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汽車進軍澳洲15年,銷量超過韓美德!電動汽車成制勝法寶

作者:澳洲财經見聞

《時代報》6月25日報道稱,中國汽車品牌進軍澳洲市場15年後,已經占到了新車銷量的七分之一。

15年前(2009年6月24日),長城汽車(Great Wall Motors,GWM)成為第一家在 澳洲設店的中國汽車制造商,并推出了兩輛皮卡車。

随後,包括奇瑞(Chery)、吉利(Geely)和福田(Foton)在内的其他中國品牌也相繼進入澳洲市場,但由于安全評級和召回事件,長城和奇瑞汽車的銷量很快就踩了刹車。

随着這些品牌重新設計,準備用更安全、更先進的車型進行第二次嘗試,右舵新車型的供應開始枯竭,許多最早進入澳洲的中國汽車品牌也退出了市場。

中國汽車進軍澳洲15年,銷量超過韓美德!電動汽車成制勝法寶

(圖檔來源:Drive)

2012年,中國汽車在澳洲的銷量為12139輛,達到了第一波浪潮的頂峰;但在2015 年驟降至僅2320輛。 而在去年,來自中國的近6個品牌及另外6個擁有中國工廠的歐美品牌(包括特斯 拉)在澳洲售出了193433輛新車。

事實上,第一輛在澳洲銷售的中國制造汽車并非來自中國本土品牌。

2004年至2006年,大衆Polo Classic轎車在澳洲賣出了數百輛,這些汽車就是在上 海生産的。自20年前第一輛Polo Classic以來,在澳洲銷售的中國制造新車已接近 60萬輛。

中國汽車進軍澳洲15年,銷量超過韓美德!電動汽車成制勝法寶

(圖檔來源:Drive)

近年來,中國已超越南韓、美國和德國,成為澳洲第三大新車銷售來源國,僅次于日本和泰國。 如今,中國制造的汽車銷量已超過了南韓汽車傳遞量的峰值(2017年的175802 輛),并領先于2012年泰國産汽車,當時皮卡尚未興起。

2023年中國産新車在的澳洲銷量超過了15年前澳洲本土制造的汽車,這一變化展現了消費者對汽車品味的改變以及新車市場的快速變革。

新冠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這一增長,因為與日本、南韓和歐洲的汽車品牌相 比,中國品牌普遍面臨的庫存短缺問題并不那麼嚴重,而且二手車的短缺也讓買家 轉向價格低廉的新車。

中國汽車進軍澳洲15年,銷量超過韓美德!電動汽車成制勝法寶

(圖檔來源:Drive)

中國汽車品牌憑借價格實惠的汽油動力城市掀背車、SUV和皮卡車在澳洲站穩了腳 跟。現在,電動車則進一步推動了銷售的增長。

在2024年一季度售出的電動汽車中,近80%為中國制造,在25468輛汽車中占了 20244輛,其中近三分之二為特斯拉,而非比亞迪等其他中國本土品牌。

五年前,澳洲售出的電動車中沒有一輛是中國制造;而現在,在澳洲銷售的中國制 造汽車中,有五分之二是電動汽車。

中國汽車進軍澳洲15年,銷量超過韓美德!電動汽車成制勝法寶

(圖檔來源:Drive)

比亞迪憑借電動汽車在澳洲取得了一席之地,去年的傳遞量約為12500輛,今年的 目标是将銷量翻一番。 與此同時,奇瑞汽車自2023年重新進入澳洲市場以來,憑借小型和中型汽油SUV取 得了巨大成功。

未來18個月内,将有近10家中國新汽車制造商準備在澳洲設店或正在考慮這樣做, 其中大多數将帶來電動汽車,其中包括豪華電動Zeekr 009、奇瑞汽車子公司 Jaecoo推出的汽油動力家用SUV、與特斯拉Model Y競争的小鵬汽車,以及與豐田混 合動力Prado 4WD競争的長安汽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