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佳琦618開拼自有品牌,上線即爆賣

作者:鳥哥筆記

來源:品牌頭版

也許是早就預料到了風頭已過,原本的幾個平台頂流主播在今年已經開始紛紛淡出。

一向是“勞模”的董宇輝,在前幾天的綜藝上坦誠“累了”;

一向是以文藝為主的新東方旗下的“東方甄選”,開始“叫賣吆喝了”;

曾經是搞笑界“扛把子”的小楊哥,也悄無聲息地“隐居幕後”了;

就連一向是以“停播退出”為噱頭的辛巴,也漸漸的安靜了。

更早因為自己的“迷惑”言論而翻車的李佳琦,表示“今年的618大促難不難?我覺得是難的”。

通過前幾天其帶貨直播間的商家貨物名稱,也能或多或少感受到“李佳琦”也正在走向“邊緣化”。

美腕優選與李佳琦劃清界限

不知不覺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節618已經到來。

比起前幾年的火熱,現如今冷淡到小編甚至差點忘了“618”的存在。

确實通過近幾年來銷售額來看,頭部主播的直播銷售額都遭遇了大幅下滑。

即便沒有詳盡資料作為對比,大家也能感受到各類購物節的火熱程度正在逐漸減弱。

李佳琦作為美腕優選的唯一一個大IP,很早就與其背後的MCN機構深深的綁定了。

而6月15日“美腕優選”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其中多款商品帶有的是“美ONE優選×合作工廠”。

李佳琦618開拼自有品牌,上線即爆賣

●圖源:淘寶截圖

雖然如李佳琦所說,這些工廠可以說是很多品牌背後的‘英雄’,希望把隐藏在背後的優質商品集合。

盡管美腕優選與李佳琦的直播間存在着諸多關聯,但在其Logo設計和商品詳情頁的呈現上,似乎刻意在回避“李佳琦”這三個字。

這更像是一個全新的、獨立于李佳琦個人品牌之外的存在,展現出了其獨特的品牌身份和風格。

從某種角度來說,“美腕優選”品牌的誕生,可以被視為是對李佳琦個人品牌的一個明顯區分。

将公司的名稱擺到了台前,顯然意在強化“美腕”這一IP的影響力。

李佳琦618開拼自有品牌,上線即爆賣

●圖源:美ONE官方微網誌

說到這,不禁想起李佳琦曾在4年前接受采訪時提到想做自己的自由品牌。

然而沒想到的是,李佳琦創立自己美妝品牌的願景還沒實作,他背後的美ONE就已經正式走上了自有品牌的道路。

本質雖然是貼牌代工,但是美ONE作為一個專業的品牌化運作公司去營運,才會有可能形成所謂品牌的契約精神,品牌口碑,品牌号召力。

在直播間出售的商品,雖然沒有直接在價格上打出優勢,但是通過李佳琦的影響力還是銷量可觀。

看來現在不管是個人還是工廠,都在打造自己的ip,試圖在web3.0時代的數字經濟轉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主播賣貨靠的不是理性消費

不過,李佳琦作為美ONE的合夥人,說美腕優選是李佳琦的自有品牌,也沒錯。

近年來,各大頭部主播紛紛涉足自有品牌的建設領域,以擴充商業版圖。

可以說李佳琦是比較晚開始着手打造自有品牌的頭部主播了。

相比之下,東方甄選在進軍直播電商領域之初,就明确将自有品牌建設作為核心戰略,并随後推出了獨立的App,聚焦于銷售自有品牌商品。

快手主播辛巴也早已在多個領域,如日化、美妝和食品等建立了自己的多個品牌。

其中,他的食品品牌“尖鋒食客”一經亮相便取得了驚人的銷售成績,首播銷售額高達1.13億,訂單量突破百萬級别。

與此同時,抖音平台上的頭部主播瘋狂小楊哥也早已布局全品類品牌,并通過其公司三隻羊網絡推出了自營品牌“小楊臻選”。

自有品牌通過“去中間化”的方式,能夠實作更高的毛利率,進而提升實際收入;

同時也為直播機構開辟了更廣闊的商業化道路,降低了對頭部達人的依賴程度,確定了流量變現的持久性和穩定性。

畢竟任何頭部主播都無法保證自己能夠一直霸占榜一。

李佳琦618開拼自有品牌,上線即爆賣

但是說白了,在最熱火朝天的時候面對全場熱情的觀衆,想賣出去貨,靠的也不是所謂的理性消費。

雖然大主播一口一個“家人們”,“最低價”,其實這隻是背後的商業邏輯與話術,懂的都懂。

不然為什麼每次頭部主播出現風波事件,下面熱議最高的總是‘隻騙家人們’。

至于怎麼解決,鞠躬道歉就完事了,反正熱度過去,“真香”定律又會在大多數人身上應驗。

人設立起來,人氣漲起來,李佳琦隻是一句簡單的“omg,太好看了吧,買它”,就能激起粉絲們的購買欲,帶起銷量。

李佳琦618開拼自有品牌,上線即爆賣

●圖源:抖音

咱真的不懂,大家總在說沒錢了、消費欲望低了,但是一看直播成交額、打賞,又開始納悶:怎麼大家都這麼有錢?

頭部化是客觀規律,但直播還能走多遠?

羅永浩曾經提到過,直播行業頭部化是客觀規律,雖然去頭部化會更加公平,但是頭部化更有效率。

但是電商之路發展到現在,也有将近十年了。

直播電商這一新興行業,其目前面臨的最大困境,并非單純聚焦于“去頭部化”政策能否奏效。

更為關鍵的是,這個曾經颠覆傳統消費模式、引領潮流的年輕業态,似乎正在逐漸步入其成熟期的門檻,顯露出老态。

李佳琦618開拼自有品牌,上線即爆賣

直播帶貨,說破了就是做電商銷售,本質還是銷售。

沒有自己的生産線,沒有有口碑的特有産品,沒有傳統線下銷售的直接,靠的就自然是主播的帶貨能力以及完善的供應鍊以及售後服務。

而頭部主播,其實也就是金牌銷售。

要知道,李佳琦本來就是已經做到了金牌銷售之後才開始做主播的,這屬于滿級大佬開發新地圖了。

要想去頭部化,平台至少要在其他任何方面有着讓消費者青睐他們的優勢才行。

李佳琦618開拼自有品牌,上線即爆賣

最主要的一點還是經濟下行,大家的錢不像以前那樣好賺了,主播不主播的不如降價來的實惠。

從去年年底跟李佳琦扯上關聯的“底價協定”,要求商家任何管道的标價都不得超過直播間價格。

各家店商品台大力争奪“低價”Tag的時候,有人在背後串通維護真“底價”。

事情真假随着反複拉扯,踢皮球,最重要的是随着時間的流逝,已經變得無人問津。

李佳琦618開拼自有品牌,上線即爆賣

●圖源:網絡

李佳琦也在“迷惑”言論事件後不再是全網關注的焦點。

最重要的是,現在直播間的“低價”标簽,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不再穩固。

衆多品牌方如今愈發注重盈利而非單純的流量資料,也逐漸不願在直播平台上進行激烈的“價格戰”。

二三十年前忽悠70,80後的是心靈雞湯,現在則是直播帶貨,繼續從思維到口袋全面侵入。

試想一下拼多多一味降低價格,最後導緻市面上劣币驅逐良币。

過一陣子又有商家打出優質商品的概念,良币驅逐劣币。

其實一直以來就是兩級分化,追求品質效率和對價格敏感的兩大群體在争論。

不過如果隻想靠着代言貼牌割韭菜,而品牌自身沒有立足點,一旦代言人翻車,品牌也就容易成為一盤散沙,被消費者抛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