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道德經》四十八章講為道日損,老子從不避世隐居,隻因善用減法

作者:觀鶴齋筆記

今天我們格外推崇一種生活方式叫“斷舍離”,其實老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在告誡我們:人生要用好“減法”,知足止欲;何須當什麼“世外高人”,就算身處紛擾塵世,亦能淡定自若。《道德經》四十八章講,“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之理,讀懂,人就通透了。

《道德經》四十八章講為道日損,老子從不避世隐居,隻因善用減法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本章作為上一章的續作,閱讀時秉持“内觀返照”之法,更易了解老子所說的“為道日損”之理。而後半段,可視為第三十七章的續作,以“無為而不無為”之法,了解“取天下”這三個字的含義。

一、“道”是怎麼做減法的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從少年到成年,是在不斷學習各種知識、技能,還有為人處世的道理,在不斷地做加法;然而成年以後,尤其是中年以後,知識和技能早已無以複加,生活閱曆和人情世故也經曆了不少,這時候我們開始想做減法了,想丢掉一些繁複的零碎的東西,可是我們卻突然發現,減法比加法難多了。此時,我們可以學一學“道”。

(一)“道”的減法

人随着年歲的增長,知識、閱曆、心智、成績,或者欲望,不是應該越積累越多嗎?那學“道”之人是怎麼做減法的呢?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前半句是說,探究學問,知識會一天比一天增加。這是正常的學習過程,知識需要積累,越積累越豐富,人的智巧、知見也有随之增多。

關鍵在後半句,要探究大“道”,則是相反的情況,一天比一天減損。減損什麼呢?

這裡老子在告誡我們,學習一般的知識和探究大“道”是兩回事,不僅探究内容不同,探究的方法亦不同。

“道”不同于“仁義禮智信”這些有為之學。有為的知識隻要“學習——内化——應用”就可以達到學以緻用的目的。而“道”是自然之法、天地運作之道,它不是直接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比如怎樣行禮、怎樣施仁愛等等,它是要探究者自己開悟。是以,“道”的探究還要再加上一個體悟的環節,并且尤為重要。

悟“道”的結果是什麼呢?達到“無為”的境界。前面咱們讀到,老子推崇的“無為”境界是什麼?第十六章中講,“緻虛極,守靜笃”,是說讓心靈無限接近虛無的狀态,無限接近清淨的高度。清淨之态,是要“止欲”,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

有一句知名雞湯是這樣說的,你簡單,你的世界就簡單。簡單是什麼意思呢?沒那麼多“花花腸子”。比如很多女生在戀愛時,總是言不由衷,明明想讓男朋友給自己買衣服,卻偏偏談身材;明明自己想看電影,卻跟男朋友說無聊。

成年人的心思是不可能單純的。比如機關裡來了新同僚,會有一萬隻眼睛盯着他,隻要一個人加了這個人的微信,他的前世今生都能被翻出來。為什麼要翻出來?當然是探一探來路,比如家裡有什麼人脈,跟老闆有什麼關系,省得以後在他面前說錯了話,栽跟頭。

這些活絡的小心思,會讓我們看上去很“忙”,但卻不知道忙了什麼。如果一個人腦袋裡隻想一件事,那些創業成功的人為什麼大都心思單純,因為他們的腦袋裡隻容得下一件事。他們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做了減法。

《道德經》四十八章講為道日損,老子從不避世隐居,隻因善用減法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二)悟“道”自損

可見,探究“道”是為了做減法,那麼要減到什麼程度呢?

老子說:“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一天去掉一點,一天淨化一點,直至達到“無為”之境。這裡仍然有兩個誤區:

其一,所謂的“損”是什麼?是欲望,因為老子一再強調“知足”“止欲”;但不是所有欲望都應該被減掉。欲望有好有壞,超“道”的範疇的欲望應該減去,但人性本真的欲望應該保留,比如人的親情、友情,修心的欲望,還是應該擇善而留。

其二,達到“無為”之境,基本上很難。“無為”本身是帶有一定的理想主義成分,我們身處社會洪流中,隻能說盡量接近“無為”的狀态,但不可能如古人一樣,做到真正的“無為”,畢竟不世出的聖人是極少數,絕大多數人隻是在悟“道”的路上做一個虔誠的使徒。

前半段,老子依然在延續上一章的“内觀返照”之法,“為學”為外觀,外在經驗的擷取;而“為道”是内觀,是透過直覺感受達到體悟的過程,體悟什麼呢?體悟事物未分化的狀态,也就是混沌之态,對于個人來說,就是純淨、虛靜的嬰兒之态。體悟越深,私欲妄見就會一點一點減損,最終達到返璞歸真之境。

二、唯有入世,方可論“道”

受後世道教文化的影響,很多人誤以為老子也是避世隐居的,其實恰恰相反,老子不僅不避世,而鼓勵人們入世,在紛擾的塵世中修煉身心,達到“緻虛極、守靜笃”的境界。那麼,老子是怎麼做到的呢?

(一)無為而無不為

這一句也是《道德經》中被後世誤解較多的一句。第三十七章咱們讀到無為自化,對“無為而無不為”有深刻的解讀,這裡咱們就不多做贅述,有興趣的友友可以去讀一讀這一章《道德經》三十七章講自修之道:自化,止欲,讓“道”為自己加持。

且說老子為什麼要再次提出這句話呢?咱們聯系上下文來看,這裡實際上是想告訴我們“上行下效”之理。上行多欲,則民生亂;上行無為,則民自正。如果上司者可以做到“為道日損”,那麼下屬自然會受其影響,也會“損之又損”,直至“無為”。

在家庭中亦是如此。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言而喻。倘若父母喜歡做加法,多欲多求,今天跟這個比穿着,明天跟那個比首飾,後天又看人家換了進階轎車,整天怨天尤人,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孰不知這種思想會傳導給孩子。

孩子往往會呈現兩個極端:要麼逃離避世,比如咱們常說的“宅家”“啃老”,因為他們一出門就開始跟别人比,比來比去,覺得自己哪兒都不好,幹脆眼不見為淨,我不出門,就沒得可比了。久而久之,就越來越自我封閉,仿佛家裡那道大門就是一堵防風牆,隻有躲在裡面才安全。

另一種情況,孩子成了“有為”之士。這個“有為”可不是說有所作為,而是走捷徑,彎道超車,滿足自己和父母的欲望。當然,這樣的“有為”是要付出代價的。

可見,“無為”并非消極避世,而是主動入世,主動避開沖突,使前路暢通無阻,進而達到泰然自若、無欲無窮的境界。話說,泰然不正是我們追求的生活狀态嗎?

《道德經》四十八章講為道日損,老子從不避世隐居,隻因善用減法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二)何以“取天下”

老子在這一章中講“為學”和“為道”的目的,不僅是以“無為”達到“無不為”的效果,還積極入世。

老子說:“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怎樣了解這個“取”字呢?它不同于治理,亦不同于掠奪。咱們平常要拿一樣東西,如果輕而易舉就拿到了,是不是會用到”取“這個字?是以,此處用”取“,意為行“無為”之道掌握天下,就如探囊取物般輕巧。

“無事”不是什麼事也沒有,而是沒有滋擾之事,比如戰争、禍事,這是說百姓安居樂業、天下承平。放在我們普通人身上,就是要“止欲”,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逆“道”而行的那些欲望。它們就像罪惡的種子,沒有發芽時并無大礙,一旦發了芽,就很難控制了。對于上司者,不要讓自己的私欲控制自己的行為,要為員工營造一個“無事”的工作環境。

那麼,“有事”是什麼事呢?自然是老子不喜的繁苛政舉,無中生有之事。比如我們日常總說的“惹是生非”,沒有必要加的事。比如第五章中講到的“多言數窮”,政令過多反而會加速衰敗。為政的目的在于使民“自化”。這一點是第三十七章的延續,老子推崇用“無為”之舉達到“無不為”之效。

老子的意思是,治理國家要常清靜不滋擾百姓,一旦政舉繁苛,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對于企業來說,亦是如此。如果一家公司開始整治風氣,開始關注遲到、打卡,開始完善工作流程,說明這家公司的關注點已經不在經營上了,而一家公司不關注經營,不在乎利潤,還能維持多久呢?這樣的公司,自然是“不足以取天下”了。

譯文

探究學問,知見會一天比一天增加;探究大“道”,欲望會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直到達到“無為”的境界。

如能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是做不成的。治理國家要常清靜不滋擾百姓,一旦政舉繁苛,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