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杭皇後:明朝最悲慘皇後,兒10歲夭折,而她卻落得屍骨無存的結局

作者:史小晉

在明朝有三位由王妃(包括側妃)更新為中宮的皇後:

第一位是明代宗朱祁钰的發妻孝淵汪皇後,原本是郕王王妃,因為朱祁钰登基而被封為皇後。汪氏為朱祁钰先後生下兩位公主,而且是一位心懷仁德的皇後。隻是因為在朱祁钰要廢掉朱見深(英宗長子)的太子之位,汪氏勸谏夫君不要如此,而惹怒朱祁钰,朱祁钰直接将其廢後。

杭皇後:明朝最悲慘皇後,兒10歲夭折,而她卻落得屍骨無存的結局

不過汪氏因果得福,在英宗複位後雖被降為郕王王妃,但是得到英宗、孝宗、武宗三朝皇帝厚待,正德元年汪氏病逝後,被武宗追封為孝淵汪皇後,厚葬景泰陵。

第二位便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肅孝杭皇後,杭氏原為郕王朱祁钰的側妃,在汪氏被廢後位以後,朱祁钰便将其封為繼後。隻可惜杭氏的一生注定是一個悲劇,不僅成為明朝唯一一位不被承認的皇後;而且連死後都沒不得安甯,不僅陵墓被毀,自己也落得一個屍骨無存的結局。

而且一切,其實都跟杭氏沒有關系,她不過是代宗朱祁钰的大起大落的一個附屬而已。

第三位是崇祯皇帝的發妻孝節周皇後,周氏在天啟七年二月嫁給朱由檢為信王王妃,僅半年後朱由檢“兄終弟及”繼承皇後,周氏便被封為母儀天下的皇後。周氏先後為崇祯帝生下三子三女,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破城時自缢而死。後李自成将周皇後與崇祯皇帝,葬入田皇貴妃的陵墓。

杭皇後:明朝最悲慘皇後,兒10歲夭折,而她卻落得屍骨無存的結局

這三位由王妃更新為中宮的皇後,都沒有善始善終,結局最好的也就是明代宗的孝淵汪皇後,雖然僅在後位上僅三年的時間便被廢,但卻因禍得福得以高壽而終。至于崇祯皇帝的周皇後,與夫君相伴17年,最終落得一個自缢的結局,自己親生的兒女也不知下落如何、結局如何?

但不管如何,孝淵汪皇後與孝節周皇後都得以入土為安。

然而肅孝杭皇後并非是一位作惡多端的皇後,但卻落得一個兒子夭折、自己不被世人認可、死後也不得安甯的結局。這究竟是為何呢?

其實這一切的根源,還在明代宗朱祁钰。

入府為側妃

因為杭氏的皇後之位并不被世人認可,是以關于她的史料記載也是少之又少,至于她的出身、何時入府如何已經無從考證。不過按照朱見濟的出生時間可以推算,杭氏在郕王王妃汪氏之前便已經入府,侍奉在朱祁钰身邊了。

杭皇後:明朝最悲慘皇後,兒10歲夭折,而她卻落得屍骨無存的結局

因為朱見濟是在1444年(正統九年)出生,而汪氏是在1445年嫁給朱祁钰為郕王王妃。

其實在明朝有這樣一個規定:王妃入府之前,藩王其他的妾室,不管是側妃還是姬妾都不能懷孕生子,為的就是能讓王妃生下嫡長子來承襲王爵。然而汪氏入府前,杭氏便已經生下兒子,這在整個大明王朝都是非常罕見的。

從一開始便錯了,便注定了杭氏的結局。

其實不管是身為側妃的杭氏,還是身為正妃的汪氏,都跟皇後之位不沾邊。畢竟他們的夫君是郕王,而非一國之君。然而僅僅幾年後,正統十四年,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02成為皇妃

這年瓦剌人入侵大明腹地,明英宗朱祁鎮原本是想派大将前往征讨。但是英宗十分寵信的權宦王振,卻勸說英宗何不趁此機會禦駕親征。英宗也想要跟自己的曾祖父成祖朱棣那樣,多次北征蒙古,立下赫赫戰功。是以便聽從王振的建議,僅僅準備兩天後便率領50萬大軍北上。

臨走之前,英宗下旨郕王朱祁钰監國。

杭皇後:明朝最悲慘皇後,兒10歲夭折,而她卻落得屍骨無存的結局

我們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僅兩天的準備時間,可見英宗走的有多草率。

再加上王振一路的瞎指揮,讓英宗在土木堡被俘,明軍50萬大軍全軍覆沒。

一國之君被俘,這在明朝是獨一份。

消息傳回京城,朝野上下都不知該如何是好。有的主張南遷,有的主張“堅守京城”。作為掌握實權的太後,孫氏(英宗生母孝恭章皇後)不得不出來替自己的兒子收拾爛攤子。

孫太後下懿旨:郕王繼續監國,處理一切朝政事務。

孫太後如此做,也是寄希望于英宗,以為瓦剌得了大明的财物能将英宗放回來。

然而瓦剌得寸進尺,準備挾持英宗一步一步蠶食大明。為了祖宗的基業,孫太後不得不忍痛将郕王朱祁钰扶上皇位。其實朱祁钰一開始十分不願坐到皇位上,這是曆史認可的,畢竟看到朝堂之上衆大臣直接撸起袖子将王振的黨羽活活打死,着實吓壞了朱祁钰。

但是朱祁钰作為英宗唯一的弟弟,除了英宗外,他便是毋庸置疑的一國之君,史稱明代宗,年号景泰。代宗登基後,與他相關的人身份也發生了變化:

杭皇後:明朝最悲慘皇後,兒10歲夭折,而她卻落得屍骨無存的結局

其生母吳賢妃,與孫太後并尊為皇太後

其發妻汪氏,被封為皇後母儀天下

其側妃杭氏,則是成為皇妃

朱祁钰坐到皇位上後,同于謙等人一起成功守住了北京城。

大明王朝也算是慢慢走回了正軌,也正是這個過程中,朱祁钰慢慢體會到了什麼是手握實權的一國之君,從一開始的不情願到後來的不願讓位。是以景泰元年,英宗好不容易回到京城後,便再次失去自由,被代宗直接囚禁在了南宮。

成為繼後

而且随着代宗的皇位越坐越穩,便想要廢掉孫太後親自冊封的皇太子朱見深(英宗長子)。想要在多年後,将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朱見濟。這是代宗唯一的兒子,杭氏所生。

然而此時必然會遭到滿朝文武的反對,代宗也早就料到了這一點。但讓代宗沒想到的是,自己的發妻汪氏居然也反對自己,代宗十分生氣,便直接廢掉了汪氏的後位,遷居冷宮。

杭皇後:明朝最悲慘皇後,兒10歲夭折,而她卻落得屍骨無存的結局

其實汪氏之是以如此反對代宗廢掉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不僅僅是因為她通曉大義,他很清楚代宗的皇位本就是從英宗手裡繼承來的,并非順位繼承皇位,能坐到皇位上已經很不容易,卻還想要将皇位在自己這一脈上傳下去,實在是有些貪婪。

而且還因為自己的一些私心,汪氏隻為代宗生下兩位公主,并未生下皇子。朱見濟作為杭氏所生的長子,若是朱見濟被封為太子,杭氏必然母憑子貴,在後宮的地位越來越高。想到宣宗胡皇後被廢的事情,汪氏自然也擔心自己的後位。

但不管汪氏如何思慮,最終因為觸怒代宗僅做了三年的皇後。

而代宗也沒有因為滿朝文武與汪氏的反對,而留着朱見深的太子之位。

很快,朱見深便被叔叔廢掉太子之位,将杭氏所生的朱見濟封為太子。

汪氏被廢後,後位懸空,杭氏恰好母憑子貴,被封為繼後。

杭氏被封皇後,娘家人自然也會沾光:

杭氏的父親杭昱被授予錦衣衛指揮使

杭氏的兄長杭聚被授予錦衣衛千戶

杭皇後:明朝最悲慘皇後,兒10歲夭折,而她卻落得屍骨無存的結局

作為中宮皇後的父親與兄長,得此官職确實并不高,畢竟同樣是繼後,宣宗繼後孫氏的父親孫忠則是被封為會昌伯。可見代宗并不寵愛杭氏,之是以将杭氏封為繼後,無非就是“母憑子貴”而已

04死後不得安甯

至于杭氏,不管為皇妃,還是為皇後,都不是自己能選擇的。

既然被封為皇後,那麼便在中宮職位上處理六宮事務,安分守己等着兒子将來将來繼承皇位,自己便可以安享晚年。

然而好景不長,景泰四年,朱見濟僅在太子之位上一年的時間,便夭折了。失去唯一的兒子,杭氏十分傷心,以至于卧病在床。僅僅維持了三年,在景泰七年便病逝了。

兒子與皇後的接連去世,讓代宗很是傷心。

代宗下旨為杭皇後修建陵墓——壽陵,并且将杭氏追谥為“肅孝皇後”。

杭氏雖然是繼後,但是原配皇後被廢,多年後不管代宗的哪個兒子登基,杭氏都會與代宗合葬帝陵。然而杭氏不僅沒有這樣的榮寵,反而死後不得安甯。

杭皇後:明朝最悲慘皇後,兒10歲夭折,而她卻落得屍骨無存的結局

朱見濟之後,代宗再沒有皇子出生。

這也就意味着代宗很可能無後而終,大明的皇位便不能在代宗這一脈繼續傳承下去。不管是按照祖宗成法,還是按照親疏,代宗都應當将皇位再還給英宗一脈,不管是讓英宗複位還是重新恢複侄兒朱見深的太子之位。

總歸,皇位有人繼承。

然而景泰八年代宗病重不能起身,仍舊堅持不肯将皇位還給英宗一脈。

禮部尚書胡濙、兵部尚書于謙等人商議後寫成奏疏,決定在次日早朝時一同勸谏代宗,恢複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然而這天晚上三更,宦官曹吉祥、老将石亨等人便發動了奪門之變,将困在南宮的英宗給迎了出來。

到了次日早朝時,群臣見皇位上端坐的是英宗而非代宗,一時間都面面相觑,不知該如何是好。在徐有貞的提醒下,群臣跪拜英宗複位。

英宗複位後,将弟弟朱祁钰狠狠斥責一番,斥責他:

杭皇後:明朝最悲慘皇後,兒10歲夭折,而她卻落得屍骨無存的結局
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

而且将朱祁钰廢掉帝号,囚禁西苑,沒多久朱祁钰便突然去世了。

英宗賜了朱祁钰一個惡谥号“郕戾王”,意思是朱祁钰是一個惡人,一生都在作惡。并且按照親王的規格下葬朱祁钰,就這樣大明王朝遷都京城,朱祁钰便成為唯一一位沒有葬入帝陵的皇帝。

而與朱祁钰相關的人也都受到了牽連:

其生母吳氏,由皇太後降為宣宗賢妃;

其發妻汪氏被降為郕王王妃,搬到郕王府居住;

其餘朱祁钰其他的妃嫔,全面降為郕王姬妾,哪怕是被朱祁钰正式冊封為皇貴妃的唐氏,也被降為郕王姬妾,全部為去世的郕王殉葬。

而杭氏,雖然已經病逝一年多的時間,照樣受到了牽連。

不僅廢掉了她“肅孝皇後”的谥号,而且還下旨毀掉她的陵墓。陵墓被毀後,杭氏的棺椁便不知去向,至于杭氏的屍骨更是不知所蹤。

杭皇後:明朝最悲慘皇後,兒10歲夭折,而她卻落得屍骨無存的結局

此時杭氏的父親已經病逝,其弟弟杭敏則是被英宗罷免,着其回鄉。

至于杭氏的兒子,被追封為“懷獻太子”的朱見濟,則是被降為“懷獻世子”。

我們都知道“蓋棺定論”“入土為安”的說法,然而英宗卻在杭氏死後一年多後,卻如此對待曾在皇後之位上四年的弟媳,這究竟是為何呢?畢竟英宗善待了朱祁钰的發妻汪氏。

其實歸根結底跟朱祁钰有關系:朱祁钰在景泰三年執意将英宗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廢掉,将杭氏所生的兒子朱見濟封為新太子,而杭氏則母憑子貴成為繼後。雖然朱見濟年僅10歲夭折,杭氏也沒有得到做皇太後的那一天,但照樣成為英宗十分痛恨的對象。

英宗痛恨杭氏所生的兒子霸占了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雖然不管是廢朱見深太子之位、冊封朱見濟為新太子,都不是杭氏所能左右的,但朱見濟确實是杭氏所生的兒子,這便是原罪。

從一定的角度來說,杭氏着實也有些冤屈。

杭皇後:明朝最悲慘皇後,兒10歲夭折,而她卻落得屍骨無存的結局

活着的時候并不得寵,而且親眼看着自己的兒子夭折,杭氏的一生本就是一個悲劇。

然而杭氏死後,仍舊不得安甯,落得一個屍骨無存的結局。

然而這還沒有完:汪氏曾在後位上三年的時間,被代宗廢掉,成為廢後;而杭氏作為繼後,在後位上四年的時間,死後被代宗追谥為“肅孝皇後”。然而在曆史上,二人卻是截然相反,汪氏被認為是明代宗朱祁钰唯一的皇後,被正德皇帝追谥為“貞惠安和景皇後””,被南明帝追谥為“孝淵景皇後”

而杭氏,不僅被英宗廢掉“肅孝皇後”的谥号,就連到了南明也無一人承認杭氏的後位。

隻要是提到郕王朱祁钰,人們想到的便是郕王王妃便是汪氏;

隻要是提到明代宗朱祁钰,人們想到的是孝淵景皇後汪氏;

而杭氏,不管是郕王側妃還是繼後,都得不到認可,就好像她從未來過一樣。

結語

在《女醫明妃傳》中孝肅杭皇後是一位懸壺濟世的女醫杭允賢,醫術高明,在英宗與代宗之間左右為難。英宗被俘後,杭允賢想方設法在瓦剌護英宗周全;

杭皇後:明朝最悲慘皇後,兒10歲夭折,而她卻落得屍骨無存的結局

等到英宗與杭允賢回到京城後,朱祁钰便聽信謠言,懷疑杭允賢已經失去清白,而強行要了杭允賢,才證明了杭允賢的清白。但是朱祁钰卻一直沒有善待杭允賢,哪怕是杭允賢懷孕。直到朱祁钰身中劇毒才決定放下所有,同自己的夫妻一起度過最後的時光。英宗複位後,杭允賢因為吳太後(朱祁钰的生母)的推搡而流産,流産後的杭允賢已經厭倦了宮裡的生活,換了一套衣服便出了宮,繼續做女醫治病救人。

在《大明風華》中肅孝杭皇後是皇子朱見濟的生母,但是卻遭到婆婆胡善祥的百般為難。而代宗朱祁钰害怕母親,不能護着妻子,導緻妻子帶着兒子一起自盡了。

不管哪部劇,肅孝皇後都是一個悲情人物。而曆史上真實的肅孝皇後又何嘗不是一個悲情人物呢?隻是她的悲情并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因為夫君,自始至終她都沒有選擇的權利。

參考資料:

明史 列傳第一百八十八

明史·卷一百一十三·列傳第一

《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三》

《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十六》

《明史·本紀第十一·景帝》

《明實錄·英宗睿皇帝實錄》

《明通鑒·卷二十五》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三》

#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繼續閱讀