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酒探花”消失在貨架?洋河股份難入高端局

作者:風口财經用戶端

風口财經記者 呂華

“白酒探花”之争,又有新變數。

連日來,白酒闆塊持續低迷,除了股價售價齊跌的貴州茅台以外,股價不斷跌破曆史新低的洋河股份也備受投資者關注。據統計,洋河股份近5個交易日“五連跌”,最新市值為1284.2億,已被競争對手泸州老窖(2209.3億)和山西汾酒(2647.3億)甩開一大截。

換個次元來看,這位“白酒探花”已在多個資料增幅上顯露疲态,2023年,洋河股份雖仍是行業營收老三,但卻也是前五酒企中唯一一個營收、淨利潤增幅僅個位數,銷量增幅為負的企業。

按照這個速度,被營收排名靠後的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反超,将是洋河股份不久之後的結局。“探花”之位,岌岌可危。

“白酒探花”,消失在貨架?

走進一間煙酒茶行,琳琅滿目的白酒品牌中卻難尋洋河酒的身影,這已不是某家店的個别情況。“很少有顧客來問洋河這個酒,我們直接沒進貨,但如果你想要,我也可以從别的管道單獨給你拿貨。”青島李滄區銘惠華煙酒茶行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短短幾句話,透露出洋河股份這位堂堂“探花”在市場上的尴尬。

在記者走訪的三家煙酒零售店裡,有商家表示,洋河廠家為了便于市場管理,給出的陳列規矩太多,但酒的銷量并不好,等處理完現貨之後将不再陳列;也有商家坦言,很多北方人不太喜歡洋河酒的口感,同等價位有更多其他的選擇。原因不同,但結果無一例外,這些零售商們都表示并不怎麼傾向于售賣洋河酒。

“白酒探花”消失在貨架?洋河股份難入高端局

琳琅滿目的貨架上找不到洋河酒

市場的消極反應直覺呈現在資料上,2023年,洋河股份出現産銷量齊降,銷售量16.62萬噸,生産量15.88萬噸,分别同比下滑14.93%、19.61%。相比之下,穩坐冠亞軍寶座的貴州茅台和五糧液,銷量增幅分别為11.1%和17.98%,同為第三梯隊,營收排名次于洋河股份的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更是出現了19.64%和16.3%的銷量增幅。

“白酒探花”消失在貨架?洋河股份難入高端局

洋河股份為2023年前5酒企中唯一銷量下滑企業

同樣不容樂觀的還有洋河股份的經營業績,2023年,洋河股份總營收增速10.04%,隻比行業均值高出0.34個百分點,6.8%的歸母淨利潤增速既沒跑赢行業均值,又遠落後于泸州老窖(27.79%)和山西汾酒(28.93%)。2023年第四季度,洋河股份淨利潤虧損1.87億,也是上市以來首次在第四季度虧損,不及很多投資者預期。

“白酒探花”消失在貨架?洋河股份難入高端局

洋河股份營收、淨利潤增幅僅為個位數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一份不及預期的成績單,已經是洋河股份大力投入宣傳後的結果,财報顯示,2023年洋河股份銷售費用53.87億,同比增加28.9%,其中廣告費用占比64.24%,同比增長43.34%。遺憾的是,巨額的宣傳營銷也沒能改變洋河股份“掉隊”的事實。

梯形矩陣:高端局裡的尴尬處境

2009年,洋河股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為江蘇白酒行業首家在國内主機闆上市的企業,随後2010年,洋河股份以75.45億元的銷售收入,超過守擂“探花”12年之久的泸州老窖,并一直持續至今,實力不可謂不強。

但從去年開始,白酒行業出現“大變天”,生存規則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酒類評論員、分析師蔡學飛向記者坦言:“整個行業進入存量競争階段,此消彼長的‘替代式增長’成為行業新趨勢,持續分化、高庫存、價格倒挂、跨界營銷與品類創新成為行業關鍵詞,這就要求酒企高端化,不斷提升品牌文化價值,提高品牌溢價。”

向上要增量,也就暴露了洋河股份的短闆,要知道洋河股份現有的産品隻有中高端和普通酒兩檔,離高端還有一定差距。“目前從四大酒企的産品矩陣來看,除了洋河以外,其他家都已經形成了塔基、塔腰、塔尖這樣的‘金字塔’形的産品陣營,而洋河還是個‘梯形’,塔尖産品沒有做好。”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解釋道。

這樣的觀點在零售商的舉例中變得具象化,“洋河高端的夢之藍系列不便宜,一瓶夢之藍M6+賣800塊錢左右,但一瓶五糧液也才900多塊錢,很多顧客覺得,多花一百多塊錢,拿瓶五糧液請客辦事更有面子。”李滄區銘惠華煙酒茶行銷售人員講述道,盡管夢之藍的名氣也不錯,但在很多正式場合依然是有局限,而這麼高的價格又不太适合用來自飲,“高不成低不就”的處境很尴尬。

“白酒探花”消失在貨架?洋河股份難入高端局

夢之藍M6+ 圖檔來源:夢之藍公衆号

除此以外,洋河股份進軍高端局還有一些不确定因素。高檔白酒生産過程中,需要名優基酒作為勾兌的主要成分,名優基酒産能需要時間來沉澱。而2010年左右,洋河股份曾陷入基酒産量不足的困境,隻好通過廣泛從外部購買來解決。也就是說,洋河股份大部分的名優基酒年限可能在14年左右,而競争對手泸州老窖的基酒年限最高為90年,山西汾酒也高達60年。

根據地市場被蠶食

在越來越卷的白酒市場,洋河股份除了急需自身脫困,還需時刻防備步步緊逼的外部勁敵。

從多個總量将洋河股份與山西汾酒、泸州老窖進行對比,2023年三者分别實作營收331.3億、319.3億、302.3億;淨利潤分别為100.2億、104.4億、132.5億;毛利率分别為76.03%、77.46%、88.37%;總市值分别為1284.2億、2647.3億、2209.3億。可以看出,在市值、毛利率等多個次元,洋河股份早已被後二者反超,未來如果保不住營收的優勢,将徹底失去“白酒探花”之名。

而除了與頭部企業的高峰對決,洋河股份在江蘇省大學營還遭遇了腰部酒企今世緣的強勁挑戰。年報顯示,2023年,今世緣實作營業收入100.98億元,同比增長28.07%,實作淨利潤31.36億元,同比增長25.30%,營收、淨利潤增速遠均高于洋河股份。

與全國化的洋河股份不同,今世緣的戰場在江蘇省内,2004年,今世緣抓住本土品牌優勢推出國緣品牌,憑借江蘇市場的高消費和大容量迅速确立了市場領先地位,同時也蠶食着洋河股份的省内市場佔有率。

2023年,洋河股份省内經銷商數量減少17家,省内營收144億元,同比增長8.05%,收入占比43.45%;今世緣省内經銷商數量增加104家,省内營收91.11億元,同比增長27%,收入占比92.21%;此消彼長間,兩者之間50億元的營收差距不難被填補。

“白酒探花”消失在貨架?洋河股份難入高端局

洋河股份和今世緣資料對比

“如果酒企沒有高端的品牌與規模優勢,就要聚焦根據地市場,打造品牌差異化,完成品牌護城河建立,在存量中尋找新的增量機會。”蔡學飛表示,隻是按照這個邏輯,洋河股份勝算多少仍要打個問号。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