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樹夏剪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作者:汗滴化雨伴筆耕

作者:高九思 果樹種植新技術時間:2024-06-25 11:10:48

蘋果樹夏剪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1)摘心過輕或摘心沒有持續性:一些果農認為摘心即摘除新生長點,隻用手輕輕摘取背上枝的枝頭,這樣形成了許多多頭枝。還有一些果農摘心部位基本正确,但隻摘心1次。規範的摘心方法:當背上枝長為15~20厘米時,在距基部5~7片葉部位摘除上部枝梢,每隔1周觀察一次,看是否停止生長,如未停止生長,可連續摘心2~3次直到停止生長為止,并要及時抹除摘心部位以下的萌芽,避免多頭枝。

蘋果樹夏剪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2)盲目進行環割(剝),環割(剝)對象不明确:一是不看樹勢,對樹勢較弱的樹進行環切(剝)。二是對矮化、短枝型果樹也過多地進行環切(剝),對其樹勢造成極大的削弱。三是不看樹齡,對1~2年的幼樹和15年生以上的大齡樹也實施環切(剝)。四是不看大小年,對結果大年樹不進行環切(剝),而對結果小年樹進行極重環切(剝),使大小年情況更嚴重。

上述現象可能使樹體成花的目的達到了,而樹勢則衰弱太快。環切(剝)的對象應是生長勢太強、挂果不旺的喬化樹,其樹齡在5~15年且周圍果園沒有腐爛病大發生的果園。

(3)扭梢成串,沒有層次:有的果農不管背上枝有多少全部扭梢,既增加了枝量,又影響了光照。背上空間較大的地方,等新梢長至35厘米時,在半木質化部位(頂心往下5~8厘米處)扭梢,這樣既可充分利用背上優勢成花結果,又不影響光照。同一主枝扭梢不宜太多,應根據樹體大小扭梢3~5個,其餘應全部疏除。扭稍後基部易抽出新的直立枝,要及時抹芽或疏掉。

蘋果樹夏剪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4)果台副梢處理不當:有的果農對果台副梢截一去一,有的摘心,有的幹脆去掉。這些做法違背了養分就近供應的規律,緻使果實周圍制造養分少,影響果實膨大。正确的做法:對落花落果嚴重的品種,可在果台副梢長為20~25厘米時,留6~7片葉進行輕摘心。對于紅富士等大果型的品種必須保護利用好果台副梢。

蘋果樹夏剪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5)疏梢過早過重:許多果農在果樹坐果後就大量疏除新梢,使樹下花影系數超過40%以上,這樣既造成早停長的葉叢成花枝再次萌發生長,影響花芽形成,又由于疏去大量葉片,減少了光合産物的形成,不利于樹體健壯生長。正确的做法是:應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春梢停止生長期,根據樹體情況适當環剝,環剝一周後再疏梢,這樣既能充分利用陽光制造養分,又不至于促發冒條,影響花芽形成。疏梢數量應以樹下的投影面積為依據,疏梢後花影系數一般保持在30%左右。疏梢對象為外圍兩杈以上的頭、内膛過密的細弱枝、背上及剪口的徒長枝、枝組上的競争枝和無空間生長的枝。

(6)拉枝開角不科學:許多果農在春天對果樹拉枝開角,導緻背上冒條,成花效果差。對角度不好又要利用的新梢,要在半木質化時就要進行拿枝;對角度小的主側枝要在秋季進行開角,以防背上冒條。

(7)短截過重:短截(重摘心)過重會促發分枝再次生長,導緻樹體透光更差,成花效果不佳。在生産中應少用短截(重摘心),可隻對疏枝後又恐該枝組不能成花的枝進行短截,短截後再去掉3~5片葉效果好。

(8)剪鋸不消毒:腐爛病、幹腐病的流行,與剪子、鋸等帶病菌有很大關系。正确的做法:鋸除腐爛病或幹腐爛枝後,要随即把修剪工具進行火燒滅菌;剪鋸口也要及時處理,可用摻入1/15甲基托布津純粉或硫黃粉的油塗抹剪鋸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