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拉加當周:“兩路”精神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自強底氣

作者:中國西藏網

編者按:近日,傳承弘揚“兩路”精神暨交通變遷與青藏高原現代化研讨會在四川成都舉行。研讨會期間,中國西藏資訊中心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學者,共話“兩路”精神。

拉加當周,北京大學政治學理論博士,四川民族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四川省首批省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首席專家,甘孜紅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級課題2項,參與完成省部級課題多項,在國核心心期刊和重要報刊公開發表30餘篇學術論文和理論文章。

拉加當周:“兩路”精神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自強底氣

圖為四川民族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拉加當周 攝影:陳浩力

記者:修築川藏、青藏公路是大陸乃至世界公路修築史上罕見的壯舉。作為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了解“兩路”精神被賦予的時代内涵和價值意蘊?

拉加當周:“兩路”精神内涵豐富、影響深遠、久久傳承。建成通車至今,“兩路”不僅是推動西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而且是孕育和凝聚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在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引領下,西藏各族幹部群衆團結奮鬥,今天的西藏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繁榮,今天的西藏各族人民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幸福。伴随西藏現代化建設,築路、養路、護路過程中不斷傳承發展凝練起來的“兩路”精神被不斷賦予符合時代發展特征的内涵價值,日益成為彰顯黨的治藏方略的成功實踐成就和中國式現代化獨有特征的精神辨別,展示中華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精神品格,以及展現西藏各族人民銘記黨恩、團結奮進的重要精神依歸。

記者:任何一種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并非憑空産生,它貫穿着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曆史、現在和未來,凝聚了一個國家或民族從古至今所有的情感記憶、創新創造和實踐成就等。如何了解“兩路”精神對夯實文化自信的作用?

拉加當周:縱觀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程序,每一次的重大思想變革和技術革命均源自于人類的社會實踐,同時又反作用于人類社會的發展程序。其中,有個普遍的現象就是與“路”緊密相關。例如,中國曆史上的“京杭大運河”的開通、世界航海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三次工業革命的誕生,都是基于道路的聯通而實作了生産要素的重新配置,進而大大提升了社會生産力的發展,并促使了本區域乃至整個全球新一輪全方位變革的出現。這一系列理論創新和技術發明,對人類精神和民族自信産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兩路”精神作為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鞏固夯實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自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表現也是全方位、深層次、廣領域的。首先,從西藏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和現代化發展視角看,“兩路”緊密聯結了青藏高原與祖國其他省份,為解放西藏、建設西藏提供了交通保障。“兩路”增進了沿線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和現代化發展水準,成為文明幸福之路、民族團結之路和脫貧緻富之路。由此凝結而成的“兩路”精神增強了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成為持續鞏固夯實中華民族文化自信自強的強大精神動力。

其次,從整個中華民族發展史視角看,中國共産黨上司全國各族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革命實踐,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值此之際,修築“兩路”、進軍西藏成為包括西藏各族人民在内全體中華兒女的迫切願望,關乎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現實任務,關乎鞏固增強中華民族自信自強。在環境惡劣、技術落後、補給不足等諸多極限困難面前,10多萬築路官兵和群眾憑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精神信念,使得“兩路”通車成為世界築路史上的奇迹。這一壯舉進一步向世人證明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和中華文化力量,進一步鞏固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自強。

最後,從全球發展視角看,中國的發展進步始終與世界的發展進步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兩路”和“兩路”精神誕生于中華大地之上,源自于中華各族兒女的付出犧牲和智慧汗水。“兩路”建成通車和“兩路”精神的傳承弘揚,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在全世界範圍内推動現代化建設方面樹立了榜樣,對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産生并将繼續産生深遠影響。是以,也具有了重大的世界意義。

記者:川藏、青藏公路以“路”為媒,串聯起沿線各地區的區域資源,成為聯系和溝通各族人民的“連心橋”。如何了解“兩路”通車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現實意義?

拉加當周: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民族。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成果,是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前赴後繼無私奉獻而鑄就。70年來,黨中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持續不斷養路護路建路,把“兩路”建成了世界最美的景觀大道。沿線群衆因路而富、因路而親,更加鑄就了“軍民一家親”“各族一家親”“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中華民族共同體。

在此過程中,湧現出了“築路英雄”張福林、全國勞動模範陳德華、“時代楷模”其美多吉等模範代表,鑄就凝練成為“兩路”精神,生動诠釋了“四個共同”的中華民族正确史觀,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四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中國西藏網 記者/李一凡 袁星宇 夏炎 陳浩力 張萌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