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一款藥,線下線上價格差近10倍!治理藥價,國家出手了

作者:幸福福田
同一款藥,線下線上價格差近10倍!治理藥價,國家出手了

去藥房買個感冒藥

一盒要賣58元!

回頭網上一搜

同一種藥隻需要25元!

去藥店一盒止癢膏花了42.5元

線上隻賣4.72元!

價格差近10倍!

醫院、藥店的藥為啥這麼貴?

有網民直呼“離譜”

同一款藥,線下線上價格差近10倍!治理藥價,國家出手了
同一款藥,線下線上價格差近10倍!治理藥價,國家出手了

△小紅書截圖

在藥品銷售管道多元化的當下

同一款藥存在一定的價差

并非不可了解

但遇差價近10倍的情況

作為消費者真

有種“背刺”的感覺

同一款藥,線下線上價格差近10倍!治理藥價,國家出手了

針對藥價不合理的情況

國家醫保局正采取行動

↓↓↓

近日,國家醫保局下發《關于開展“上網店,查藥價,比資料,抓治理”專項行動的函》(以下簡稱《行動函》)。函件已發到各地醫保局,具體施行依照各省安排。

同一款藥,線下線上價格差近10倍!治理藥價,國家出手了

《行動函》要求,在藥品價格資訊監測中引入網絡售藥平台“即送價”和其他管道藥價進行對比,治理不合理高價。

這意味着,外賣、電商平台的藥品價格,将成為藥價治理的參照。

摸清藥品的真實底價

近年來,對于藥品價格的監測管理一直是醫改關注的重點。

早在2019年,國家醫保局印發的《關于做好目前藥品價格管理工作的意見》中就提到,建立健全藥品價格常态化監管機制。

在2021年的《“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中,也提到了改革完善醫藥價格形成機制,遏制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虛高。

2022年3月,曆時2年11個月,全國統一的醫保資訊平台全面建成,為藥價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今年以來,國家醫保局在藥價監管方面的行動不斷。

同一款藥,線下線上價格差近10倍!治理藥價,國家出手了

日前,國家醫保局釋出了《關于促進同通用名同廠牌藥品省際間價格公平誠信、透明均衡的通知》,對照全國現有挂網藥品價格形成的監測價,進行全面排查,到2024年3月底前,基本消除“四同藥品”(指通用名、廠牌、劑型、規格均相同的藥品)省際間的不公平高價、歧視性高價。

藥品挂網價,即藥品在全省藥械集中采購平台的公示價格,供全省公立醫療機構采購。

“四同藥品藥價治理”也被業内稱為“史上最嚴藥價治理”。

湖南省藥品流通行業協會原秘書長黃修祥認為,上述《行動函》的釋出相當于藥價治理的延續。

《行動函》要求,以網絡售藥平台“即送價”為錨點,将省級集采平台挂網價格、集中帶量采購中選價格、定點零售藥店藥品價格等各管道藥價進行比對。

“即送價”,指的是網絡售藥平台“外賣價”“小時達”“即時達”“限時達”等當日同城即時配送模式的價格。

若發現異常高價,特别是涉及醫保基金支付的,則應督促醫藥企業和定點藥店調整藥價至合理水準。

據黃修祥分析,國家醫保局此次發函主要是想摸清藥品的真實底價。

相較而言,線上藥店藥價,是在藥品成本價基礎上,加上了平台抽成費、騎手配送費等費用,這一價格可能更接近藥品真實價格。

不難看出,此次國家出手治理藥價是在進一步擠壓藥價水分。

多地上線藥店比價系統

對同種藥品而言,各省的公立醫院之間,醫院與零售藥店之間,線上藥店與線下藥店之間均存在差異。

以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産的降壓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規格:5毫克 28片/盒)為例,一家實體連鎖藥店的銷售價格為133.9元,京東平台某家線上藥店6月13日的售價為67.62元,差額高達66元;另一家連鎖藥店中,該藥物線上下實體店的價格,比該藥店線上網店的價格貴10元左右。

有的線下藥店為了和線上競争,也開始尋找各種“降價”辦法。某連鎖藥店的店員在采訪中介紹,如果在藥店購買兩盒及以上某款藥品,都能按照其線上網店的單價付費,整體算下來比在網上買更便宜。

有業内人士分析,線上線下價格有差距在于二者成本結構、競争體系不一樣。河南動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鄭佩表示,第一是由于成本不同,線上沒有房租、人力成本也更少,第二是靠價格戰吸引流量,在網絡平台上消費者可以看到整個城市藥店的價格,相對很透明;第三是藥店、企業及平台都有補貼。

據報道,目前陝西西安市、鹹陽市,廣東深圳市等多地醫保局已上線定點零售藥店藥品比價系統。

視訊加載中...

在深圳推出的“醫保價格通”醫保藥價查詢服務,覆寫全市所有定點醫藥機構的藥品、醫用耗材和醫療服務項目,包括醫藥價格查詢對比、就醫購藥導航、口腔種植專區、典型案例曝光台等功能,進一步推動醫藥價格資訊公開透明,通過“曬價”“比價”促進“控價”。

同一款藥,線下線上價格差近10倍!治理藥價,國家出手了
同一款藥,線下線上價格差近10倍!治理藥價,國家出手了

(點選圖檔可了解詳情)

截至目前,已引導3747家定點零售藥店主動對3319個醫保藥品進行降價。

線下藥店将明顯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藥價治理并不是簡單地降低藥品價格,而是找到一種平衡政策,讓藥企、藥店在合理盈利的同時,確定群衆也能享受到質優價廉的用藥服務,推動整個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随着藥價治理持續深入,醫藥市場版圖将面臨新的調整。

一直以來,連鎖藥店普遍通過并購擴充門店,以實作收入增長和規模擴張。

随着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的政策全面實施,大陸線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擴容。越來越多的醫保基金流向藥店,定點零售藥店醫保基金結算金額快速上漲。

與此同時,醫保支付的範圍也開始擴大到線上藥品零售市場。

5月26日,北京市醫保局釋出消息:正組織京東和美團兩家購藥平台展開非處方藥線上支付系統測試工作,力争在今年7月1日接入200家以上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向參保人員提供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江西、廣東、陝西、山西等地均以不同方式支援醫保線上購藥業務。

近日,深圳市正式開通醫保處方線上支付服務(報帳含統籌金額),這意味着依靠線上處方流轉系統,患者可以線上上購買處方藥并享受醫保報帳結算。

同一款藥,線下線上價格差近10倍!治理藥價,國家出手了

(點選圖檔可了解詳情)

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分析,在壓力面前,藥店市場将出現分化,從原先以醫保為主來獲客的模式變為醫保藥店和非醫保藥店分流的模式。不過在他看來,線上藥店永遠是線下藥店的補充,不可能對線下藥店完全替代。

你在藥房遇見過“藥價刺客”嗎?

有沒有用過官方推出的

“比價神器”?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END-

編輯 | 勞子殷

校對 | 鄭芳、魏鼎、王建交

審校 | 楊莎

監制 | 餘治國

資訊來源 | 中國新聞周刊、醫藥經濟報、每日經濟新聞、财聯社、人民健康用戶端、小紅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