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員工将公司發的饅頭帶回家被通報盜竊?法院判了!

作者:深圳新聞網

6月22日,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微信公衆号釋出文章稱,為避免浪費,張某經常将公司發放的饅頭帶回家,但公司認為張某的行為構成盜竊,還在公告欄張貼通告。張某以公司侵犯個人名譽權為由訴至法院。

6月19日,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名譽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維持一審原判,認為被告某機械公司的行為侵犯了員工的名譽權,并判令被告消除對張某的影響、恢複名譽、賠禮道歉,并賠償張某精神損失費5000元。

對此,北京合弘威宇律師事務所魏景峰律師表示,該公司僅憑監控錄像,在沒有調查核實的情況下,就認為張某存在盜竊行為,并進行了公告,顯然證據不足,而且公告在公司範圍内引起了負面評價,侵害了張某的名譽權。

員工将發的饅頭帶回家

被公司通報盜竊

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微信公衆号釋出文章稱,2021年3月,張某入職某機械公司從事後勤工作,負責炒菜做飯等食堂工作。某機械公司共有員工300餘人,每日為員工提供早餐、午餐,其中早餐為每人兩個饅頭或者包子,一份米粥。

2023年12月20日,某機械公司人事部門在公司公告欄處張貼通告:“食堂職工張某多次盜竊公司饅頭,違反公司管理規定,現予以公開通報。”

張某看到通告後認為自己并無盜竊行為,公司侵犯了其名譽權,于是将公司訴至海安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費5000元。

公司方認為,通過調取近一個月的監控發現,張某在上班時經常空手而來,下班時則拎着塑膠袋,袋中經常裝滿了包子和饅頭一類的東西,且監控也拍到張某從食堂冰箱拿饅頭的畫面。張某從事食堂工作,屬于監守自盜,違反了公司管理制度,故通報行為符合公司規定。

張某則稱,其并無盜竊行為,因為患有糖尿病不能食用包子和饅頭一類的面食,但公司每天早餐會發放饅頭,且有時一些同僚會将吃不完的饅頭送給自己。這些饅頭若丢棄十分可惜,是以通常将饅頭放到食堂冰箱裡,待積攢到一定數量後帶回家給家人食用。

法院:侵犯名譽權

公司賠償撫慰金5000元

海安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某機械公司在張貼的通告中載明,張某在2023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期間發生了5次侵占、偷盜公司财物的行為,應當對公告内容的客觀真實負舉證責任。據某機械公司提供的監控視訊,張某雖然有拎着袋子出廠的行為,但張某對此解釋為帶吃剩下的饅頭或裝帶回去清洗的工作服。

法院認為,張某的解釋符合常理,是普通勞動者勤儉質樸生活方式的展現。現某機械公司在未對張某所攜帶物品進行充分調查核實、未提供其他證據證明張某存在盜竊公司财物行為的情況下,僅憑監控視訊就推斷認定張某侵占、偷盜公司财物有失公允,故某機械公司張貼不實通告的行為,侵犯了張某的名譽權。

關于精神損害賠償金,因某機械公司在廠區公示欄張貼不實通告,且張貼時間持續一周左右,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造成了張某的社會評價不當和降低,給其精神及工作生活帶來了困擾。是以,某機械公司在對張某消除影響、恢複名譽、賠禮道歉的同時,應給予張某一定的精神損害賠償。綜合考慮公司的侵權行為、主觀過錯程度及給張某造成的負面影響等,法院酌定某機械公司賠償張某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

某機械公司不服,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維持了原判。

律師:法院判決并無不當

張某從事食堂工作,是否屬于監守自盜?魏景峰認為,公司發放的饅頭屬于補貼性質,也可以了解為贈予,轉移後,所有權發生改變,即張某及其他同僚享有每天饅頭的所有權。其他同僚把剩餘的饅頭交給張某又産生出另外一個贈予關系,張某享有所得饅頭的所有權,自己拿回自己有所有權的饅頭,不構成盜竊。法院認定公司侵犯張某名譽權并無不當。

北京慕公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張春雨表示,對公司來說,這個判決并不冤枉。因為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裁判原則,作為公司,如果要證明員工存在侵占和盜竊公司饅頭的行為,其自身要承擔舉證責任,如果不能舉證,要承擔不利的後果。另外,公司在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員工存在上述侵權行為的情形下,就擅自在公司告示欄張貼員工存在侵占和盜竊行為,顯然是對員工名譽權的侵犯,依法要承擔民事侵權責任,是以判決公司敗訴。

公司該如何制定規章制度?對此,張春雨表示,公司在制定規章制度時,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及相關行業規範為藍本,制定内容合法、有效的規章制度,有些條款雖然寫在公司制度裡面,但因違反了法律規定,顯然是無效的。比如,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和強令勞動者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等。

張春雨表示,公司在制定規章時,公司制度也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流程。公司應當聽取員工的意見,涉及員工重大利益的,要與工會讨論或員工代表平等協商确定。另外,公司制定的制度要通過合法有效的方式取得員工的同意,可以通過召開教育訓練會或作為勞動合同書的附件簽署。如果公司無法讓員工簽字或證明員工同意,也不能成為管理和制約員工的制度。此外,公司若拟對違規違法的員工進行通報或訴訟,還要注重證據的收集,“無證據無訴訟”就認定員工違反公司制度的舉證,其責任在公司,如果公司無法收集員工違規的證據,盲目釋出通報或訴訟,自己隻能承擔不利後果。來源:央廣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