團一個營,向我二十團陣地進攻,我軍以陣地抗擊和坑道突擊相結合的戰法,挫敗敵人的連續進攻,以傷亡80人的代價,斃傷敵140餘人。敵人并不甘心失敗,經過充分準備,20天後再次向二十團陣地發動進攻,最終還是以失敗收場。

二十團一營副營長張八在觀察所觀察敵情時,被敵發現,遭敵坦克炮彈擊中頭部犧牲。張八是一軍被中央軍委命名的三個戰鬥英雄之一(全國“爆破英雄”),他的犧牲令上級和戰友們十分心痛。由于武興漢在二營當通訊員,和張八非常熟識,這件事對他影響非常大。

有一次,武興漢跟随營首長通過敵人封鎖線,到前沿察看敵情,傳回途中被敵人發現,遭到猛烈的炮火襲擊。他和首長迅速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等待我軍炮火支援。在敵炮火停止的間隙,他們立即撤退隐蔽起來。敵人發現後,又開始襲擊,我軍炮火還擊。趁着濃煙,他們繼續後撤。就這樣,他們一段一段地向後安全撤離前沿,回到我軍陣地。

為了把敵人逼到談判桌上來,志願軍貫徹“以打促談”的方針,在東線發起金城戰役,在西線配合東線作戰,發起夏季反擊戰。

桂湖洞東北198.6高地位于臨津江東岸,是敵人防禦正面山脈上的一個突出陣地和主要支撐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不僅直接瞰視二十團前沿陣地,東可支援其翼側諸高地戰鬥,而且對志願軍臨津江西面陣地也可進行火力襲擊,對我軍威脅很大,是以被列為我軍這次攻擊的首要目标。一軍決定由二十團首先發起攻占桂湖洞198.6及其兩側高地,再由十九團攻打笛音裡陣地,得手後,由二十一團在老秃山攻占上浦防東南敵15号陣地。

198.6高地由韓軍第一師十五團十連及十一連一個排220多人據守。二十團将團指揮所分為前指、中指和後指,前指由副團長李士林負責,團長柏指南負責中指,如果前指被敵人炸掉了,就接替指揮,後指由政委喬合年負責後勤保障。具體部署是:由八連攻擊2号陣地(198.6高地),一連和九連分别攻擊兩翼1号和3号陣地。主峰198.6高地必是敵我雙方争奪的重點,二營的任務是在八連占領此陣地後,所屬三個連逐次接替防守。武興漢随二營首長到前指随時準備參加戰鬥。

從炮火硝煙中僥幸走出——紀念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武興漢

武興漢在桂湖洞留影

陣地争奪

1953年6月24日晚,突擊部隊利用夜色掩護秘密地進入敵陣地山腳下的屯兵洞。屯兵洞低矮人多,空間窄小,空氣稀薄,有的戰士因缺氧而暈倒,甚至在洞内犧牲。

6月25日晚7時30分,攻占桂湖洞戰鬥打響了,我軍集中炮火對198.6高地及兩翼陣地進行疾風閃電般襲擊。霎時,數萬發炮彈一起落在了敵前沿陣地,僅35分鐘就基本摧毀了敵人設定的鐵絲網、地雷和陣地地表工事。突擊部隊的戰士們鑽出屯兵洞,呼吸洞外空氣,适應洞外環境,整裝待發。

随着炮火向前延伸,我軍攻擊部隊發起沖鋒,沒等敵人反應過來,就全線突破并奪取了敵前沿陣地。八連在王虎元連長帶領下,迅速沖上198.6高地,5分鐘肅清了表面陣地,一小時肅清了坑道内的敵人。并在敵人炮火攻擊下迅速修好防禦工事,由主攻轉為陣地防禦。

敵人一次次炮襲,一次次反沖鋒,想奪回198.6高地,都被八連打退了。八連抗住了敵十五團1個營在炮兵掩護下的23次反撲,殲敵500餘人,最後打到隻有8個人,仍守住了陣地,受到志願軍總部通電嘉獎。

戰後,八連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二級英雄連”榮譽稱号;連長王虎元被評為戰鬥英雄,參加了1954年志願軍歸國觀禮團,登上了天安門觀禮台,受到毛主席的接見并合影。

6月26日下午,團前指指令二營六連:“指令你連兩個排先到屯兵洞,待八連再打退一次敵人反沖鋒,你們就上去接替八連下來”。六連連長秦志先怕八連此時力量不足,扛不住敵人的反沖鋒,隻讓一個排進了屯兵洞,直接帶兩個排上了陣地,接替了八連。武興漢跟随參謀長席有宏,随後也上了陣地。

六連上了198.6高地後,就遭到了敵人的炮火襲擊,和排、營規模的多次反撲和偷襲,一次次都被六連打退了。

27日早上,副團長李士林來到前沿觀察所,負責這個觀察所的團參謀趙世榮說:“你怎麼上來了?”副團長李士林說:“師部來電話說山頭丢了,要炮火急襲,組織連隊重新奪回山頭。”趙世榮說:“沒有丢啊!不相信你看一下。”副團長用望遠鏡看了一下,趙參謀又用對話機問六連,回報說陣地上還有二十幾個人,陣地還在六連手裡。就對副團長李士林說:“沒有丢吧,你趕快離開,這裡太危險。”

這一天,敵人将第二梯隊十二團2個營和十五團殘部組織起來,又發起40餘次反撲,并一度突破我軍防線。二十團将二營四連、五連和警偵連投入戰鬥,進行反沖鋒,将突入之敵擊潰。當日韓軍采用人海戰術,戰鬥殘酷無比,結果,又被我斃傷800餘人。

6月28日,韓軍一師又以3個營的兵力發動進攻。二十團官兵前赴後繼,連長犧牲了,排長指揮,排長犧牲了,班長接替。戰士們視死如歸,人在陣地在,誓與陣地共存亡,堅持戰鬥到底。當日又斃傷敵700餘人。

6月29日,韓軍又調十一團進行反撲,我二十團将七連投入戰鬥。敵人采取波浪式連續進攻戰術,盡管積屍如山,仍不減進攻勢頭。主峰兩翼陣地一度被敵突破,敵人潮水般向主峰陣地湧來。武興漢和戰士也殺紅了眼,與敵短兵相接,雙方交戰14個回合,韓軍終于支援不住,敗下陣來。此次,韓軍又損失800餘人。

副團長李士林讓團參謀趙世榮到198.6高地檢視情況,山上盡是死人的碎屍體,氣味難聞。

這次桂湖洞攻防戰,二十團經過六天六夜120餘次戰鬥,共斃傷敵3370多人,俘敵65人,占領并牢牢守住了陣地,為停戰談判創造了有利條件。

武興漢所在的二營在這次戰鬥中也損失慘重,六連連長秦志先被炸犧牲了,連屍體都沒找到。四連180多人的加強連,撤下來時僅有15人。之後,一軍二師五團接替已連續作戰數日、戰損嚴重的二十團。二十團撤離陣地休整。

從炮火硝煙中僥幸走出——紀念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武興漢

前排左一 武興漢

多次嘉獎

1953年7月27日,北韓停戰協定簽訂。武興漢和戰友們在之後的三年守備戰中,除了軍事訓練外,還要進行營建工作。

營建中,他不但自己帶頭苦幹,還以細緻的工作方法,合理配置設定全班的工作,組織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在營建中,武興漢所帶的班完成摸牆任務突出,品質第一,受到好評。上司全班三次奪取了流動紅旗,班集體上了光榮榜,他本人也上了光榮榜。

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他還有意識地培養班裡的集體觀念。當發現新戰士赤林同志組織集體觀念比較強,規章制度遵守得比較好,摸泥技術也比較好,還肯吃苦,團結同志。他就積極培養,在全班小評會上樹立為榜樣,讓大家向其學習,進而帶動了其他同志,推動了全班的工作。迎檢中,全班在正規制度執行上,成為全營最好的一個班,兩次被評為全營的先進班。

武興漢同志政治堅定,責任心強,堅持原則,嚴格執行部隊的正規制度,有強烈的軍人榮譽感。他尊重上司,但不盲目服從,有一次他去團裡彙報工作,認為團偵察股長的說法是錯的,當場與這位股長起了争執。為此,他回到營裡還挨了一頓批評。他團結同志,和同志們關系都比較好。

武興漢由于長期擔任營部通訊員,跟首長學習到了一定的組織上司方法,又經過班長集訓,軍事素養得到了一定提高,完全勝任炮長職務。1955年1月,被任命為二營營部炮長;1955年7月任二營營部“57”無坐力炮排二班炮長。1955年9月由排長張存鬥、炮長房成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

從炮火硝煙中僥幸走出——紀念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武興漢

1955年,武興漢上司了全班的軍事訓練。他耐心教育每個同志,啟發大家訓練的激情,認真組織,積極鑽研,勤學苦練,帶領全班取得了優良的成績,提高了戰鬥力。

1955年10月被授中士軍銜,同時赴山東鄒平縣征兵,任志願軍一軍七師新兵團三連二排排長。他不厭其煩地對新兵和家屬做耐心細緻的說服,圓滿完成了征兵任務。

1956年3月回到北韓老部隊後,武興漢升任二十團二營四連一排上士副排長。他主動幫助排長,貫徹上級計劃,嚴格執行各種制度。有段時間,排長探親不在部隊,他就大膽地擔負起排長的擔子,遇到困難和問題,積極和大家研究辦法,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取得了實彈射擊第一的優秀成績。為此,受到連隊的嘉獎。

武興漢的工作和能力,上級是認可的,研究決定要讓其去國内軍事學校學習提高。但此時武興漢得了一場大病,錯失了機會。

從炮火硝煙中僥幸走出——紀念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武興漢

作風如初

1957年4月,武興漢回國返鄉,參加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并服預備役。回鄉後,武興漢同志即任北灘區東甯鄉寶泉進階合作社監委主任,他還擔任過大紅溝大隊文書。1960年2月被組織安排到東甯公社郵電所當營業員,并負責郵電所的工作。1960年12月,支援農業生産,回鄉勞動,擔任寶泉大隊監委主任。

從炮火硝煙中僥幸走出——紀念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武興漢

1961年10月,武興漢被選任武裝幹部,參加定西軍分區武裝幹部訓練班後,任靖遠縣東甯公社武裝部副部長,開始了人民武裝的建設和訓練工作。後在北灘區、打拉池區、東升公社任武裝幹事。由于工作認真,1970年2月被調靖遠縣戰略辦公室工作。1971年2月任永新公社組監員,1975年7月至1994年先後在五合公社、北灘公社(鄉政府)工作。

在縣鄉武裝部工作期間,他認真貫徹《民兵工作條例》,按照總政治部頒發的《民兵訓練大綱》和《民兵教育大綱》對民兵進行政治時事教育、軍事訓練,做到民兵工作“三落實”。随時準備在祖國安全受到威脅時,再次響應祖國召喚,挺身而出,打擊一切敢于來犯之敵。組織民兵在生産建設和重大工程中攻堅克難。在“十年動亂”期間,他未參加任何武鬥,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在打拉池區工作的一位少數民族幹部,因為被批鬥,思想想不通,産生了輕生念頭。武興漢怕他出事,在窗外守了整整一個通宵,事後被其稱為“救命恩人”。

武興漢一生始終保持在部隊養成的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尊重上司,團結同志,為人善良,性格耿直,教育子女遵紀守法,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懇懇做事。五個子女靠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事業有成。

1994年11月,武興漢光榮退休。本該安享晚年,子女們也很孝順,但他從不坐享清福,仍然堅持力所能及的農業生産勞動。2010年11月16日,武興漢因患重病走完了他光榮而無悔的一生,安詳地閉上了雙眼,享年77歲。

英雄常在,精神永存。今天,我們緬懷抗美援朝老兵武興漢和他的戰友們——這群最可愛的人,目的是記住過去,奮進未來,以激勵更多的中華兒女直面困難,求實創新,勇毅前行。

來源:靖遠縣紅軍渡河戰役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